法國奢侈品巨頭Dior再次因新品宣傳視頻引發消費者熱議。Dior于日前在官方微博賬號上發布了一則時長29秒的宣傳視頻,目的是向中國消費者推廣新上市的馬鞍包。隨后,該視頻因與傳統奢侈品廣告大片風格截然不同的畫風引發熱議,甚至遭到部分網友惡搞。目前該廣告播放量已達421萬次,轉發量逾1萬,評論量近8000條,引發的輿論在社交媒體上仍在持續發酵。截至記者發稿時,Dior尚未刪除視頻,也未對此次事件作出任何回應。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這則Dior新品宣傳視頻僅發布在品牌的官方微博上。該視頻由知名度不高的明星李文煊拍攝,視頻中,李文煊進入Dior門店,接受銷售人員的產品推薦,并對產品進行展示,全程以慢鏡頭呈現。該視頻一經發布就因“畫風太土”迅速在社交媒體引起爭議,其中不乏“中國區的高層是怎么允許這樣的片子發出來的”、“拍的還不如淘寶網紅店”等言論。甚至該視頻還被部分微博KOL惡搞,其中,時尚博主“gogoboi”將該視頻與拼多多廣告音頻合成,并配文“那個Dior廣告是網友惡搞,這個才是原版”,該惡搞視頻已獲得122萬的播放量。
Dior并非首次陷入品牌形象輿論危機。2017年,品牌大使趙麗穎被消費者認為氣質與品牌形象不符,加上她在宣傳片中不標準的英語發音,將該問題進一步放大,最終在輿論壓力下,Dior選擇撤回該廣告片。在最新一季高定服裝系列發布會上,該品牌設計總監MariaGraziaChiuri曾表示,使用Instagram的社交媒體一代無法消費得起該品牌的高級定制產品,Dior新系列是為了展示品牌精湛的經典制作工藝,而非利用夸張的風格在社交媒體上博眼球、拉點贊。
對于消費者而言,奢侈品牌廣告大多為精致高端的畫面,從模特選取到場景設置,甚至模特妝容、服飾搭配、畫面等細節都經過詳細策劃,“大片既視感”已成為消費者對奢侈品牌宣傳視頻的固有思維。但Dior這一宣傳視頻顯然讓受眾感到不小的落差。
顯然Dior在與消費者的溝通交流上似有跑偏。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告訴北京商報記者,Dior為吸引流量不顧形象,說明其面臨銷售壓力。Dior發布該視頻主要是為了引流并提高產品銷量,該營銷方式本身并沒有問題,但內容質量太低,一定程度上有損品牌形象。雖然Dior的初衷是想要降低身段親近消費者,以拓展品牌客源和提高銷量。但顯然在與消費者的交流互動中,廣告片并未達到打動消費者和利益獲取的平衡點,導致原有高端客戶對品牌形象認知大打折扣,進而流失部分高端客戶。(記者 王曉然 魏茹)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