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來,貴州省遵義市政法機關和廣大基層治理力量推動“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黨小組+網格員+聯戶長”基層治理機制與疫情防控深度融合,在平戰轉換上不斷探索創新。本輪務川仡佬族自治縣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機制迅速由平轉戰,密切聯系群眾、組織群眾的治理優勢迅速轉化為“一呼百應”的疫情防控強大力量,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發揮了重要基礎性作用,打通了疫情防控“最后一米”。
3月11日,務川仡佬族自治縣一返鄉群眾核酸檢測呈陽性,經分析比對,該群眾攜帶的新冠病毒系奧密克戎BA.2毒株,傳播速度快、隱匿性強,加之其活動范圍廣,接觸人群多,防疫形勢復雜嚴峻。
為從嚴從細從實從快抓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務川仡佬族自治縣按照貴州省、遵義市的統一安排部署,充分發揮“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基層社會治理機制作用,快速實現“平戰”轉換,全縣1453名網格員、6769聯戶長積極投身抗疫。截止3月27日,務川仡佬族自治縣已連續10天無新增本土病例,第三輪、第四輪全員核酸檢測全部為陰性,標志著務川仡佬族自治縣抗疫阻擊戰取得階段性勝利。
黨群聯心零距離 筑起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在石朝鄉杉板村池辜塘防控卡點的臨時黨支部,支部書記張洪軍表示,支部黨員將24小時輪流堅守崗位不退縮,全力筑牢防控“關口”。
“退休不褪色,守護群眾安全義不容辭。”黃都鎮黃都社區退休老干部聶仲珍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勸導扎堆人群。
“這個我過年沒舍得吃,你們為了保護我們太辛苦了,給你們!”在被拒收后,這位“倔強的”七旬老人急切地說“我還有!”堅持捐出臘肉要為抗疫出力,老人的樸實與真誠,成為黨群同心抗疫中讓很多人感到溫暖的瞬間之一。
務川仡佬族自治縣全面部署、全面動員,印發《關于印發〈“紅心閃耀、黨旗飄揚”黨員干部一線擔當作為工作方案〉的通知》《關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建立網格黨組織的通知》等文件,充分發揮“黨小組+網格員+聯戶長”的“治理鐵三角”作用,通過“定人員、定目標、定職責、定區域”,218個臨時黨支部吹響號角,707支黨員先鋒隊(黨員突擊隊)聞令集結,12000余名在職黨員迎難而上,720余名退休黨員緊隨其后,以網格為單位,與基層社區干部、網格員、聯戶長、志愿者聯合編組,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戴黨徽、亮身份、做表率,與廣大醫務者攜手并肩、晝夜奮戰,積極開展值守哨卡、搬運物資、上門排查、防疫宣傳,筑起了防控疫情的銅墻鐵壁。
中心聯動零差錯 智慧助力讓群眾心中有“光”
針對此次疫情傳播特點,經省級防疫專家研判:在嚴格執行當前防疫政策的前提下,可對次密接人員實行居家隔離觀察。根據實際需求,務川仡佬族自治縣統一在次密接人員家中安裝無線門磁(電子封條),在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部署管理后臺,分級監管,實現實時監測,有效確保次密接人員居家隔離管控到位。同時,運用“雪亮工程”“天網工程”視頻端口對全縣358個核酸檢測點位實行全天候線上巡視,及時將發現的人員聚集、物資補充等問題反饋至各點位。
疫情發生以來,務川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信息化建設為支撐、“組團式”服務為載體,立足智能監管、智輔決策、智能服務優勢,構建扁平化疫情防控指揮體系,讓“數據跑步”代替“人工走路”,依托“紅城微家”APP和聯戶微信群,全面收集掌握居民健康狀況和個人訴求,及時推送至所在區域的網格員、聯戶長和相關職能部門,做到第一時間解決困難、第一時間回應訴求,實現基層社會治理“一個平臺收集、一個中心指揮、一張網內解決”。10天時間內,縣綜治中心共受理12345熱線工單389件,辦結380件,辦結率98%。解決各類個性化訴求6135次。
網格“吹哨”總動員 向“光”而行義無反顧
“管住腿、不出門,居家就是做貢獻;不信謠、不傳謠,官方消息最可靠……”一大早,大坪街道敬賢社區網格員田進容就開始背著喇叭在小區巡邏宣傳,提醒群眾定時定點開展核酸檢測。
“很感動,看到好多網格員、聯戶長還有志愿者在為了這個防疫工作在奔忙,我看到有些忙到暈倒,有些累得在路邊坐著都睡著了,但他們在通知每家每戶去做核酸的時候,卻從來不耽誤。”大坪街道大坪社區的劉女士對聯戶長、網格員的工作點贊。
疫情發生后,務川仡佬族自治縣按照“一盤棋”聯防聯控要求,迅速激活村(社區)疫情防控網格化管控機制,構建起縣、鄉、村、網格四級聯動機制,“一網式”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充分發揮村民組長、社區工作者、網格員等作用,聯合各地馳援力量和當地黨員、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干部、退役軍人、返鄉創業人員、致富帶頭人、產業大戶、鄉賢等,形成網格志愿服務團,對124個村(社區)和1347個網格點位分兵把口,對群眾進行“拉網式”排查、對重點人群實施嚴格居家管控措施,引導群眾按聯戶、按網格分批有序開展核酸檢測,住戶提醒,報備接龍,在保證采樣工作精準高效的同時,最大限度避免核酸檢測時的人員聚集,全力筑牢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
鄰里守望十聯戶 讓陽光溫暖群眾心窩
3月15日,務川中心城區實施封閉管控,小區、樓棟內人員禁止流動,人民群眾生活物資配送的“最后一米”成了抗疫最關鍵一米。
聯戶長文自力每天與志愿者一起運送物資,最多的時候一天送了近800斤,當群眾問及他是否覺得辛苦時,他笑答“遠親不如近鄰,這個時候近鄰就是親人,辛苦也值”。
聯戶長在嚴格規范防護到位的情況下迅速集結,在原有聯戶微信群基礎上,擴展各臨時抗疫黨小組成員、志愿服務隊隊員入群,及時掌握人民群眾生活需求,快速解決人民群眾的煩心事、麻煩事,第一時間將生活物資配送上門。充分發揮“親熟、人熟、地熟”優勢,準確排查外出群眾流動情況,為流調溯源提供信息支撐,對準備返務人員進行及時勸返,對在家群眾開展政策宣傳、心理疏導,對潛在的矛盾糾紛予以及時化解,引導廣大群眾正面應對疫情,給群眾枯燥的居家生活增添“一米陽光”的溫暖。一個個微信群,一條條及時回復,一件件貼心小事,使抗疫服務更加精準暖心。同時,積極發動聯戶內黨員、志愿者快速建成一個個“一米陽光”志愿服務隊,有條不紊地開展“敲門”行動,對生活不便、無人照顧的孤寡老人、小孩等特殊人群,輪流照管,了解其每日生活狀態,做到第一時間關心幫助,確保疫情防控和民生服務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疫情發生以來,全縣1453名網格員、6769聯戶長直接參與或組織志愿者參與群眾急需物資的配送等服務工作,10天時間實現無縫銜接精準配送糧油58.3噸、果蔬254.2噸、口罩5萬余只、消毒液1.8萬瓶到戶到人,參與急救和送藥服務1130人(次)、參與四輪全員核酸檢測110.8萬人次,化解涉疫矛盾糾紛80余起,有力服務了疫情防控工作大局,有效維護了社會安全穩定。(貴州省委政法委供稿)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
頭條 2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