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余額已經突破50萬億元,在支持小微企業恢復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因此,如何更好地幫扶中小微企業,顯得更加迫切,也需要更多合力。
這一背景下,宜信商通貸全新推出的“稅金貸”產品正當其時,通過對小微企業納稅和經營數據的綜合評估,為企業經營提供無需抵押的信用貸款,將良好的納稅信用變為“真金白銀”的融資便利。
據行業觀察,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等銀行都有稅金貸產品,與稅金貸類似的發票貸,要求申請的企業近3個月開票金額合計超過20萬就有資格貸款。
其實,小微企業貸款是一項典型的“三高”業務,即風險成本高、運營成本高、獲客成本高,特別是在向沒有信貸記錄的小貸放貸時,“三高”風險尤為突出。因此對于小微企業來說,首筆貸款是如同“金子般的貸款”,關乎企業能否成功存活。銀行之前服務覆蓋不足的長尾客群,在當下卻逐漸成為非銀行類金融機構的重要客戶群。
宜信的稅金貸在模式上,延續了宜信商通貸“普惠金融——小微企業——合作伙伴”的2B2C模式,并以此打造互惠共贏生態,撬動銀行、ERP平臺等眾多合作伙伴形成小微金融的合力。此前,在這一模式下已有來自全國300多個市、2000+縣的小微企業受益于宜信商通貸,累計獲得了超過70億元的融資便利。
稅金貸的推出,在為原有企業客戶提供更多選擇的同時,也將幫助更多小微企業獲得他們的金融“首貸”,有助于他們在宏觀經濟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之下更好地迎難而上,為實體經濟注入更多韌勁。特別是那些已在疫情沖擊下勉力支撐至第三個年頭,資金上捉襟見肘的小微企業主們,及時的信用幫扶將為他們渡過難關給予有力的支撐,以及這份支撐背后的無言信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