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南豐蜜桔是上天賜給南豐生民的禮物,一顆顆澄紅的樹之佳果,不僅香甜可口,營養豐富,滋養了一代代生于斯·長于斯的百姓,也寓意了美好的祝福和生活的吉祥。正因為此,南豐這片水土最初的地名就叫“天授鄉”,而樂善好客的南豐人也取“桔”與“吉”的諧音,以蜜桔待客,向客人致以吉祥的問候和衷心的祝福。
確實,南豐蜜桔是水果中的吉祥物,它飽含著滿滿的文化韻味,拋開它為南豐百姓帶來的“聚寶”“搖錢”效應不說,單就它蘊含的蜜桔文化,就足以讓南豐人為之驕傲和自豪。
1951年8月中旬,時任國家內務部長、中央南方老根據地訪問團團長謝黨哉訪問南豐,帶來了毛澤東主席對革命老區的題詞“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3個月后,南豐縣琴城鎮水南村全體桔農將采摘于樹頂的最好的1000公斤蜜桔作為特殊的禮物,敬獻給毛澤東主席和前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并熱情洋溢地給兩位國家領導人各寫了一封信。
1951年10月1日,《江西日報》發表題為《欣欣向榮的江西城鄉貿易》一文中說:南豐蜜桔周游外國,被譽為“桔中之王”。11月25日《江西日報》報導:南豐縣水南鄉全體桔農,向毛主席和斯大林敬獻蜜桔兩千斤。斯大林品嘗后,盛贊南豐蜜桔為“桔中之王”。斯大林的贊譽,讓南豐蜜桔是“桔中之王”的品牌從此確立,聞名全球。
1956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來到南豐,視察了南豐桔園。
1960年5月,國家副主席董必武來到南豐。同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茅十世班禪額爾德尼·卻只堅贊,偕中共統戰部部長李維漢又來到南豐視察。領導的頻頻視察,讓南豐的名字與蜜桔這一品牌進入了輝煌時期。
1973年1月12日,鄧小平偕夫人卓琳路過南豐,在縣委小禮堂作短暫停留,品嘗了南豐蜜桔。在聽完南豐蜜桔的情況匯報后囑咐:南豐一定要發展好南豐蜜桔。
1987年10月20日,毛岸青偕夫人邵華、毛澤覃之子賀麓成偕夫人譚曉紅以及邵華之姐劉松林等人參觀桔園后興致盎然,毛岸青夫婦欣然題詞:“人杰地靈有曾鞏,物華天寶產桔王”,賀麓成夫婦題詞:“故鄉當然好,桔鄉似故鄉”。
2002年9月20日,在中南海國務院第二會議室,參加由時任國家副總理的溫家寶主持的全國農村形勢座談會。溫家寶很高興地插話指出:“南豐蜜桔不是‘銀牌’是‘金牌’,希望你們一定要把它做大做強,永遠保持長盛不衰。同時要一業為主,積極發展多種經營。”
南豐蜜桔這塊 金牌是閃亮的,它絢麗的光彩閃現在豐厚的蜜桔文化中,閃現在如歌的歲月里,閃現在如潮翻涌的市場之海中。1990年11月,首屆南豐蜜桔節召開,隨著歷屆蜜桔節的隆重舉辦,南豐蜜桔這一金字招牌聞名中外,有力地推動了南豐的經濟發展。
如今,南豐蜜桔的栽培技術已經成為江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全縣南豐蜜桔種植蜜桔達70萬畝,平均產量達26億斤,暢銷并遠銷40多個國家地區,單一品種種植規模和產量均為世界之最,出口量與出口國家全國第一,是撫州市第一個“百億”農業產業,被評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
如今,種植南豐蜜桔,在南豐成為一種悄然興起的城市白領投資綠色文化的時代潮流。放眼武夷山之西麓、軍鋒山 巒層層梯田、旴江沿岸……到了金色的十月,遍地都是流蘇般閃爍的累累貢果蜜桔,桔園溢彩成為南豐新景之一。而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多彩多姿的桔園生態旅游更是四面八方的遠方客人駐足休閑的熱選線路。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