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12月31日以來,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陸續在微博發聲,控訴愛爾眼科白內障手術致自己視網膜脫落,在全網引發熱議。事件發酵之后,愛爾眼科公布了艾芬女士的診療過程核查報告稱:艾芬右眼視網膜脫離與本次白內障手術無直接關聯,希望申請醫學會和相關部門的鑒定和檢查,但此建議受到艾芬的質疑。
對此,多家媒體陸續發聲。其中,環球時報、新京報、財經網等多家媒體秉持客觀中立態度,呼吁依靠第三方的權威鑒定。截至目前,在《新民周刊》對此事件的民意調查中,已有1.2萬人表示“秉持客觀公正,以第三方機構鑒定為準”。醫療自媒體大V——燒傷超人阿寶發文表示,“離開依法維權四個字,網絡維權—定會走入歧途!面對醫療糾紛,作為醫療自媒體,阿寶的態度永遠是:推動事情依法依規解決。”與此同時,很多眼科專家也紛紛下場科普、各抒己見。
北京協和醫院眼科副主任陳有信在接受「北青深—度」采訪時指出,有近視眼的人,視網膜脫落的發生概率比沒有近視眼的人高5~7倍。高度近視眼的患者即便不做手術,也有可能發生視網膜脫落的風險,很難判斷是否是醫院的治療導致艾芬視網膜脫落。
辛旅(化名)醫生表示,患者術前裸眼視力 0.2,矯正視力 0.4,確實達到了白內障手術的指征,難以稱之為「過度醫療」。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趙陽,在微信公眾號白內—把刀上發布《“吹哨人”再吹哨:是誤診還是誤解?》,他在文中指出,人的眼睛是獨—無二的,即使沒有角膜上那個具備特征性的線狀的疤痕,通過眼瞼的形態,虹膜的形態,也可以確認是不是自己的眼睛。而且右眼的OCT圖像相當模糊,與照片中的晶狀體渾濁程度基本吻合,可以判斷白內障的確是比較明顯,這個是個很客觀的指標,手術指征明確,醫生沒有任何理由冒天下之大不韙做P圖操作。
與此同時,趙陽還強調:白內障手術的確有引發視網膜脫離的可能,但手術操作引發的網脫,是術后短期即發生的,等到5個月才發作的網脫,至少不會與手術有強相關性,這些得等待后繼官方的醫療鑒定給出定論。
不少網友認為,到底是維權還是醫鬧,是誤診還是誤解,暫且還不能通過完全依賴部分醫生解讀,亦不能被輿論所捆綁,通過權威機構鑒定獲取真相才是正解。截至目前,艾芬尚未同意接受第三方鑒定。(來源 慧聰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