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9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新增信貸、社融數據均超出市場預期。
數據顯示,8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同比多增868億元;8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1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316億元。
8月貸款改善可能有三個原因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央行數據顯示,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392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32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602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948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40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6444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472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358億元。
中信證券認為,8月貸款改善可能有三個原因,一是銀行可能主動加大了貸款投放力度,二是專項債集中發行后配套融資增加,三是存量房貸利率下調預期減緩提前還貸行為。
東方證券指出,細分來看,對公貸款實現同比多增,但本來自票據貼現的貢獻,對公短貸、中長期貸款均同比少增,一定程度上是上半年信貸投放前置帶來的“透支”效應的延續。但伴隨財政政策加力提速,對公中長貸需求有望得到提振。居民貸款仍同比少增,但有邊際改善趨勢。
國金證券表示,據觀察到8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累計增速11.7%,年初至今呈現趨勢性放緩,或與今年信貸投放前置有關;同時結構上來看8月存在票據融資沖量的現象,意味著需求端修復力度依然偏弱,經濟整體或維持弱復蘇的態勢。
東方證券表示,展望后續,在“認房不認貸”陸續在包括一線城市在內的多城市落地實施,以及政策引領下多家銀行明確存量按揭利率調整方式的背景下,居民按揭貸款向上的彈性或較為充足,進而帶動居民貸款的有序修復。
財政擴張是本次社融反彈最重要的原因
據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初步統計,2023年前八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5.2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8420億元。8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1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316億元。
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34萬億元,同比少增102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201億元,同比少減625億元;委托貸款增加97億元,同比少增1658億元;信托貸款減少221億元,同比少減251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1129億元,同比少增2357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2698億元,同比多1186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1.18萬億元,同比多8714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1036億元,同比少215億元。
中信建投表示,8月社融基本符合預期。社融的支撐力量主要是政府融資、票據沖量。而主要的拖累力量是居民和企業的中長期貸款,前者經歷了近期大量的放松政策,但是一來政策傳導到銷售端需要時間,二來近期的地產政策無論是存量房貸利率調降還是“認房不認貸”改革更多是改善型政策,對于地產信貸的支持相對較弱;對于企業中長期貸款而言,制造業方面,前期市場關注的庫存周期目前仍在底部徘徊,基建、地產傳導到資金端還需觀察。
中金公司認為,財政擴張是本次社融反彈最重要的原因,相關融資撥付進度較快,政策發力再加速。8月政府債券凈融資1.18萬億元,同比多增8714億元。除財政融資之外,準財政融資可能也在加速。8月非金融企業債券凈融資2698億元,同比多增1186億元,這其中可能大部分是城投債融資。
平安證券表示,新增社融的支撐主要是政府債凈融資,表內信貸的平穩表現亦有助力,而表外融資同比少增存在小幅拖累。
一是,政府債凈融資放量,是社融回溫的主要支撐。8月政府債凈融資同比多增8714億元。今年上半年,政府債券融資節奏弱于去年同期,7月政治局會議定調之后,財政部指導地方政府債券于9月前加速發行,在8月社融數據中得以體現。
二是,表內信貸表現平穩,是新增社融的“壓艙石”。8月社融口徑人民幣貸款同比略有少增,而外幣貸款收縮幅度減弱,兩項合計同比多增523億元。
三是,表外融資規模少增,對社融由支撐轉為拖累。今年前7個月,受信托行業監管政策明晰、銀行票據貼現力度不強的雙重支撐,表外融資規模合計同比多增8700多億元,持續支撐新增社融表現。然而,8月表外融資規模同比少增3764億元,對社融轉為拖累,原因有二:一方面,委托貸款基數抬升,去年同期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加速投放對委托貸款形成支撐,但今年尚未出臺相關工具;另一方面,銀行票據貼現力度加大,8月表內票據融資同比多增1621億元,對表外未貼現票據規模形成擠壓。
機構稱下階段金融政策仍將保持主動作為的政策方向
平安證券認為,宏觀政策的進一步發力具備必要性和相應空間:貨幣政策可推出新的結構性工具為中長期信貸提供“續力”支持,資金面趨緊的當下,降準呵護流動性也有必要。財政政策在加力基建投資、化解債務風險之外,可考慮為民營企業提供貼息支持。地產政策或有必要“大步快跑”式松綁。隨著各項政策的逐步落地生效,中長期貸款需求或有望逐步筑底回升。
中信證券指出,此次社融數據首次在工作日午間發布,疊加近期在房地產金融、穩匯率相關的政策推進,側面表明下階段金融政策仍將保持主動作為的政策方向。該機構預計,在結構性和總量性貨幣政策工具方面,央行仍將保持積極推進態度。
國盛證券認為,8月信貸社融“罕見”盤中發布,總量好于預期、也略好于季節性(“喜”),但結構未見好轉(“憂”),主要表現在“居民中長貸和企業中長貸均連續兩個月同比少增、票據沖量特征延續、M1增速進一步回落”等方面,指向8月中下旬以來的政策效果尚未顯現。往后看,我國經濟環比有所企穩,但并非本質改善、仍處“經濟底”,穩增長仍需政策加碼,9月大概率還有政策。具體到貨幣端,寬松還是大方向,9月大概率會再降準,降息窗口也仍未關閉。
實習編輯:李文玉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頭條 23-09-12
頭條 23-09-09
頭條 23-09-09
頭條 23-09-09
頭條 23-09-09
頭條 23-09-09
頭條 23-09-09
頭條 23-09-09
頭條 23-09-09
頭條 23-09-09
頭條 23-09-09
頭條 23-09-09
頭條 23-09-09
頭條 23-09-09
頭條 23-09-09
頭條 23-09-09
頭條 23-09-09
頭條 23-09-09
頭條 23-09-09
頭條 23-09-09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