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楊霄 徐姣 張戰強 實習生 王宇 文圖】8月24日,中國海關發布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的公告。當晚,#國內多家日料店調整產品線#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海鮮還能買嗎”“日料店還能吃嗎”“國內的海鮮市場和日料店如何應對這場風波”,諸多疑問在網上成為熱議話題。
8月25日,大河財立方記者走訪鄭州市多家日料店及海鮮市場觀察到,消費者對此相對冷靜,而店方經營者卻頗為忐忑。
鄭州多家日料店停售/停購日本水產,事件并未影響顧客進店消費
【資料圖】
8月24日,在海關總署發布“暫停進口”公告后,河南省及鄭州市的餐飲與住宿行業協會對行業企業相繼發出倡議: 從即日起,停止采購日本方面的所有海產品。
各種急促的信號接二連三,不僅讓消費者心中頗為緊張,日料店經營者也十分忐忑。
8月24日晚,白石の深夜食堂率先響應,在其公眾號上發文稱:目前,店內產品均沒有進口日本的海鮮類產品,選用的都是國產及其他國家優質海域產品。文內并附有多款產品的檢驗報告,產地均不是日本。
8月25日,白石の深夜食堂大衛城店工作人員向大河財立方記者介紹,店內此前的菜單中僅有帆立貝來源日本,但它在整個菜系中所占經營比重很小。在海關總署公告發布后,公司總部第一時間通知下架處理。
上井·精致料理、東田之村自助餐廳也迅速響應。東田之村在公告中稱,該店正與供應商聯合進行產品源頭排查,確保所使用的海產品不來自可能受到影響的地區。同時,該店列舉了冰鮮大西洋鮭魚、藍鰭金槍魚、小米龍、海膽等進口海產品,均有對應入境貨檢證明及報關單等資質,上述采購水產產地均不涉及日本。
“我們雖然主打的是日式料理,但自開業以來所用食材均不產自日本。”東田之村自助餐廳一張姓經理舉例,“如主打的三文魚刺身,選用的是北歐法羅群島的食材。”
與平價日料餐廳的平穩過渡相比,以新鮮魚類為核心食材的中高端日料店所受影響或更明顯。如鄭東新區海匯港的鹽野七生 omakase,店鋪人均消費過千元。該餐廳在美團平臺店鋪上附有聲明稱,所有食材均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并全面停止使用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
該餐廳電話客服人員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從上月開始,該店就已不再從日本進口任何水產品了,目前所涉及的海鮮食材主要是來源新西蘭、加拿大等。像店鋪的招牌菜北海道熒光魷魚,為今年3月份的時令菜品,已做下架處理。
省內一水產貿易商告訴記者,在省內餐企既往采購進口水產品結構中,日本產海貨使用比例本就不大。一方面,同類海產品中日本產品并無明顯價格優勢,另一方面,受益于冷鏈技術、物流速度提升,加拿大、俄羅斯、智利等國對華出口海產品的競爭力更強。
不過,鄭州餐飲消費者對日本排核污染水風波相對冷靜。在25日午間用餐高峰,丹尼斯·大衛城中的兩家日料店依舊如往常,上座率很高。
“國家能管好進口水產品這事兒,咱放心吃咱的。”一店內消費的徐先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水產市場、線上超市火速清理“日本水產”,消費者網購水產品熱度返升
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是國內中西部最大的冷凍水產品集散地。該市場工作人員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接到“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公告后,市場即刻安排啟動全面排查。“商戶銷售必然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交易量變化目前暫未出統計數據。”
同樣有水產銷售的盒馬生鮮做出回應:“您反饋的日本核輻射水產品的問題,我們已經注意到了。我們嚴格執行國家要求不再進口。經過自查,當前盒馬在售商品均符合國家標準。食品安全是盒馬一直堅守的底線,請您放心。”
除線下的生鮮市場,線上涉及進口水產的電商平臺也迅速響應。
8月24日,京東超市宣布,為確保消費者入口安全,該平臺對在售的進口海產品執行三項安全舉措,這包括:檢測水產品主要放射性物質含量、核驗確保水產品捕撈處于核污水排放前的安全期、對未來銷售的水產品核驗產地及時間。
有意思的是,8月22日到8月24日,該平臺水產品銷售量較上周環比大幅增長。如蝦貝類,日環比銷售額增速約50%,蟹類增速59%,鮮活大閘蟹增速120%,魚類增長75%,即食海參增長32%。
鄭州陳女士是網購水產的消費者之一。其稱,擔心日本核污染水會持續影響水產供應,選擇先囤點兒凍品帶魚、黃魚、蝦類慢慢食用。
京東超市季節性水產負責人王禹表示,近期是蟹類產品銷售高峰期,帝王蟹和海鮮禮盒受益于其凍品存貨的屬性呈現高增速,大閘蟹是淡水和湖水養殖,不受事件影響,增速較高。受影響的是梭子蟹,往年此時是梭子蟹售賣高峰期,由于其需要每天出海捕撈,消費者購買欲望下降明顯,本月銷量未達預期。
另在淘寶平臺,記者看到多家主營日料產品的店鋪,日式料理產品銷量火爆。不過,店鋪已在主頁明確表示食材來源地非日本。客服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目前海產品產地多以中國大陸為主,部分三文魚來源地為挪威、丹麥等,至于產品標注的日式,實為風味而已。
A股多只核污染防治概念股、水產養殖股漲停
受事件影響,8月24日A股水產板塊上市公司股票當天全面上漲,有7只股票沖上漲停板。其中,國聯水產的單日股價漲幅為20.03%,獐子島更是走出了地天板。核污染防治概念股也迎來大漲,其中大湖股份、江鹽集團、中電環保、國聯水產漲停,*ST佳沃上漲8.9%。一些主營業務涉及鹽的上市公司股價也紛紛上漲,包括雪天鹽業、中鹽化工、蘇鹽井神等。
8月25日,水產板塊再度活躍,大湖股份一字板漲停,百洋股份也于開盤15分鐘后漲停。
大河財立方記者發現,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已成為A股上市公司互動平臺熱門問答。
“日本海域的洋流方向是往白令海峽,到美國后再向南流至赤道,受赤道溫差影響向西流動,屬于北半球領域的回流。”8月24 日,三文魚龍頭*ST佳沃針對核污染水排海對公司三文魚養殖有何影響的問題回復稱,智利海域位于南半球,并且為距離日本最遠的海域,其受到的輻射影響最小,所以目前看不會對公司智利的三文魚養殖有大的影響。
國聯水產則稱,公司已做好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相關預案。
“公司遠洋捕撈業務位于西非的毛里塔尼亞,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對公司暫未產生影響。” 百洋股份表示。
天馬科技表示,公司養殖板塊目前主要以鰻魚淡水養殖為主,鰻魚養殖是我國淡水養殖珍貴品種之一,因此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染水,公司養殖不受影響,但相關海域捕撈或地域養殖海產品可能將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給本國及相關地域消費者帶來海產品質量安全擔憂,淡水產品將更受歡迎。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人們對健康日益重視的背景下,日本強排核污水自然“驚擾”到A股,使得A股核污染防治、鹽業、水產養殖等板塊紛紛走強。這些即是其影響擴散到資本市場的具體體現。
“核污染防治企業股價上漲預計將持續一段時間,但股價影響因素是多元的,不確定因素很多,建議投資者綜合多因素分析可能的市場變化,謹慎投資。”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建議。
8月25日,日經225指數跌2.05%,報31624.28點,創近一周收盤低位。
責編:劉安琪 | 審校:張翼鵬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