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3.5%時代結束,哪種投資品“接棒”?
進入8月份以來,預定利率3.5%的保險產品全面下架,歷時三個月左右的“炒停售”落下帷幕。目前多家險企已完成產品轉換,“接棒”產品也終于揭開“面紗”。
據記者統計,包括中國人壽壽險、平安人壽、太保壽險、太平人壽等頭部險企,以及中意人壽、恒安標準人壽、招商信諾人壽等在內的多家人身險公司已完成產品切換。總的來看,預定利率3.0%的普通型壽險、預定利率2.5%的分紅險以及保證利率2%的萬能險為主流產品。
“對于保險公司來講,最好的產品組合是三分之一為保障類產品、三分之一為傳統類產品、三分之一為分紅類產品,我們將以產品切換為機會,推動分紅險作為下一波主打產品。”中國太保相關負責人此前表示,預定利率下調至3.0%之后,分紅險產品的吸引力會明顯提高。
業內人士預計,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下調后,分紅險產品的關注度有望提升。而保險產品結構變化或將帶動險資配置結構向權益資產傾斜。
據招商證券非銀團隊測算,預定利率下調后,分紅險產品的表現與舊款產品相比差異并不大。以平安人壽最新上市的盛世金越尊享版23終身壽險(分紅型)和此前的盛世金越尊享版終身壽險為例,前者預定利率為2.5%、后者為3.5%,在同樣的繳費年齡和繳費期限下,保單生效前期,新產品的表現甚至略微優于老產品;保單年度在60年時,新產品的內部收益率與現金價值雖然不如老產品,但收益相差不多,相差不到2%。
光大證券表示,隨著預定利率為3.5%的產品下架,居民對儲蓄型保險產品需求的集中釋放或將導致后續新產品銷售面臨壓力。但是,在銀行存款掛牌利率下調、銀行理財產品近期收益率有所承壓的背景下,保險產品3.0%的預定利率仍然具備一定競爭優勢,分紅險“保底+浮動”利率也能承接部分需求。全年來看,無需過度擔憂保費增速,且長期利好保險公司降低負債成本、減少利差損風險。另外,下半年保險公司將進一步推動渠道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重視績優人力發展,提高服務能力,進而賦能產品銷售。
責編:王時丹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