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 徐兵
俗話說,鄰里好,賽金寶,遠親不如近鄰。但筆者從河南省反詐騙中心了解到,一種新型騙局正在我們身邊發生,近期警方也接到多位市民報警,稱自己被“鄰居”詐騙了。
假“鄰居”出沒,他們可沒存什么好心思。
事情是這樣的。近日,王先生通過了一個好友申請,對方自稱是樓下鄰居,稱因王先生家動靜過大,影響到其休息。雙方進行了簡單的溝通后,該“鄰居”說可能是物業提供錯了業主手機號,于是很真誠地向王先生道歉。王先生覺得對方很有禮貌,又是同小區鄰居,就沒有刪除其聯系方式。
過了幾天,“鄰居”向王先生發來信息說能帶他一起做副業賺錢,且有內部渠道,穩賺不賠。出于對“鄰居”的信任,王先生便放松了警惕,點開對方發來的鏈接下載App,并注冊登錄。起初,王先生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成功提現了小額資金,“鄰居”說繼續充值能晉級領大額補貼。在王先生猶豫的時候,對方率先在王先生的賬戶上進行了充值,并告訴他充值的錢越多,可以領的禮金越多。
看著自己賬戶上日益增多的資金,王先生忍不住進行了更大數額的充值。但是,當王先生再次提現時,App的“客服”卻告訴王先生,他已預約更高級別的福利,必須湊夠升級資金才能提現,放棄晉級的話之前投入的錢都無法取出。于是,王先生開始湊錢。升級之后,“客服”又說要提交稅款,才能提現。此時王先生才意識到被騙,遂報警。
現如今,人們的警惕性日益提高、防范意識較強,但詐騙分子手段也在“升級”,謊稱為鄰居的方式,使人容易卸下防備、打開心門。但上述這則真實案例,也讓我們看到,口口聲聲說是你鄰居的人,不一定真是你的鄰居,有時詐騙會換一種形式在你身邊出現。
不過,之所以一些人容易上當受騙,主要還是自己貪心在作祟,才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而其中案例里涉及的“刷單詐騙”又是目前最常見的詐騙手段。所以說,騙子手段層出不窮,但萬變不離其宗。
心莫貪,擦亮眼,繃根弦。在此,筆者也提醒:莫要相信所謂“網絡刷單日進斗金”“動動手指走向人生巔峰”的謊言,更不要隨意添加好友,如有自稱鄰居,或者親友小號、私人號的,一定要電話或當面核實確認。如果不慎被騙,請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電話。
責編:史健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7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