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丁洋濤 郝楠楠 實習生 王宇 文圖】一場屬于全國自貿人的盛會在鄭州舉行。
(資料圖)
8月4日,第三屆自貿試驗區發展論壇在鄭州舉行,本屆論壇以“新起點、新格局、新提升”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國21個自貿試驗區(自貿港)及67個片區負責人及代表、世界自由區組織代表等參會,總結全國自貿試驗區發展成果及經驗,展望未來發展方向和當前面臨的世界局勢的破局之道。
成績亮眼!上半年21家自貿試驗區使用外資1296.6億元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商務部原副部長錢克明在致辭中提到,2013年9月,上海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今年恰逢十周年。十年來,我國先后部署了21個自貿試驗區,基本形成了輻射東南西北中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錢克明認為,自貿試驗區已經成為高水平開放的先導力量、深層次開放的開路先鋒和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引領。
具體在高水平開放方面,錢克明表示:“各自貿試驗區在貿易投資領域實現一系列開放舉措,為外資外貿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2022年,21家自貿試驗區實際使用外資2225.2億元,占全國的18.1%,實現出口總額7.5萬億元,占全國的17.8%。”
自貿試驗區作為深層次開放的開路先鋒,在制度性創新方面成績顯著。“自貿試驗區率先實現了證照分離、外商準入體制改革等,建立了全國第一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創設了第一批自由貿易賬戶等,很多第一在這里實踐、探索,再復制推廣到全國。”錢克明表示。此外,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引領方面,2022年,20家自貿試驗區高新技術產業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53.2%,增幅遠超全國平均水平,吸引和集聚的功能凸現。
商務部自貿區港建設協調司副司長馬成芳認為,十年來,自貿試驗區深入開展改革先行先試,推出了一系列首創性實踐,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推進了一系列全方位、深層次、根本性的制度變革。“截至目前,在國家層面復制推廣了302項制度創新成果,帶動全國范圍內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改革紅利、開放紅利充分釋放,充分發揮了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試驗田’的作用。”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21家自貿試驗區實際使用外資1296.6億元,同比增長8.2%,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0.9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1.2%。21家自貿試驗區進出口實現3.7萬億元,同比增長8.4%,高出全國平均水平6.3個百分點。“整體看,自貿試驗區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實現了占全國18.4%的外商投資,18.6%的進出口總額。”馬成芳說。
具體到河南自貿試驗區,河南省商務廳廳長、省自貿辦主任王振利介紹,河南自貿試驗區的發展,一手抓創新,一手抓產業。“我們聚焦政務、監管、法律、金融和多式聯運五個重點領域,積極開展首創性、集成式、差別化改革探索,共形成了546項創新成果,一批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王振利說。
在促進區域發展方面,堅持引育并舉,做強特色產業。“截至目前,河南自貿試驗區累計入駐企業13.15萬家,注冊資本總額1.7萬億元,分別是設立前的4.8倍、6.2倍;貨物進出口年均增長23.8%。”王振利表示,要把產業發展作為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的落腳點,壯大現代產業發展新動能,“做強鄭州片區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生產基地、開封片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中日(開封)國際合作產業園、洛陽片區先進農機裝備研發生產基地等。”
經驗集納!《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報告2023》出爐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崔衛杰發布了《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綜合發展篇和制度創新篇兩大方面,系統記錄了2022年自貿試驗區建設最新進展和成效。
據介紹,從綜合發展角度來看,2022年,各自貿試驗區建設推進工作有新力度、復制推廣工作有新進展、開放型經濟發展有新亮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有新模式、服務國家戰略建設有新作為,充分發揮了改革開放排頭兵的示范引領作用。
在制度創新成果方面,《報告》編寫組共搜集創新成果537項,通過逐一評價,明確共有120個制度創新成果在各領域推動了新進展。其中,復制推廣工作更深入,如河南省自貿辦舉辦全省自貿試驗區經驗復制推廣線上培訓班,邀請專家進行專業講解;天津自貿試驗區根據自身特點,復制推廣了“船邊直提”和“抵港直裝”,提升集裝箱進出口環節便利化。
大河財立方記者梳理《報告》內容發現,河南自貿試驗區的“建好即驗好”創新單體竣工聯合驗收模式、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創新空公聯運組織模式、創新空空中轉模式、打造全鏈條多功能“數字班列”、構建藝術品貿易全鏈條服務體系等十幾項創新成果被編入報告,覆蓋投資、貿易、產業開放發展、要素資源、跨自貿試驗區合作等多個領域。
有益探索!多地自貿試驗區對話交流各顯身手
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肩負著“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責任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在這片制度創新“試驗田”上,各地都進行了哪些有益探索?在論壇對話交流環節,來自北京、四川、陜西、湖南、山東等自貿試驗區相關負責人,圍繞“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發揮交通樞紐優勢、打造多式聯運國際物流中心”“培育跨境電商創新生態”等進行深入探討。
四川省商務廳制度創新處副處長劉文為提到,四川自貿試驗區針對多式聯運“一單制”進行了多領域實踐探索、多種模式創新。基于貨物實際控貨權簽發多式聯運“一單制”提單,實現融資模式和出口獨立融資創新。
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市場服務一部部長賈曉黎表示,今年1月至6月,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2619列,較去年同期增長46.2%,貨運陸海、陸空、卡鐵等多式聯運項目正式落地西安港,與中歐班列長安號實現優勢互補。
河南自貿試驗區鄭州片區管委會副主任朱召龍表示,在多式聯運規則方面,力求未來把鄭州標準打造成國際標準。“通過多式聯運的帶動,鄭州機場當前的國際貨運量位居全國第五位,躋身全球40強,跨境電商交易額超過1000億元,海鐵聯運超過10萬標箱,交通物流業的增加值也突破千億元。”朱召龍表示。
鄭州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張波認為,跨境電商的新機遇在于營商環境和通關效率的創新。“下一步,在跨境電商方面要深入研究國際通用規則以及研究跨境電商與數字貿易的融合創新。”張波表示。
在培育跨境電商創新生態方面,亞馬遜中國公共政策高級總監劉濤建議,要多方共同努力促進跨境電商發展。劉濤表示:“中國政府可以積極把國內優秀的電子商務政策向海外國家輸出,平臺規范要根據海外國家政策不斷地動態調整,同時賣家要適應這樣動態的發展。”
責編:陳玉堯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