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河財立方 記者 段偉朵】7月11日,河南省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在鄭州召開,圍繞“發揮政府投資性資本的引領作用,推動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進行專題議政。致公黨河南省委會副主委、許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趙淑紅發言時介紹,在政府投資性資本的撬動引領下,我省產業園區得到全面快速發展。建議持續強化政府投資性資本在推動園區發展中的引導作用,做“耐心資本”,以全周期陪伴的長期思維為產業投資項目提供資金、資源、服務等一攬子解決方案,以產業的高質量帶動園區高質量發展。
趙淑紅介紹,自各地啟動產業園區建設以來,政府投資性資本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形成了建設一個園區、聚集一批企業、繁榮一方經濟的局面。截至2022年底,我省共有城投公司391家,數量暫列全國第13位,存量債余額為5560億元。省級共設立新型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創業投資基金22只,總規模2154億元,累計直接投資項目852個。在政府投資性資本的撬動引領下,產業園區的基礎設施、配套服務、產業集群培育得到全面快速發展,全省166個先進制造業開發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省投資比重達到55%,對全省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對全省工業利潤額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5%,對全省工業增加值貢獻率達到90%以上。依托開發區,全省已經培育出19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127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
不過,我省政府投資性資本在園區建設運用中仍存在問題。比如,政府投融資平臺的專業化程度不高,投資效率較低;政府投資性資本產業投入強度不高,供需匹配較弱;政府投資性資本盈利水平較低,滾雪球效應較小等。
因此,圍繞優化政府投資性資本在園區發展中的運用,趙淑紅建議,第一,強化政府投資性資本的使命擔當,發揮推動園區發展的引導作用。傳統財務投資模式難以適配重大產業項目和產業鏈關鍵項目高投入和長周期的發展特性,國有平臺公司要通過深化改革提升管理運營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在投早投小和產業集群集聚上強化政府投資的使命擔當,做“耐心資本”,以全周期陪伴的長期思維為產業投資項目提供資金、資源、服務等一攬子解決方案,以產業的高質量帶動園區高質量發展。
第二,做大做強政府投資性資本,增強助力園區發展的可持續性。創新政府平臺投融資模式,積極探索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增加資產規模,做大現金流、提升信用評級,增強融資能力。要大手拉小手,充分發揮省級平臺公司的帶動作用,積極參與盤活市縣兩級園區存量低效資產,加快探索國有投資公司資產證券化有效路徑。要在專業人才引育和政府平臺運營能力提升上下功夫,建好專業化的隊伍,堅持產業導向,不斷提高盈利水平,實現“投有產出育集群,退有收益成活水”,為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可持續動力。
第三,優化政府投資性資本運作的頂層設計,打造資本發揮作用的良好生態。建議從省級層面出臺更加明確的、操作性更強的綱領性文件,完善激勵、考核評價體系。建立聯動機制,確保政策制定、監督考核和審計監察等各部門之間信息暢通,打造“愿投、敢投、會投、能投”的良好環境。堅持外部考核評價與內部能力建設同向發力,完善風險防控體系。建立多層次基金框架體系,搭建基金項目對接共享平臺,強化省市縣三級聯動,推動金融與產業資本的循環暢通。
責編:王時丹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