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春波
7月6日,中國汽車協會組織16家汽車生產企業共同發布承諾書,最讓人關注的是各家車企作出的共同承諾:“堅持遵守行規行約,規范市場營銷活動,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不以非正常價格擾亂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此前,持續數月的汽車行業價格大戰之下,不少車企率先降價,不僅快速清理庫存,也順便回籠資金,還引得其他車企不得不降價跟進,但在消費者購買預期不變的情況下,喪失先機者要挽回市場份額,顯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資料圖】
兩日后,中國汽車協會發表聲明稱,“不以非正常價格擾亂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涉及“價格”表述,表意不當,有違《反壟斷法》精神。聲明稱,現將上述條款從承諾書中刪除。
如果沒有相關法律約束,一個“價格聯盟”的成立就真能阻止車企降價、進而解決價格競爭問題嗎?而市場未來給出答案大概率將是“不能”。
首先從車企來看,行業中的不同車企,品牌美譽度不一樣,生產車型的受歡迎程度不同,企業的財務質量也存在明顯的差別,消費者因為價格原因普遍延遲購車,對不同車企帶來的損害程度也不同,這也必然導致行業的被動洗牌。
如果實力稍弱車企主動打造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并參與市場競爭,殺出一條通途也未可知。
其次從市場價格機制來看,汽車產品價格形成主要源于兩個方面,其一是造車的直接成本,即原料、人工、一般設備折舊一共花了多少錢;另一個則是市場供求溢價,即消費者愿意為這款車給出多少購買溢價,兩者共同構成了消費者愿意購買汽車而支付的價格。
在現實的市場中,如果主機廠和前端門店給出的價格高于消費者心理預期,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也會隨之下降,進而導致整個汽車市場去化不及預期,除非汽車主機廠主動停產,否則整個行業的價格競爭壓力將會進一步加劇。產品周轉時間的延長,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吞噬汽車主機廠利潤,甚至帶來比市場競爭降價更嚴重的情形。
此外,在消費者購買預期沒有改變的情況下,貿然停產也可能會讓汽車主機廠陷入“凈出血”模式,因為員工工資社保、設備維護開支、日常辦公依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上游產業鏈的突然“斷鏈”也會讓汽車主機廠不得不面臨新的挑戰。
而在《反壟斷法》約束的背景下,已經進入價格聯盟的車企會進入一種進退兩難的困境,如果部分車企偷偷維持此前價格承諾,其也將違反相關法律規定,而這也會給另外一些車企趁機違約降價出貨的機會,進而再度陷入新的價格競爭循環。
這也意味著,所謂的車企價格聯盟,并不能從根子上有效改變行業價格戰的情形。
那么車企要如何面對這輪價格戰呢?一般而言,一旦整個行業掀起曠日持久的價格戰,洗牌將不可避免,身處行業不同位置的車企,也要重新審視自己下一步的去向。
對于已經成長為巨無霸的龍頭車企而言,通過價格戰“清洗”掉中小企業、主動收購中小車企都會成為可選項,行業集中度也會因此進一步提升;而對于實力弱小的車企而言,被行業龍頭收購未嘗不是一個好的歸宿;對于已經擁有特色消費群體的車企而言,壓縮規模集中精力打造小而美的細分龍頭,也不失為一個比較好的發展目標。
責編:陳玉堯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09
頭條 2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