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大河財立方消息】據自然資源部,7月8日在京舉行的中國礦業金融座談會上,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與中國銀行首次聯合發布《中國礦業金融發展研究報告2023》。報告從礦產資源稟賦、價格要素、定價機制、資本市場、貨幣結算和ESG金融標準等方面進行了分析,為金融促進礦業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提供參考。
報告認為,推進國內找礦和加強國際合作是確保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的雙引擎。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具有資源家底薄,人均消費高,產量、消費量全球第一,對外依存度長期居高不下等特征。當前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關鍵時期,需要大量基礎礦產支撐,加強國內找礦突破和國際礦業合作迫切需要金融機構加大對礦業領域的支持力度。
報告分析,全球博弈中能源資源金融屬性日益增強。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之初,全球貨幣流動性充裕推動礦產品價格大幅度上漲,資源的金融屬性增強。2022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價格受俄烏沖突等地緣政治事件和歐盟需求結構變化影響,油氣價格快速上漲,能源價格推高生產成本,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加劇,能源資源等初級產品供應安全和價格成為影響經濟的重要因素。
報告指出,我國資本市場賦能礦業發展尚有較大增長空間。中國銀行業總資產規模全球第一、A股市值全球第二、有能力為礦業賦能。礦業具有周期長、回報高的特點,適合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我國資本市場30年間培育了130余家礦業上市公司,2022年10家上市公司進入全球礦業50強。10年來,從資產規模來看,中國的資本市場市值增長4倍,礦業上市公司市值增長1倍,占A股總市值從7.66%降至4.76%;從上市公司數量來看,A股上市公司數量增長一倍,礦業公司數量僅增長16%。
報告指出,2020年以來,國際礦產品價格大幅震蕩,增加了我國資源能源進口成本。能源和主要礦產品進口額占外匯儲備比例快速上漲,從2005年8.9%增加至2022年21.5%,資源風險向金融風險傳導。在全球礦產品貨幣結算體系向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當前我國礦業企業探索用人民幣結算鐵礦石、石油已取得一定成效,需要進一步提升能源資源的人民幣結算比例,降低金融風險。
報告指出,ESG評級已經成為影響中國礦業企業國際投融資進程和海外運營的重要因素。目前,國際化程度較高的紫金礦業、洛陽鉬業等公司ESG評級處于國際領先地位,但中國礦業公司整體ESG水平偏低。從國際標準看,歐美主流評級標準缺失新興國家的差異化指標;從企業層面看,要高度重視ESG治理,不斷提升信息披露質量和連續性;從國內標準建設看,迫切需要與國際接軌,建立中國的礦業企業信息披露指南,推出中國礦業ESG標準,在國際標準制定方面發出“中國聲音”。
報告展望,確保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需破解困擾中國礦業中長期發展的融資問題,切實需要金融機構與礦業行業共同開展礦業金融研究,在礦產品初級供給、礦產品定價、金融工具支持、資本市場擴容、礦產品人民幣國際投資與貿易、礦業ESG標準等方面加強研究,確保資源安全和金融安全一體化建設。
責編:陳玉堯 | 審校:陳筱娟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09
頭條 23-07-09
頭條 23-07-09
頭條 23-07-09
頭條 23-07-09
頭條 23-07-09
頭條 23-07-09
頭條 23-07-09
頭條 23-07-09
頭條 23-07-09
頭條 23-07-09
頭條 23-07-09
頭條 23-07-09
頭條 23-07-09
頭條 23-07-09
頭條 23-07-09
頭條 23-07-08
頭條 23-07-08
頭條 23-07-08
頭條 23-07-08
頭條 23-07-08
頭條 23-07-08
頭條 23-07-08
頭條 23-07-08
頭條 23-07-08
頭條 23-07-08
頭條 23-07-08
頭條 23-07-08
頭條 23-07-08
頭條 23-07-08
頭條 23-07-08
頭條 23-07-08
頭條 23-07-08
頭條 2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