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丨洛陽,到底是座怎樣的城市?
(資料圖片)
洛陽有山水畫卷星羅棋布,有巍峨城墻千年守望,也有玉樓金闕拂衣裳的詩酒趁年華和青磚黛瓦里的煙火人家。
如果寫洛陽,就不能只寫洛陽。要寫流光溢彩的隋唐城“一夜魚龍舞”、“星橋鐵鎖開”的盛唐幻夜,寫滿街鮮衣華裾的少年帶你穿越千年的邀約,要寫一口解鄉愁的牛肉湯,寫街邊擼串的姑娘,寫四月滿城牡丹花香,寫大街小巷人來人往,寫日落斜陽青年匆忙……
漢魏文章半洛陽。自即日起,大河財立方聯合洛陽市作家協會推出“洛陽作家寫洛陽”專題,讓我們隨洛陽作家的文字一起神游洛陽城。
2023年的四月真熱,牡丹開得熱、天氣熱、漢服熱、游客眼熱。
漢服成了洛陽獨特的風景,已是花甲之年的我緊跟潮流,也穿上了漢服。于是,我有了春天里不一樣的微笑。
漢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又稱衣冠、衣裳、漢裝,在朝代更迭過程中,漢服不斷吸收外來樣式,歷經了多次胡漢融合,形成了豐富的樣式和風格。漢服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的體現,它承載了中國的染、織、繡等杰出工藝和美學。
與漢人一詞類似,漢服中的“漢”字的詞義外延亦存在著由漢朝擴大為泛指整個民族的過程。
“漢服”包含了漢朝的服飾禮儀制度,即《周禮》《儀禮》《禮記》里的冠服體系,在唐朝的《蠻書》記載:“初襲漢服,后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余無異。”這其中的“漢服”就是指漢人的服飾禮儀制度。
漢服歷史演變源遠流長,“始于黃帝,備于堯舜”,來自黃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這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正是如此神圣,漢服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國、不丹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征。
每年的四月是洛陽的狂歡節,在一年一度牡丹綻放的日子里,到處是花海,處處展示著國色天香。
而今年的四月,漢服襲來,讓曾為周王定鼎天下、孔子入周問禮的洛陽,成了漢服展示的T臺。在漢服的陪襯下,牡丹更別有味道,應天門更恢弘華麗。
能在四月來到洛陽,能穿著漢服去賞牡丹花成為四海賓客最美好的愿望。
于是,在牡丹花開的季節里,成千上萬的人來了,七八十歲的老人,嫩稚的孩童,青春似錦的青年男女,他們穿上漢服,自然大方走在洛陽的大街小巷,徜徉漫步在花叢中。
這是一種怎樣的心情?服飾給人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它的外表有著與今不一般的美,它還引領你穿越時空。而這個時空里,有歷史,有現代,有文化,有自豪。
我本來只是欣賞這錦衣華服的看客,沒想到和朋友一起游覽時,突然朋友說“漢服,你也可以穿”,“這不是我的年齡能享受的……”因為無論是身材,無論是年齡,都穿不出那種鮮衣少年的感覺了。我推辭了,但朋友還在堅持。他說:“一定會好的,因為它不僅需要年齡,更需要一種氣質和文化。”我想也是吧。在忐忑之中,在朋友的慫恿下,在麗景門的大街上,我一眼就看上了一套漢服,它的那種莊重、素麗、大方,它的色澤柔潤,黃綠青交融,把大氣和柔美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就像春天里遠遠地飄來了一片牡丹的花瓣。
它立刻讓我的心,美了起來動了起來,當時就試穿了,之后被店主使勁地夸獎,“這個衣服真好,好像為你準備的,真的沒有人能穿出這樣的效果”。雖說是老板做生意的那種口氣,但還是讓我的心里有了一種安慰和自信。尤其是我的朋友,他的眼神里放著光彩:“我沒說錯吧,這漢服你能穿!”
于是,我決定買了這套漢服,并穿著這套漢服,走進了公園,走近了小橋流水,尤其是在牡丹花間吟誦唐代詩人徐凝“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的詩句時,有著飄飄欲仙的感覺。而沒想到,我穿漢服的姿態被身邊的攝影師咔咔地拍個不停,還被偶遇的三四個女大學生注意上了,她們手里拿著自己做的牡丹花,迎上來說:“阿姨,我們能給您拍照嗎?您同意我們給您的照片做抖音嗎?”原來,她們是理工學院的大學生,想要宣傳漢服和洛陽,宣傳洛陽的牡丹。我說:“只要你們覺得行,我沒什么不同意!”于是,我按她們的要求,擺了姿勢,她們滿意地拍下一組鏡頭。
從那一刻起,我的心里美滋滋的,牡丹的美和漢服的美,還有這心里美交織在了一起。所不同的是,我是洛陽人,在自己故鄉的土地上,更有一種不同于游客的自豪。漢服讓我穿越時空,或許在這穿越的時空里,有我的青春,有我的向往,有我對文學的愛好,有我對愛的追求。
那一天,我和朋友們載歌載舞,陶醉在小橋流水間,蓮花池畔,綠葉花叢中。晚上回家,一直都還沉浸在景中,耳邊音韻繚繞,余味未盡,漢服讓我有了一種不同尋常的感受。
于是我翻閱百度查找資料,了解漢服厚重的歷史,了解它產生的年代、繁榮鼎盛時期以及它今天的復興,還有它代表的民族精神、儀式感和神圣感。
此刻,只有穿了漢服的人才會有著這樣深刻的美的感受。所以我想,漢服每一個人都可以穿。她有她的美,你有你的美,而中國人的自豪是共同擁有的。
朋友,來吧,我們一起穿漢服逛洛陽。或許你在某個街角,看到一位衣袂飄飄翩然而過的大媽,那就是我……
作者簡介:李蕓霞,洛陽市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報刊雜志,創作的《第一臺東方紅拖拉機的誕生》入選河南省作家協會出版的《風雨人生路——寫給青少年的黨史故事》一書。
責編:劉安琪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7-01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
頭條 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