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晚間,周鴻祎在個人微博曬出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稱“終于考上了,希望360智腦幫助我順利畢業。”通知書顯示,周鴻祎被錄取到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電子信息專業,將攻讀非全日制、定向就業博士學位研究生。
這也意味著,53歲的周鴻祎又要上學了!
讀博課題或與360智腦相關?
(資料圖片)
公開資料顯示,周鴻祎,1970年10月4日生于河南省駐馬店市,祖籍湖北。1992年大學本科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院計算機系,獲學士學位,因學習成績優異,被保送西安交通大學讀管理學院系統工程系研究生,并于1995年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這也就是說,現在的周鴻祎已經53歲,卻依然選擇繼續讀書讀博。那么,他這次讀的院系和專業又是什么呢?
清華大學官網顯示,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以下簡稱計算機系)成立于1958年。經過6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發展成為我國計算機學科領域內教學、科研綜合實力強,影響力大的計算機系,在中國計算機事業的發展乃至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022年,在全球影響力較大的多個高校計算機學科評估排名中,清華大學計算機學科均位居前列:英國QS排名列全球第15位,英國泰晤士報排名列全球第16位,美國US News排名繼續列全球第1位……
可以說,周鴻祎上了中國最牛的計算機系,而這也與360軟件廠商的定位極為契合。本次除了曬出清華錄取通知書外,周鴻祎還著重提到了360智腦。“希望360智腦幫助我順利畢業”這句話或許也意味著,周鴻祎本次讀博的研究課題可能正是與360智腦或大模型相關。
據了解,今年6月13日,在360智腦大模型應用發布會上,360正式發布AI新產品“360智腦大模型”。周鴻祎介紹,360大模型研發落地擁有八大天然優勢,完整覆蓋訓練全程。同時,360智腦的生成與創作、多輪對話、代碼能力、閱讀理解、邏輯與推理、多模態等十大核心能力可覆蓋大模型全部應用場景。自2023年3月29日以來,360智腦從1.0迭代至4.0版本,應用成果持續落地,刷新大模型“中國速度”。
另外,360智腦4.0已經正式接入360全端產品,包括搜索、瀏覽器、安全衛士等。360創始人周鴻祎表示,360已經通過工信部信通院測評,成為國內首個可信AIGC大模型。
事實上,近期在談到如何填報專業和志愿時,他也將這一問題與AI、大模型相結合起來了。周鴻祎表示:“有人問我高考怎么填志愿,在我看來好專業比上什么大學更重要。也有人問我什么專業不會被人工智能淘汰,我認為AI未來的發展會以人為本,大模型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工具,同時也是‘輔助駕駛’的工具,應該成為人的好幫手,不會完全替代人的工作。”
全力為360超腦“打Call”
據了解,近期周鴻祎在微博上發布的內容大多數與AI大模型相關,他個人也是全力為360超腦“打Call”!
比如在6月7日,周鴻祎借助高考的熱度,直接用360智腦寫了一篇高考作文。
6月1日,他則是用360智腦幫成年人找了幾條過兒童節的理由。
事實上,在今年AI這一概念爆火的情況下,360股價一路暴漲,但近期則出現了一定回調。
而在6月26日,在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主論壇上,周鴻祎再次談到他對大模型的看法,并首次提到現有公有大模型存在四方面不足之處:
第一,公有大模型雖然是通才,但它缺乏行業深度,“我們之前認為GPT什么都會,但如果你是一個行業專家,你會發現GPT在安全、金融這些垂直領域,知識深度是不夠的。很多公司自己訓大模型都發現了這個特點,想讓它能力很均衡,就會犧牲深度。”周鴻祎表示。
他認為,未來垂直大模型是重要的發展方向,通用模型和各領域專有的知識數據結合,讓大模型從“萬事通”變成政府通、行業通和企業通,這才是真正的價值,“最新資料表明,GPT4也是由8個垂直模型組成的,從側面印證了這個觀點。”
第二,公有大模型容易造成企業內部數據泄露。一方面,公有大模型不是本地部署,它與外部進行信息交流時必然存在數據泄露的風險;另一方面,公有大模型也無法實現組織內部權限的分級管理。因此,政府、企業使用公有大模型必然存在安全風險。
第三,對企業來講,公有大模型無法保障內容真正可信。周鴻祎表示,大模型存在“幻覺”,也就是常說的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經常出現張冠李戴的問題,需要通過企業的內部搜索、內部知識庫進行矯正。
第四,公有大模型無法實現成本可控。他舉例稱,許多企業其實只需要大模型寫代碼的能力,百億級垂直大模型就能滿足需求,如果使用千億級大模型就是成本的浪費。在控制成本方面,垂直大模型將會有很大優勢。在用公開數據訓練的“通識”大模型基礎上,訓練專有大模型,就能做到“事半功倍”,為企業降本增效。
此外,作為一家以“安全”起家和為賣點的公司,周鴻祎也十分重視大模型的安全問題。他此前表示,大型企業或者政府,在使用公開GPT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問題。大型企業在用GPT時不只是搜索,還會給它喂很多數據,會把很多上下文的前提背景告訴它,這就意味著很多信息的隱私可能會被泄露。前幾天,三星就發生了一起類似事件,軟件工程師將公司機密代碼輸入到ChatGPT中,公司機密信息被外流了。所以,對大型企業或者政府要私有化大模型。即在加入公有GPT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上,再訓練一個私有的GPT,只給企業自己或客戶使用。
責編:陶紀燕 | 審校:張翼鵬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