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情緒躁動之下,“李鬼”又盯上了基金公司。
根據6月14日九泰基金公告,近期發現有不法分子冒用該公司名義,通過網站誘導投資者下載仿冒APP進行非法活動,損害投資者和公司合法權益。九泰基金提及掃描來源不明的二維碼圖片或點擊來源不明的鏈接下載相關APP等行為,提醒投資者對非法活動保持警惕。
從券商中國記者梳理來看,在富國基金、中信建投基金、長城基金、融通基金、信達澳亞基金等今年遭遇“李鬼”的公募的澄清公告來看,通過短信發送詐騙信息、邀請客戶通過加群、提供“做單、做任務返傭”等活動,是高頻作案手法。不僅如此,今年以來還有不少“李鬼”冒用證券公司名義進行詐騙,花樣百出。
(資料圖)
記者發現,在多次遭遇“李鬼”事件后,基金公司開始反思并總結出了三種行騙套路,包括假冒公司知名基金經理、假冒公司網站、捏造清退等不實信息以“清退回款”名義詐騙等。基金公司提醒,投資不可抱有一夜暴富的心態,更不要相信所謂的“財富密碼”。
邀請客戶加QQ群
根據九泰基金公告,九泰基金及下屬分支機構以及公司工作人員從未開展、也從未與任何機構或個人合作開展、也從未授權任何機構和個人開展此等非法活動。對假冒公司、公司工作人員或旗下基金名義進行的任何詐騙及其他非法活動,九泰基金保留對該等非法行為采取法律行動、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投資者需注意辨別真偽,對非法活動保持警惕,保護自身隱私和財產權益不受侵害。不要掃描來源不明的二維碼圖片或點擊來源不明的鏈接下載相關APP,如發現有冒用本公司名義的不法行為,可立即向公安機關、監管部門舉報。
(來源:九泰基金公告)
除九泰基金外,今年以來還有富國基金、中信建投基金、長城基金、融通基金、信達澳亞基金等遭遇“李鬼”事件。
根據富國基金2月底公告,有不法分子冒用富國基金官方APP“富錢包”名義,通過短信形式向公司直銷及部分代銷客戶發送詐騙信息,邀請客戶通過加入QQ群的形式進行非法資金詐騙。富國基金表示,該公司目前主要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官方渠道向客戶提供資訊信息,暫無官方QQ群。投資者應注意辨別真偽,對非法活動保持警惕,保護自身隱私和財產權益不受侵害。
(來源:基金公告)
同樣是在2月底,中信建投基金發現,“李鬼”假冒公司工作人員,通過手機應用程序(APP)、百度、微信、微博等渠道進行非法宣傳推介,騙取投資者資金和信息。“李鬼”通過“FY”“工作”等手機應用程序提供“做單、做任務返傭”等活動或服務,要求投資者將資金劃入任何私人賬戶或向投資者索取任何賬戶密碼,是“李鬼”所使用的作案手法。中信建投基金當時提醒投資者,該公司暫無官方手機應用程序,也從未有過“做單”等相關程序。
而在今年1月份,長城基金和信達澳亞基金也遭遇過“李鬼”。根據當時公告,有不法分子冒用長城基金名義以提供投資理財服務為名招攬客戶,騙取投資者資金,嚴重損害了該公司聲譽和投資人利益。信達澳亞基金方面,發現不法分子通過新浪微博等平臺發布客服熱線、人工熱線、售后熱線等虛假服務電話,進行非法證券活動的情況。
還有多家券商遭遇“李鬼”
實際上,“李鬼”現象并不只發生在基金領域。銀華基金直言,隨著居民財富增長,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投資大軍,理財、基金成為了備受歡迎的投資工具。在實際投資中,有不少“李鬼”們冒用證券、期貨、基金公司名義進行詐騙,花樣百出。投資切不可抱有一夜暴富的心態,更不要相信所謂的“財富密碼”。
6月13日晚間,方正證券發布聲明稱,近期發現有不法分子冒充該公司分支機構名義注冊“快手APP”賬號,并通過該賬號發布短視頻,邀請投資者加入QQ群,群內人員假冒方正證券工作人員,誘導投資者下載帶有方正證券logo的APP“F.Z.ON-extra time”,謊稱通過該軟件轉入資金可與機構戶聯盟進行大宗折價交易,以方正證券的名義實施詐騙。
另外在6月7日,華金證券發布公告稱,近期發現有人假冒公司員工,以“華金證券理財經理孫彬”名義開展建群薦股活動。上述違法行為已嚴重影響到公司聲譽,也嚴重侵害了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顯示,僅6月以來已有光大證券、中信證券、廣發證券、興業證券等數十家券商被不法分子假冒。
需要指出的是,假冒公司具體員工并以“高層設立”名義行騙的行為,此前也在基金公司發生過。比如在2022年下半年,則有名為“萬家創富”的團隊打著萬家基金的幌子開展金融詐騙活動。根據當時消息,不法分子宣稱該項目為“萬家基金”高層人員新設立的投資項目,投入不同金額的本金即可獲得不同程度的收益,若一次性投入5000元,當天即可獲得180元的收益。同時該項目實行推薦制,即邀請新人加入投資可獲得不同等級的“傭金”。
識別套路有方法
“李鬼”經常出沒,基金公司除了及時澄清外,還總結出了不法分子的行騙套路。
根據富榮基金總結,目前不法分子的套路大約有三種:
一是假冒基金公司知名基金經理或工作人員,通過微信、QQ、抖音等渠道提供證券投資咨詢服務非法牟利。
二是仿冒基金公司網站、APP、客服電話等,以虛假投資項目誘騙投資者進行投資,詐騙投資者資金。
三是捏造并發布基金公司開展清退等不實信息,誘導客戶加入退款QQ群、下載仿冒APP,并以“清退回款”等名義達到騙取客戶信息、詐騙錢財的目的。
富榮基金進一步指出,要識別詐騙套路可參考以下方法:
一是看銷售人員資質。基金公司從業人員均需要在官方網站進行公示,如投資者遇到以基金公司名義向您推薦產品,需注意核實人員身份及資質。同時根據證券期貨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基金公司及其工作人員并不會向公眾投資者提供任何有關個股、個券的投資分析、預測或者建議等直接或間接有償證券咨詢服務,投資者應保持警惕。
二是看產品是否備案。基金公司發行的產品均需在中國證監會或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投資者在投資產品前應注意核查產品的合法性。公募基金可通過中國證監會基金電子披露網站(http://eid.csrc.gov.cn/fund)進行核實,資管計劃/私募基金可通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網(www.amac.org.cn)-信息公示-產品公示-基金公司私募投資基金/基金公司及子公司集合資管產品進行核實。
三是看宣傳形式。基金公司在進行業務宣傳推介時均需遵守證券期貨法律法規有關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規定,一般會采用謹慎用語,不會夸大宣傳、虛假宣傳,同時還會按要求充分揭示業務風險。而不法分子大多利用投資者“一夜暴富”或急于扭虧的心理,較多采用夸張、煽動或吸引眼球的宣傳用語,往往自稱“老師”“股神”,以“跟買即漲停”“推薦黑馬”“提供內幕信息”“包賺不賠”等說法吸引投資者。基金投資有風險,如產品承諾保本保收益,投資者應警惕卷入投資騙局。
四是看收款賬號。基金公司只能以公司名義對外開展業務,也只能以公司的名義開立銀行賬戶。投資者在匯款環節應當格外謹慎,如果收款賬戶為個人賬戶或與該機構名稱不符,請您果斷拒絕。
此外,今年5月上海市公安局在通報上海警方全力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的措施成效時,介紹了全國首例利用網絡直播“打賞”實施洗錢犯罪案件的有關情況。近年來經濟犯罪涉及領域持續擴散,犯罪手法不斷的傳導變異升級,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首先就是與網絡流量疊加,甚至應用各類網絡社交平臺和電商平臺實時經濟犯罪,致使涉案金額更大,傳播速度更快,社會危害加劇;二是以新型業態為掩護,利用影視投資、商戶加盟、虛擬幣投資、醫療美容等新興的市場熱點,制造噱頭,侵害群眾財產安全,隱蔽性更強,迷惑性更大;三是瞄準專項補貼、出口退稅等國家政策,危害經濟可持續發展與公眾利益。
責編:史健 | 審校:張翼鵬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6-17
頭條 23-06-17
頭條 23-06-17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