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陳詩昂】6月8日至10日,七彩云南和花城攀枝花,全球鈦白粉行業龍頭企業龍佰集團舉辦投資者交流活動,新一屆董事會成員首次集中亮相于聚光燈下。
(資料圖)
此次活動,讓外界對龍佰集團新一屆董事會,特別是對集團實控人許剛的女兒、“90后”副董事長許冉多了一個觀察的窗口。
而整場交流會,許冉擔當主持,用半個小時詳細介紹了鈦白粉市場及龍佰集團全球業務發展戰略,舉止干練、邏輯清晰是她留給在場人士的印象。
超過2個小時的交流中,這個“富有青春活力”的團隊,從技術創新、產業鏈、市場等多個維度,展現了“越是行業大環境困難時,龍頭企業優勢越明顯”的那份從容和自信。
1.首次集中亮相
此次是交流會,也是龍佰集團新一屆董事會的首次集中公開亮相。
新一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中,除留在總部焦作的總裁吳彭森,董事長和奔流,副董事長許冉,董事、財務總監申慶飛,董事、研發副總裁陳建立,董事、副總裁、董事會秘書王旭東悉數出席,圍繞技術創新、產業鏈、價格、海外市場等方面一一登臺介紹,并回答投資者提問。整場交流會所展現出的,是一個無論在技術、產業鏈,還是市場開拓上都頗具自信與從容的龍頭企業形象。
今年3月30日晚間,龍佰集團發布公告,董事長許剛因年齡原因宣布退休,并提名和奔流、許冉等6名候選人,組建第八屆董事會。其中,和奔流在企業工作20余年,對鈦白粉行業及礦產資源行業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許冉為許剛的女兒。
“這次調整后,‘60后’(非獨董)就我一個,副董事長許冉是‘90后’,其他則是‘70后’‘80后’,團隊年齡、學歷結構非常好,富有青春的活力。”交流會致辭環節,龍佰集團董事長和奔流向參加交流會的超過70位證券分析師、機構投資者及媒體人士簡要介紹了新一屆董事會的情況。
對于市場的關注,許剛在3月31日舉辦的投資者線上交流活動中強調,自己退出董事會不會對企業造成影響。“首先,我還是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同時我仍會繼續關注公司重大決策;其次,我的女兒許冉進入董事會,也能代表我的一些想法。”
此次投資者交流會,讓外界對龍佰集團新一屆董事會,特別是對“90后”的許冉多了一個觀察的窗口。
資料顯示,2013年許冉碩士畢業歸國后,就在公司任職。十年間,從基層做起,歷任外貿專員、進口部副部長、歐洲公司總經理等職。三年前任公司總裁助理,積累了相應的企業管理經驗,可謂早有鋪墊。如今,因其國際化視野和出眾的管理能力,許冉在公司已頗有威望,代表公司管理的新銳力量。
舉止干練、邏輯清晰,是利用近半小時對鈦白粉市場及企業全球業務發展進行抽絲剝繭般分析介紹的交流會主持人許冉,所留給在場人士的印象。
而整場交流會所展現出的,是一個無論在技術、產業鏈,還是市場開拓上都頗具自信與從容的龍頭企業形象。
2.靈活主動的原料戰略
自信,在于“家中有礦”。
交流會后的實地調研中,數十位證券分析師、機構投資者赴龍佰集團攀枝花基地調研,現場參觀了徐家溝鐵礦、紅格鐵礦、廟子溝鐵礦等。俯瞰偌大的紅格鐵礦,數十臺卡車在階梯狀的通道上穿梭。
資料顯示,攀西鈦資源總儲量位居世界首位,攀枝花擁有全國93%的鈦資源。但由于國產鈦精礦鈣鎂含量高,在傳統工藝下無法分離,致使這些鈦精礦只能用于傳統硫酸法鈦白粉生產。目前,通過多個項目的實施,龍佰集團已在攀枝花實現我國大型沸騰氯化原料,也就是氯化鈦渣的國產化。
為什么實現氯化鈦渣國產化如此重要?從交流會上介紹的情況看,其中一點是氯化法鈦白粉占比進一步提高。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龍佰集團鈦白粉產能、海綿鈦產能雙雙躍居全球第一位,其中鈦白粉151萬噸,海綿鈦5萬噸。而這當中,有約70萬噸為氯化法鈦白粉。
“未來,我們將固化以氯化法技術為主體的生產模式,逐步升級現有硫酸法工藝,并不再新增、擴建硫酸法鈦白粉項目。”和奔流在交流會上宣布。他進一步解釋稱,我國產業政策鼓勵支持氯化法、淘汰傳統硫酸法重污染生產工藝。未來,在產業政策的推動下,傳統硫酸法生產工藝將越來越受到政策端和成本端的持續擠壓,生存環境將更加困難。氯化鈦渣原料的價格上漲和生產成本高占比,是第二個原因。根據相關機構的統計數據,過去5年,中國境內氯化鈦渣價格最高漲幅達65%。
而據申慶飛介紹,氯化法鈦白粉成本中,原料成本占比超60%。他介紹,隨著未來對攀西鈦礦資源的整合和開發,原料自給率將進一步快速提升,進一步優化氯化法鈦白成本的構成,原料的成本占比會進一步降低,盈利能力未來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
同時,許冉在做報告時引用的數據顯示,目前氯化法鈦白粉產能存在過剩的情況。“在現有工藝沒有突破、原料環節沒有解決的情況下,短期內不具備原料優勢和市場優勢的廠家,會受到賣方市場鈦原料供應端和買方市場下游需求端的雙重擠壓。”許冉表示,這一過程中,落后產能的淘汰速度會非常快。
在這一背景下,已經對氯化鈦白產業鏈進行垂直整合的龍佰集團,全產業鏈優勢盡顯。
申萬宏源化工分析師宋濤表示,相比國外企業,國內鈦白粉龍頭企業有成本、配套、一體化的優勢,能夠平抑整個周期的波動。
“可以非常有自信地說,我們有非常靈活主動的原料戰略。”許冉進一步解釋說,目前攀西鈦礦可用于氯化鈦渣的冶煉,同時公司跟國際主流供應商長協鎖定,并積極對外投資海外優質鈦礦資源。
在后續回答海外礦業資源相關進展問題時,許冉介紹,公司海外礦山主要以澳洲為主,隸屬于東方鋯業位于澳洲的兩個海濱砂礦,是非常優質的鈦原料來源。同時,公司在海外有專業的工作團隊,積極尋找海外優質礦產資源。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希望能夠通過鎖定國外的優質礦山,結合公司攀西鈦礦升級氯化鈦渣技術,完全滿足公司氯化法鈦白粉的生產。”許冉稱。
3.海外市場的更多可能
下游市場需求偏弱,是近期鈦白粉行業的現狀。
對于這一問題,龍佰集團管理層回應時表示,相比同行業,企業受影響并不是非常大。公司下游客戶主要是各行各業的大客戶,即便面臨著行業不景氣但客觀需求還是存在的,而且龍頭效應更明顯。
同時,有兩個方面需要說明,一是價格不代表利潤,還需要考慮成本的變動,不擁有原材料優勢的公司,價格看起來漲了,也不一定好過;二是公司銷售策略靈活,鈦白粉作為剛需產品,全球城鎮化的發展及人們追求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必然帶動鈦白粉的消費,公司建立了覆蓋全球的銷售網絡,可以充分把握全球不同地區之間的紅利,通過靈活的銷售策略,不管市場如何發展,公司都擁有明顯的銷售優勢。
在對海外市場的介紹中,許冉說,目前公司氯化法鈦白粉主要市場在歐美地區,出口占比連年升高,未來價格還有較大的潛在提升空間,且氯化法鈦白粉與硫酸法鈦白粉的價差會進一步拉大。“誰占領了國際市場,誰就占領了鈦白粉行業的競爭高地。”她強調。
據介紹,在銷售環節,硫酸法鈦白粉與氯化法鈦白粉截然不同。后者的海外銷售對一家企業的國際供應能力、供應鏈體系更具挑戰。而目前,龍佰集團的鈦白粉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許冉表示,公司在銷售戰略上,有針對性地調整了國內和國際的銷售比例,目前兩個市場的氯化法鈦白粉銷售占比為7:3,歐美市場已成為公司氯化法鈦白粉的最大市場。從市場數據來看,今年以來,龍佰集團海外新興市場上升比較明顯。二季度以來,歐洲市場反饋也好于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
“整體來看,海外的需求還是有的,只是說大家普遍對于未來的期望值不是非常高。在這種情況下,下游會傾向于更謹慎一些,一方面會考慮成本,更重要的是會更多考慮供應的穩定性和長期價格的穩定性。”許冉表示,在這方面龍佰集團優勢明顯,2023 年泛能拓(Venator)申請破產保護以及國內部分廠家出現了安全、環保問題,使國內外部分大客戶訂單轉向龍佰集團。
“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生產做好,把供應鏈做好,那么我們就能將市場堅守開拓好。”許冉強調。
4.構建形成全球競合能力
2011年,登陸深交所;2016年,上演“蛇吞象”式收購。
龍佰集團不斷上演重組并購戲碼,成為近年來豫股領域資本運作最為頻繁的公司之一。
一系列并購重組事件,構建起具有龍佰特色的產業耦合發展體系,改變了國內外鈦產業的競爭格局,實現了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與國際巨頭的直接競爭。
截至2022年底,公司鈦白粉產能、海綿鈦產能雙雙躍居全球第一位,其中鈦白粉151萬噸,海綿鈦5萬噸。
當然,能擁有這一市場地位,技術上的不斷突破起到了關鍵作用。
交流會上,和奔流介紹,在產業創新層面,近年來企業接連取得大型沸騰氯化鈦白技術、氯化原料國產化技術、航空轉子級海綿鈦技術等技術的突破,迅速實現了技術產業化和產業規模化。
目前,龍佰集團在河南焦作、云南楚雄已建成投產兩個氯化法鈦白粉基地,產能總規模66噸/年,未來規劃建設攀枝花20萬噸/年氯化法鈦白粉。同時,依托大型沸騰氯化強大的四氯化鈦制造能力,使得海綿鈦產業迅速崛起,短短三年時間從無到有,做到了產能世界第一位,為我國鈦金屬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和奔流表示,龍佰集團的發展,得力于公司長期致力打造氯化法鈦白粉產業的高質量競爭力。
依托攀枝花地區豐富的釩鈦磁鐵礦資源,持續攻關氯化原料國產化技術。多年來,通過礦物加工、冶金和化工等技術攻關和集成創新,攻克選礦提質降雜--大功率電爐熔煉--大型沸騰氯化等關鍵技術問題,成功將攀西鈦精礦轉型升級氯化鈦渣并制備出氯化鈦白粉,解決我國氯化鈦白原料嚴重依賴進口的問題,服務國家戰略性資源安全保障,支撐國產鈦工業質量升級和綠色發展,也提升了中國氯化法技術參與全球競爭的能力水平。
對于“十四五”期間的布局,和奔流表示,在“綠色發展”戰略的指引下,龍佰集團將進一步完善綠色“新材料”產業組合,在進一步鞏固全球鈦白粉行業領導力的同時,在稀散金屬、智能制造、循環經濟等多元領域實現突破,最終構建形成具備全球競合能力和龍佰特色的綠色新材料產業發展體系。
“我們將繼續加快企業上下游產業鏈的優化整合,提高行業產能集中度。深度融入國內外雙循環供應體系,提高企業競爭力、影響力和輻射力。”和奔流表示。
責編:陶紀燕 | 審校:張翼鵬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