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賈永標 上海報道】滬深交易所同日發聲,劍指上市公司信披工作。
6月12日,上交所、深交所先后發文就信息披露工作做出新規定,其中上交所增加了重大負面事項減分情形,深交所明確蹭熱度或夸大熱點將予以扣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兩大交易所同時出臺相關規定,體現了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高度重視,也是對上市公司分類監管的進一步落實。”多位專家在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相關規定既加大了對優秀上市公司的激勵和服務支持,又強化了對不合格上市公司的監督和約束,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規范性和適應性。
滬深交易所修訂信息披露評價指引
6月12日,滬深交易所分別修訂《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9號——信息披露工作評價》《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1號——信息披露工作考核》(統稱《評價指引》),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3年6月26日。
大河財立方記者從交易所獲悉,本次修訂在保持原規則體系不變的同時,在優化加減分情形、充實負面清單、強化結果應用等方面,對《評價指引》進行針對性優化完善。
其中,上交所明確,切實體現從嚴懲治財務造假、大股東資金占用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導向,明確對于存在被公開譴責或者2次(含)以上通報批評、受到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行政處罰、年報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存在大額資金占用行為等情形的公司,其信息披露工作不合格。同時,增加重大負面事項減分情形,對于上市公司可能存在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情形的,將在評價中予以大幅減分并下調評價結果。
深交所也強調,將通過加分項引導公司常態化召開業績說明會、針對性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參與共建良好市場生態,以及鼓勵上市公司創新信息披露形式,幫助投資者更簡明、直觀了解上市公司。
同時,對于上市公司部分信息披露違規情節雖未達到紀律處分標準,但可能對股票交易造成影響,損害投資者權益的情形,通過扣分項強化監管。如上市公司通過互動易平臺、官網、公眾號或其他方式迎合市場熱點或者與市場熱點不當關聯,故意夸大相關事項對公司生產、經營、研發、銷售、發展等方面的影響,不當影響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價格等行為,最高可扣六分。
“兩大交易所不約而同地出臺相關規定,說明信披考核機制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眺遠營銷咨詢創始人高承遠表示,這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質量和透明度,增強市場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有利于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上市公司“蹭熱點”現象頻發
事實上,在當前的A股市場,蹭熱點、炒作股價等現象頻發,這也是此次滬深交易所出臺相關政策的背景之一。如今年持續大火的ChatGPT概念,就吸引了不少公司釋放消息配合股價炒作。
4月11日,昆侖萬維收深交所關注函,要求結合行業政策風險、該項目研發進度、產品落地可行性、預計上線時間、市場需求情況、對公司財務影響等情況,說明“天工”3.5可能面臨的風險包括但不限于商業化、運行、技術、行業等方面,并向投資者予以充分揭示。值得一提的是,其剛剛官宣大模型即將出世,便迅速收到了關注函。
往前追溯,2022年11月24日,主要從事海外游戲運營及直播電商業務的盛訊達發布公告稱,將通過布局鋰礦資源切入新能源產業上游核心領域。隨后交易所隨即發布關注函,要求盛訊達說明進入新能源上游鋰礦行業的可行性,以及本次收購決策是否審慎合理,是否存在迎合熱點炒作股價的情形等。
值得注意的是,更有上市公司因此收到處罰決定。如2022年以來,鵬博士電信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因多次涉嫌概念炒作拉抬股價,被上交所作出紀律處分決定。相關紀律處分決定書指出,ST鵬博士多次通過媒體、上證e互動等渠道對外公開尚未披露的股價敏感信息,違反信息披露公平性原則,風險提示也不充分。
眺遠營銷咨詢創始人高承遠在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蹭熱度”現象是違規行為,不僅違反了證券市場的法律法規,也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蹭熱度現象的存在,使得市場信息不對稱,投資者難以準確判斷公司的真實價值和前景,從而增加了投資風險。因此,上市公司應該遵守法律法規,提供真實、準確、完整的信息披露,以維護市場的公平和透明。
在北京看懂研究院研究員武忠言看來,A股炒作由來已久,尤其是在市場行情不溫不火時期,借助題材、熱點甚至一篇“小作文”進行無厘頭炒作表現更甚。這主要反映了當前投資者金融素養有所欠缺,將投資當作投機,只想賺快錢,長期投資價值理念尚未形成。
京師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陳振輝也提到,上市公司蹭熱度現象是一種不可持續的信息披露策略,可能會導致上市公司業績與預期出現較大差距,影響上市公司信譽和形象。該現象暴露了部分上市公司缺乏長期發展規劃和戰略思維,過分追求短期利益和股價波動 。
投資者可密切關注上市公司信披考核結果
對于投資者而言,此次滬深交易所更新相關文件,也將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信披質量,為投資者做決策提供良好基礎。
上述文件指出,將加分項整合為信息披露規范性、信息披露有效性、投資者關系管理、履行社會責任的披露、上市公司支持交易所工作五個方面,進一步理順加分邏輯,明確加分原則。新增公告內容簡明清晰、常態化召開業績說明會、采用創新形式提高定期報告的可讀性與實用性、多維度開展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以提升投資者獲得感等加分情形。精簡優化部分加分項,簡化上市公司支持交易所工作情況,增加對于信息披露業務操作相關要求的條款等。
“上市公司蹭熱度往往是實際控制人和內部人士為了哄抬股價并從中牟利,擾亂資本市場秩序和危害公眾投資者利益的行為。投資者應更多地關注行業與個股的基本面,并以此來判斷企業一些信息釋放的真實性,增強對上市公司炒作概念與蹭熱點防范意識。”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
“隨著制度逐步完善,市場的流動性或將得到提升,市場也將逐步回歸理性。同時,后續經營披露標準有實質性的提升,這有利于二級市場投資人更好地跟蹤和比較項目基本面變化情況,形成良性預期。”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表示。
對于投資者如何避坑,他建議可以及時關注證監會公告,關注上市公司財務公告以及經濟新聞等信息,理智投資,合理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增強防范意識。
責編:劉安琪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