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吳春波】今年5月,萬達集團的官網忙于發聲明澄清傳聞。
(資料圖片)
5月20日,萬達集團官網發聲明稱,網傳萬達大規模裁員信息不實;5月25日,萬達集團官網再次發聲明稱,網傳“160億銷售20個萬達廣場”為不實消息;6月8日,萬達集團又發聲明,確認大連萬達商管19億股權被凍結屬實,正通過法律途徑申訴。
實際上,珠海萬達商管5月8日上市計劃落空后,圍繞萬達集團的傳聞不斷,而身處傳聞核心的大連萬達商管,也在此前對一些市場傳聞進行澄清,但“樹欲靜而風不息”。
確認股權凍結之前,萬達商管“傳聞”纏身
6月7日晚間,因一則股權凍結信息,此前已被“傳聞”纏身的大連萬達商管再度引發關注,高達19億股權的凍結規模,也“逼”得萬達集團不得不作出澄清。
萬達集團6月8日發布聲明,確認了“凍結”事項,并解釋稱,“萬達地產集團和某企業在長春一大型項目有合作,至今雙方仍存在10余億元財務糾紛”。
萬達集團同時表示,2018年大連萬達商管引入投資人時,其45.27億股權當時估值就已達2430億元,此估值為公開信息。此次凍結大連萬達商管19億股權,大幅超過雙方財務糾紛金額。“萬達正通過法律途徑申訴,有信心維護萬達集團正當權益。”萬達集團表示。
天眼查顯示,此次凍結時間為2023年6月5日至2026年6月4日,凍結緣由是財產保全。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相關股權凍結不會改變珠海萬達商管實際控制人,但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珠海萬達商管控制權穩定,對其港股IPO帶來不利影響。
據悉,珠海萬達商管系大連萬達商管控股子公司,也是萬達商管資產港股上市的主體。
此前,大連萬達商管還于5月26日通過公告形式,對“13億美元債”“業績對賭”“被華潤置地收購”“出售購物中心”“業績數據造假”等事項進行公開聲明和澄清。
對于債務壓力,大連萬達商管確認了萬達集團美元銀團貸款情形,共三筆合計金額13億美元,借款主體與上市主體珠海萬達商管并非同一法人。根據約定,珠海萬達商管如未能于2023年5月8日上市,且超過66.67%份額參貸行要求還款,則萬達集團歸還貸款。
截至公告日,無一家銀行提出需萬達集團提前還款,該條款也暫未觸發風險。
此外,珠海萬達商管還在今年4月12日再次遞交境外上市備案材料,證監會已于4月20日受理了備案材料。此前,珠海萬達商管分別于2021年10月、2022年4月和2022年10月三度提交港股上市申請材料。
大連萬達商管公告提到,華潤集團旗下華潤置地官網已回應否認收購大連萬達商管事項,大連萬達商管同時還否認了“考慮出售20家購物中心”的傳聞。
大連萬達商管表示,今年3月發改委、證監會等發文,支持 REITs 試點拓寬至消費基礎設施領域,優先支持百貨商場、購物中心等;本公司將抓住政策機遇,積極籌備消費類基礎設施ABS、Pre-REITs及REITs,力求盤活資產、回收資金(不需要出售)。
此外,大連萬達商管還就“商戶銷售業績、客流、空鋪、短租等多項業績造假”傳聞進行了澄清及說明。
證監會要求補交材料,大連萬達商管被標普下調評級
此時,盡管大連萬達商管及萬達集團已數次說明,并對傳言情形進行澄清,但市場及監管部門對于大連萬達商管及萬達集團的疑慮并未打消。
6月2日,證監會國際部對珠海萬達商管境外上市備案材料提出補充要求,涉及分紅、內控制度、商場出租率準確性、控股股東短期債務風險、上市募集資金用途等方面。
補充內容核心包括:珠海萬達商管內控制度是否完善及有效運行,旗下商業廣場出租率計算口徑及其準確性,關聯交易占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比重以及公司業務獨立性,控股股東作出的公司上市時間、“業績對賭”相關的股權回購和提前還債安排,募集資金用途及相關保障措施和安排,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大額現金分紅情況下實施本次融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根據招股書,珠海萬達商管在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期間,累計現金分紅132.73億元,超過同期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合計數115.48億元。上市后,公司董事會擬在股東大會上建議至少將年度可分配利潤的65%用于分紅。
沈萌表示,超出現金凈流入的分紅是否會導致經營流動性壓力,是監管機構關注的潛在風險。如果珠海萬達商管相關回復無法得到監管機構理解,上市計劃將面臨更加復雜局面。
6月5日,評級機構標普下調了大連萬達商管的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從BB+下調至BB,同時將萬達商業地產(香港)有限公司的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以及由萬達香港提供擔保的高級無抵押票據的長期發行評級,從BB下調至BB-,所有評級維持在負面評級觀察名單。
標普表示,由于珠海萬達商管IPO延期,萬達集團融資渠道不斷收窄,風險增大。萬達商業的姊妹公司萬達地產的房地產銷售低于預期,使該集團的情況進一步惡化。
此外,萬達集團面臨著更多的流動性壓力,如果珠海萬達商管的IPO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得不到正面反饋,萬達集團的融資渠道可能會進一步收窄。
標普稱,如果珠海萬達商管未能在2023年之前上市,萬達商業和萬達集團將不得不支付IPO前的回購款,并補償投資收益。
手握超470家大型商業廣場,王健林如何力挽狂瀾?
4月28日,大連萬達商管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3.14億元,同比增長4.7%;歸母凈利潤123.01億元,同比下降7.46%。截至報告期末,其總資產5959.59億元,凈資產2970.83億元。
報告期末,大連萬達商管共擁有及運營管理已開業商業廣場472個,其中自持廣場288個,具有產權清晰、現金流穩定、長期增值空間大等特點。
實際上,作為萬達集團旗下商業地產投資及運營的唯一業務平臺,大連萬達商管曾于2014年12月登陸香港聯交所,并創當年港股最大規模IPO,后于2016年9月主動退市。
此次退市一度被視為大連萬達商管為回歸A股做準備,但截至2021年初,由于各種因素限制,A股上市計劃一直未能如愿。后大連萬達商管在對輕資產相關資源重組的基礎上,于2021年3月下旬成立珠海萬達商管,意圖盡快實現境內外上市。
2021年7月、8月,PAG、碧桂園、騰訊、螞蟻等22家機構戰投380億元持股21.17%,珠海萬達商管對應估值增至1800億元。但真金白銀的投入也附帶著苛刻的條件,即珠海萬達商管最遲須在2023年完成上市,且2021年至2023年累計凈利潤要超過220億元,否則需回購股份及補償投資收益。
記者注意到,標普在其評級分析中將回購股份及補償投資收益所需金額視為債務。大連萬達商管和萬達集團與Pre-IPO投資者談判的速度和結果,將影響標普評估這些公司的信用狀況,尤其是它們的流動性至關重要。與此同時,萬達商業和萬達集團與金融機構的關系也將至關重要。
業內人士表示,“明股實債”會增加企業運營現金流的壓力,沖擊業務結構穩定性,并可能導致流動性危機,進而削弱其償債能力,信用評級被下調會讓萬達難以進行低成本融資,進一步加劇流動性風險。
記者注意到,珠海萬達商管成立之時珠海國資許下的30億元戰投并未落地。
此外,作為本次上市主體,珠海萬達商管可以說是萬達集團的“白菜心”。財報數據顯示,其2022年實現商業運營收入271.2億元,主營業務利潤129.84億元;總資產228.86億元,凈資產72.33億元。其僅用占大連萬達商管不到4%的資產規模,就貢獻了近55%的收入和大部分利潤。
但作為珠海萬達商管重資產支撐方,大連萬達商管面臨的壓力明顯增加。2022年,大連萬達商管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增長304.12%至687.67億元,但與之對應的貨幣資金規模則下降49.75%至217.11億元。大連萬達商管解釋稱,主要系報告期內償還有息負債、預付萬達地產集團在建廣場股權轉讓價款等所致。
在此情形下,通過珠海萬達商管上市計劃能否如期順利進行,也將成為決定大連萬達商管能否在接下來順利“過關”的關鍵,如果上市目標落空,萬達面臨的局面也會發生變化。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來看,上市幾乎是唯一有效緩解大連萬達商管流動性壓力的方法,但想拿到證監會許可卻并非輕而易舉,如何年內成功拿到證監會“路條”,不僅考驗掌舵者王健林的智慧,也考驗大連萬達商管和珠海萬達商管的變現能力。
責編:陳玉堯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