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楊薩】加快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這一過程中,商業銀行應該承擔怎樣的角色?應該從哪些方面發力?
(資料圖片)
6月8日—9日,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在上海舉行。在“構建支持“雙碳”戰略的綠色金融體系”全體大會上,交通銀行董事長任德奇結合交通銀行的實踐,分享了關于金融機構積極參與上海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建設的看法。
當前,“雙碳”工作已成為中國式現代化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綠色轉型也正在加速駛入“快車道”,上海市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推動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在服務實現“雙碳”目標方面主動先行先試。
“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成為服務綠色低碳轉型的示范樣板,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已取得積極成效。”任德奇介紹,據統計,到2022年末,上海金融機構綠色貸款余額達到8424億元,在信貸資產中的占比相較上一年提高了1.9個百分點,信貸的增速也高于全國綠色信貸的增速,達到了39.4%。碳金融市場的發展也領先全國,綠色信貸資產的證券化、碳中和債券等產品創新走在全國前列。
任德奇表示,在實際工作中,越來越深切地認識到,綠色金融是推動經濟復蘇的重要動力。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在上海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建設中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當前,重點是要在擴大融資總量、創新產品服務、參與綠色金融市場建設三個方面積極發力。
一是提高融資供給,加大對低碳轉型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易綱行長昨天在講話中透露,據有關方面測算,為實現雙碳目標,未來我國在綠色轉型方面的資金需求總量是百萬億級。”任德奇認為,上海既需要發展新能源,聚集產業鏈,更需要推動傳統高碳排放行業向低碳轉型,也就是減污降碳。目前電力、鋼鐵、化工、建筑、交通,是上海碳減排壓力比較大的幾個行業。商業銀行必須發揮資金優勢,加大力度支持這些行業向低碳轉型。
二是持續深化綠色金融創新,提供更加適配的產品和服務。為滿足綠色低碳轉型融資需求,有效降低融資的成本,除了信貸支持以外,還需要商業銀行不斷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在這方面,上海也是走在前面的,包括綠色債券、碳中和債券等。
“交通銀行在深化綠色金融創新上做了一些探索,比如說助力小微企業盤活碳資產,滿足資金需求,在長三角地區同業中率先為碳科技公司提供碳排放質押權融資。同時也發揮好境內境外兩個市場資源,更好發揮全球資源配置的功能作用,推動利用境外低成本資金賦能臨港新片區的發展。”在任德奇看來,商業銀行開展綠色金融業務,資金供給要低于其他資產。
三是積極參與綠色金融市場建設,助力提升市場能級。上海建設綠色金融市場,是要發揮金融工具的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的功能,引導各方面積極參與市場的交易,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碳交易、定價、創新中心。
“商業銀行金融穩健,有廣泛的資金和客戶資源。參與碳金融市場,必將有利于活躍市場,提升我們的定價效率。同時上海在資本市場和科技創新領域的基礎也很好,在推動綠色金融市場建設過程中間可以實現科技、產業、金融的緊密結合和良性循環。”任德奇說。
責編:陶紀燕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