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楊薩 文 冉衡 攝影】隨著人口壽命的延長,全球老齡人口的比例將繼續增加。金融業如何才能滿足老齡化社會需求?金融科技如何支持養老金融系統?
6月8日~9日,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在上海舉行。在“養老金融的機遇與責任”全體大會上,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李源祥表示,當前社會,人口老齡化的比例越來越高,在此背景下,進一步推進養老方面的金融框架,為老年人做好金融保障工作十分重要。
人口紅利的減少相應帶來了經濟增長的減少,進而增加對公共衛生以及社會保障的壓力。“我是一個天然的樂觀主義者,這些挑戰可以通過政策制定者、私營企業和個人共同努力解決,通過壽險公司和資管公司合作,可以帶來一套生態系統,支持退休金長期保障以及醫保一系列整體解決方案。”李源祥認為,以上舉措不僅能帶來老年人的金融保障,還會刺激經濟增長,創造出更多就業機會,同時也能助力金融融資領域創造更多可能性。
(相關資料圖)
關于進一步推進養老方面的金融框架,李源祥表示,支持養老系統首先要加強個人金融知識,能更好實現金融長期支持,并且可以有長期生活保障。
“年輕人有時間積累存儲儲蓄,對60歲以上的人來說,缺乏對金融知識的深入理解,可以提供全面金融規劃的信息、投資信息和機遇,讓老年人做出更明智的有關個人的經濟金融方案。”李源祥表示,專業金融分析人士非常重要,可以幫助客戶更好了解自己的養老和醫療的需求,并且提升他們的認識,有助于實現“健康中國”的愿景。
其次,專業性的金融產品也非常重要。“有巨大機遇讓創新金融產品產生出來,包括長護險以及反向房貸,都能給老年人帶來解決方案。”李源祥說。
“金融科技在支持養老系統中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帶來很好的包容性。”李源祥表示,利用用戶友好性的整體平臺,有效提升金融科技,能為老年人帶來更好的結果,讓他們投資于遠程醫療,并且進行數字醫保記錄,提供預防性的治療方案,提供最好的選擇,老年人可以自由選擇他們想要的工具,管理他們的資源。
李源祥提到,從供應和風險管理角度來講,鼓勵人們參與到第三支柱養老金的供應,提供激勵機制,鼓勵更多金融機構參與到養老金的服務中,同時讓消費者了解更多產品以及建議。
“從風險管理角度來說,我們是金融中介機構,我們要去管理提供產品的風險,而不是自己承擔風險,如果我們自己承擔風險的話,可能金融機構就會失靈。”李源祥稱,金融機構一定要管理好利率風險。在海外和國際市場上,長期壽險公司非常活躍,參與到利率衍生品市場交易中,他們之所以這樣做不是為了投機,而是為了做風險管理。
“上海有一個獨特的機遇,因為它是國際金融中心,可以成為交流思想、知識和最佳實踐的一個地方,建立起當前最嚴重的全球性問題的解決思路。”李源祥說。
責編:劉安琪 | 審校:陳筱娟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