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司高妍 文圖】近日,“絲芙蘭鄭州新田國貿360店”閉店引發業界對線下美妝店的眾多關注。
【資料圖】
連日來,大河財立方記者實地走訪多家商場美妝區,發現多個高端美妝品牌都曾從商場撤店。
在美妝行業線上營銷花樣不斷,“李佳琦女孩”在線上瘋狂下單之時,高端美妝線下店又將何去何從?
記者實探:絲芙蘭鄭州國貿360實體店關閉
近日,絲芙蘭鄭州新田國貿360店閉店,引發業內及消費者關注。
5月19日,大河財立方記者實地探訪絲芙蘭鄭州新田國貿360店,發現位于國貿360一樓的絲芙蘭360店已難覓蹤跡,其所處位置已被新田廣場LOGO牌遮擋。
國貿360一樓絲芙蘭店
對于閉店原因,大河財立方記者先后采訪新田國貿360客服人員以及絲芙蘭中華區管理處,兩方均表示:“續租合同到期。”
據了解,絲芙蘭2009年入駐鄭州市場,除了已關閉的鄭州國貿360店外,目前仍在運營的還有5家門店,分別位于建業凱旋廣場、鄭州萬象城、鄭州熙地港、鄭州二七萬達以及鄭州中原萬達。
公開資料顯示,絲芙蘭是全球著名高端化妝品零售商,1969年創立于法國里摩日,后在1997年加入全球奢侈品牌LVMH。目前,絲芙蘭在全球有1500多家店鋪。
2005年4月,絲芙蘭中國首店落戶上海,店內除了絲芙蘭以及蘭蔻、雅詩蘭黛、科顏氏、嬌蘭等高端護膚品外,還有迪奧、古馳等香水以及芭比波朗等彩妝產品,共集納了1000多種產品。
撤店頻頻,線下美妝店賽道失速
絲芙蘭鄭州360店撤店,或許只是近年來美妝線下店發展的一個縮影。
大河財立方記者在探訪丹尼斯、熙地港、大衛城等多家商場美妝店時了解到,蘭蔻、雅詩蘭黛、歐萊雅等店員均表示曾有過撤店。
據媒體報道,歐萊雅集團旗下美寶蓮將陸續關閉中國所有線下門店,并表示要轉向線上渠道。
同時,記者在采訪期間發現高端美妝門店內人數較少,如蘭蔻、雅詩蘭黛、海藍之謎等門店斷斷續續地出現3—5個人。
“節假日、周六日人會多些,尤其碰上節假日,銷量會比平時高些。”蘭蔻、雅詩蘭黛、海藍之謎等相關店員說,“但具體數額不便透露。”
盡管銷售人員不方便透露具體銷售數據,但從行業數據來看,近年來在電商、抖音、直播等線上銷售渠道興起的背景下,高端美妝線下銷售渠道的流量有所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
據贏商大數據,2022年,9個重點城市約200個標桿購物中心新開店1.1萬家,但關店數卻達到了1.3萬家。其中,韓國化妝品巨頭愛茉莉旗下悅詩風吟在中國線下店關閉600多家,撤店率超80%;韓妝品牌HERA赫妍對外宣布已陸續關閉中國線下專柜;屈臣氏店鋪數量出現負增長,關閉343家。
在線下渠道遇冷的情況下,美妝的線上渠道卻迎來大幅增長。
Euromonitor 數據顯示,化妝品市場的電商渠道占比從2010年的2.6%提升至2021年的38.7%,成為占比最高渠道。其中,淘系在2022年占據主要市場份額,占比68%,其次是抖音和京東美妝,分別占比12%、20%。
對于美妝銷售渠道由線下轉向線上,消費者有自己的理由。“線下專柜比線上稍微貴些,雖然可以體驗商品,但在頭部主播抖音直播間或者找代購購買會便宜些,尤其碰上‘6·18’或者‘雙11’的時候,折扣力度更大。”鄭州當地一位美妝消費者說。
此外,還有消費者表示,逛街碰到自己想要嘗試的品牌時,會在店里體驗,合適的話就直接購買,常用的品牌會更多選擇在網上購買,不僅省時更省錢。
強化線下強體驗優勢,打通線下線上全渠道營銷
移動互聯時代,在電商沖擊、新零售模式不斷革新的多重因素下,線下美妝行業正在經歷著“危”與“機”,如何革新是線下美妝行業面臨的重要問題。
“強體驗性是線下美妝店的絕對優勢。”世邦魏理仕鄭州公司副總經理、商業董事張桐表示,近些年,線下門店受到線上直播營銷的沖擊,獲客難度有所提升。不過線下門店也在做出積極的調整,如高端美妝品牌在商場內設置小樣機,通過讓用戶先體驗的方式來獲取新客戶;另外,還有新興起的美妝集合店如話梅HARMAY,是目前美妝集合店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品牌。它把“關于美和美好的生活”理念貫徹線下場景中,如留出一個櫥窗與藝術家展開合作;引入自創的檸檬茶品牌“intro lemons”等,把生活與美妝聯合,打造生活式美妝品牌。
此外,張桐認為,線下店運營管理觀念方面要轉變,注意線上模式并非線下零售店的敵人,而是一種升級工具;消費者可利用線上渠道提前了解產品價格與成分,隨后可能到店試用,而這時線下店就要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做好體驗式服務,以服務加強門店與消費者黏性。
在探店過程中,就有一位消費者對記者表示,最近在網上種草了某品牌的防曬霜,在了解好價格成分后,想要到店實際體驗下是否適合自己,可以的話就選擇店內直接購買。
除了發揮線下特有的體驗感優勢外,張桐表示美妝品牌門店也應利用好線上渠道,搭建品牌的私域流量,構建品牌的社群服務,以加強消費者的黏性。
專業人士付嘉鵬也表示,從微博到微信,再到抖音、小紅書、直播等平臺的崛起,只是流量方式的一種變化,這些流量為品牌帶來了機遇,但發展到最后,美妝品牌想要發展還是取決于自身的定位與營銷方式。“美妝行業線下店應利用好品牌在線上營銷的基礎下,線下店服務好客戶,線上線下互相打通,全渠道營銷。”付嘉鵬說。
責編:史健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