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去年4月相比,今年4月份第一大稅種國內增值稅收入實現“逆襲”。
(資料圖)
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4月份國內增值稅收入為6346億元,而去年4月份這一數字是-1555億元。這意味著,今年4月份國內增值稅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901億元。正是受4月份第一大稅種國內增值稅大增帶動,使得4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近70%。
今年4月份增值稅收入看似大增,但其實不過是恢復至常態化水平,與2021年4月份增值稅收入相近。
4月份增值稅收入大增,主要是因為去年4月份增值稅收入不同尋常地低。去年4月份增值稅收入罕見大幅下滑,是因為當年4月份實施了增值稅留抵退稅導致大額減收。
去年為了應對疫情沖擊,幫助企業紓困,中國實施了超4萬億元的一攬子稅費支持政策,其中最為核心的是總規模達到2.46萬億元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而這筆巨額留抵退稅主要集中在4月、5月、6月。其中4月份留抵退稅規模高達8015億元。
所謂留抵退稅,就是把增值稅期末未抵扣完的稅額退還給納稅人。中國2019年以來逐步建立了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制度,但存量稅額并不退還。而為了緩解企業資金壓力,2022年4月1日起,中國先后對所有小微企業和包括制造業等10多個行業的大中型企業退還存量稅額,并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留抵退稅在賬務上是通過沖減收入來處理的,大規模留抵退稅使得去年4月、5月、6月增值稅收入明顯下滑。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施正文告訴第一財經,正是由于去年4月份起大規模留抵退稅,造成去年增值稅收入基數很低,從而使得今年4月份增值稅收入大增。其實與2021年相比,增值稅收入恢復了常態。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國內增值稅27923億元,同比增長58%。但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的增速為10%。
“這10%增速也反映了經濟穩步恢復,中國經濟總體恢復向好。”施正文說。
其實今年延續了去年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新政,但為何對今年的增值稅收入影響并不大?
施正文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去年增值稅留抵退稅新政中,退還存量留抵稅額是大頭。而去年存量稅額預計基本退還,今年基本是對增量留抵稅額進行退還,而增量稅額相對比較平穩,不會對財政收入有大的影響。
普華永道中國行業發展與稅務戰略主管合伙人李軍告訴第一財經,由于2019年之前中國沒有比較普遍的留抵退稅政策,導致企業由于各種原因形成較大的留抵稅額存量。2022年,國家出臺了部分行業的全面留抵退稅政策,退還企業留抵稅額2.46萬億元,對于這些退稅企業來講,一次性解決了歷史問題。結合增量留抵退稅政策,這些歷史問題不會在這些企業重復出現,因此,今年的留抵退稅金額會遠遠低于去年的水平。
“對于已經實現全面留抵退稅的企業,存量留抵退稅已經到賬,且有逐月100%的增量留抵退稅政策,這些企業的留抵稅額會逐月清零。雖然在統計上留抵退稅金額遠小于去年,但這些企業不會再出現留抵退稅積壓影響現金流的問題了。”李軍說。
目前,不少企業依然收到留抵退稅。比如,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幾家公司近日收到了退還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約1.2億元。該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的退還將對公司現金流產生積極影響,對公司的資產和損益不產生影響。
由于去年5月和6月退還了近1萬億元增值稅留抵稅額,這也造成去年5月和6月增值稅收入大減,低基數下,上述專家普遍預計,今年5月和6月份增值稅收入依然會保持高增長。
李軍表示,在數據統計上,預計今年5月和6月增值稅稅額依然會出現同比大增的現象但是由于去年一次性退還了這些企業的存量留抵稅額,因此在進行經濟分析時應該減除存量留抵退稅的影響。從上述數據看,今年前4個月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值稅增長10%,是與目前經濟逐步復蘇的形勢吻合的。
“當然,影響增值稅收入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在擴張期企業增加資本性支出與采購庫存,會造成增值稅稅額下降,而在收縮期企業減少資本性支出并降低庫存,反而可能有較高的增值稅稅額增長。所以需要根據樣本企業實際的收入與采購情況進行分析才能全面評估。”李軍說。
今年中央與地方預算報告中稱,要進一步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其中要推進增值稅制度改革,暢通抵扣鏈條,優化留抵退稅制度設計。
施正文建議,在保留現有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同時,根據宏觀經濟形勢、財政可承受能力、行業支持需要,可以進一步優化留抵退稅政策。比如去年留抵退稅新政適用的行業范圍,可以適度擴大。未來可以考慮適度提高增量留抵稅額比例。
李軍建議,結合經濟形勢和國家財政支出能力,適時進一步擴大全面留抵退稅的覆蓋范圍,讓更多行業、更多企業獲利,有更充足的現金流用于企業發展,從而推動經濟更好地發展。
責編:史健 | 審校:陳筱娟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