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 徐兵 劉豫
“先生,你的xx金條由于額度過高已違約,請盡快處理,否則會影響征信!”“我是xx金融中心工作人員,您的貸款出了問題,需要轉(zhuǎn)至安全賬戶……”在生活中你接到過這樣的電話嗎?當(dāng)接到電話那一刻,你是思緒雜亂還是保持冷靜?
近期,“虛假征信”類電信網(wǎng)絡(luò)詐騙案件頻發(fā),成為當(dāng)下主要的電信網(wǎng)絡(luò)詐騙類型之一。 眾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個人征信被稱為居民的“第二張身份證”,一旦失信不僅影響個人信貸,還會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正因如此,這讓不法分子找到了可乘之機。
筆者了解到,“虛假征信”詐騙手段通常有兩種:一是謊稱自己是貸款平臺客服等工作人員,以提供消除不良征信記錄為由,對當(dāng)事人實施電信詐騙或套取當(dāng)事人敏感信息進行牟利;二是利用金融機構(gòu)的征信異議機制,以加盟、培訓(xùn)等為由,指導(dǎo)失信主體偽造有關(guān)材料向銀行提出異議申請,而后卷錢跑路。
這類“虛假征信”騙局具有較強的迷惑性,不僅侵犯個人財產(chǎn)和信息安全,更觸碰了法律的紅線。
如何增強識騙防騙意識和能力?河南省反詐騙中心提醒,如接到此類電話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輕信對方的任何說辭,對于存疑的事項,要登錄官方平臺或向官方客服咨詢核實。此外,不要輕易下載視頻聊天或屏幕共享軟件與陌生人聊天,更不要在共享屏幕中進行轉(zhuǎn)賬匯款操作,以防個人信息泄露。
電信網(wǎng)絡(luò)詐騙手法千變?nèi)f化,但萬變不離其宗。筆者認(rèn)為僅需記住“三不一多”這項原則即可: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zhuǎn)賬匯款多核實。如有任何疑慮,一定要先撥打96110。
責(zé)編:陳玉堯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jiān)制:萬軍偉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4
頭條 23-05-14
頭條 23-05-14
頭條 2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