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楚豫雄藩,秦吳咽喉。仲景之光耀澤千年,中醫藥文化歷久彌新。
(資料圖)
作為中醫藥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近年來,南陽提出打造“全球中醫圣地、全國中醫高地、全國中醫藥名都”(簡稱“兩地一都”),開辟了中醫藥振興發展的新局面。
南陽如何打造國際、國內中醫藥文化、事業、產業的新高地?南陽中醫藥文化、事業、產業發生了哪些變化?南陽中醫藥能否持續“破圈”,甚至成為南陽第一大城市IP?
近日,大河財立方推出《南陽中醫藥產業之變》策劃,通過走訪南陽市相關部門、中醫藥相關企業,探尋答案。
【大河財立方 記者 陳詩昂 唐朝金】南陽,一個值得三顧的地方。
這是2022年4月,南陽正式發布的三條城市形象宣傳主打標語中,最深入人心的一段。三條標語中,出現了南水北調、月季、仲景、躬耕等多個標志性元素。
有聲音認為,南陽物華天寶、人杰地靈、IP眾多,元素需要再凝練,主打一個更好。
那么,什么最有可能成為南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IP?大河財立方記者通過數日來在南陽走訪了解到,中醫藥或有可能成為最有力的競爭者。依托中醫藥文化的標志性項目——醫圣文化園,南陽也致力于將其打造為全球中醫圣地。
全國中醫高地、全國中醫藥名都與全球中醫圣地一道,擘畫了南陽中醫藥發展的藍圖。
空前濃厚的發展氛圍
“南陽發展中醫藥的氛圍感已經拉滿。”這是一位南陽中醫藥企業負責人的感慨。
“在南陽,中醫藥發展已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事項,中醫藥振興發展的良好態勢已經形成。”這是一位南陽市政府部門人士眼中的中醫藥之變。
近年來,南陽深入實施中醫藥強市戰略,被評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市,被列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全國中醫藥服務貿易先行先試重點區域城市、國家中醫骨傷區域醫療中心……“
當前,南陽中醫藥整體工作位居全國地級市前列。”談及過去兩年的變化和成績,南陽市中醫藥發展局局長崔書克說。
張仲景像
推動中醫藥發展,南陽各級政府多措并舉,高位推動。
2021年7月,南陽召開全市中醫藥發展大會,會上,確立了打造“全球中醫圣地、全國中醫高地、全國中醫藥名都”的戰略目標,提出加快建設中醫藥強市,持續叫響仲景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地標,推動仲景文化走向世界。
緊接著,《南陽市打造“全球中醫圣地、全國中醫高地、全國中醫藥名都”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政策出臺。
2022年6月,河南省出臺《關于支持南陽以高效生態經濟為引領 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見》,將南陽定位為“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中心”,中醫藥發展提升為南陽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的五大支撐之一。
崔書克認為,一系列文件政策的出臺,從體制機制、事業、產業、文化、人才等方面進行了明確,是對南陽市中醫藥發展方向、工作重點和薄弱環節的一次全面把脈,進一步助推中醫藥產業高質量方向發展。
產業鏈日趨完善體量已近400億元
產業筑基,方能夯實南陽中醫藥發展的硬實力。
中醫藥產業鏈較長,涵蓋一二三產。在崔書克看來,中醫藥產業可以做到無限大。在中醫藥產業發展上,南陽著力推動“3113”中醫藥產業布局建設,全力打造優質中醫藥產業鏈群,做大做強南陽艾產業,從產業鏈上游中醫藥生態農業綜合效益提升、產業鏈中游中醫藥工業拓展、產業鏈下游中醫藥配套及流通數字化建設三方面重點發力,推進中醫藥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實現新突破。
在上游,通過實施宛藥振興計劃,南陽依托“兩山兩源”中藥材資源優勢,打造“宛藥經濟走廊”,布局種植基地。
數據顯示,目前南陽規范化中藥材種植基地達到22個,種植面積從兩年前的175萬畝提升至190萬畝。此外,還建成了一批“定制藥園”“道地藥材生態種植基地”“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并通過建立中藥材質量追溯體系,保證南陽道地中藥材質量。在中游的中醫藥生產上,以仲景宛西制藥、福森藥業為代表的現代中藥企業,已經發展到55家,其中獲得GMP認證的中藥企業30家。
宛西制藥場景
通過開展新藥研發、中藥大品種二次開發,南陽促進品種、藥號、技術、渠道等資源向優質優勢企業集中,實現了產業質效提升。在三產上,南陽積極實施“中醫藥+”計劃,培育健康產業新業態。
過去兩年,南陽規劃三個中醫藥康養片區,建設宜居、宜養、宜游的中醫藥康養綜合體。值得一提的是,兩年來,南陽“世界艾鄉”品牌越叫越響。
崔書克介紹,圍繞艾產業標準體系、品牌創建、質量提升、字號審批等問題,南陽通過實施艾產業高質量發展倍增計劃,艾草種植面積近30萬畝,19家艾草企業新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2個艾草產品新獲批《醫療器械生產注冊證》。
目前,南陽艾產業年產值已經從80億元躍升至130億元,南陽艾產品占全國市場70%以上。
其中,作為南陽艾產業代表的藥益寶,年銷售額已經從過去的數千萬元提升至去年的1.6億元。
而整個南陽市中醫藥產業年產值,也從200億元增至360億元。當前,南陽正朝著將中醫藥產業培育成千億級產業的目標奮進。
中醫藥何以能成為南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IP?
淄博燒烤的爆火,讓人們對城市IP的打造有了新思考。
試問,中醫藥能否成為南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IP?從記者對南陽的數日走訪來看,可能性不可謂不大。
福森藥業金銀花基地
在高鐵南陽東站,“南陽中醫有三寶,仲景、正骨和艾草”的宣傳標語已經掛出;在南陽市區,溫涼河西的醫圣祠將從18畝恢復至鼎盛時期的689畝,打造成為全球中醫圣地;張仲景國醫大學正在復建,張仲景實驗室正在籌建,去年7月掛牌的國家中醫骨傷區域醫療中心已經形成對河南省內及鄂陜毗鄰區域的輻射……南陽,正無限放大張仲景這一南陽中醫藥最大IP的作用,助推中醫藥成為南陽聲量最大的城市IP。
張仲景被譽為“方藥之祖”“醫中之圣”,醫圣祠被稱為中醫祖庭。叫響南陽中醫藥,南陽首先在醫圣祠上做新文章。醫圣祠擴建后,將形成一座醫圣文化園。日前,大河財立方記者在建設現場看到,一期工程漢代建筑風格的主體建筑已經竣工,正在進行裝修,張仲景博物館、仲景書院、中藥材標本館、中醫藥體驗館等坐落其中。
硬件建設只是一個方面,“我們希望通過仲景文化,把它打造成世界中醫藥文化地標”。
去年,南陽邀請新鄭黃帝拜祖大典策劃設計團隊,在往年醫圣拜謁儀式基礎上提升舉辦了首屆醫圣拜謁大典。根據規劃,醫圣文化園內建設的仲景書院,是一個培養高層次仲景經方使用人才的機構。以醫圣文化園項目為代表,南陽謀劃實施了“項目帶動”戰略,進一步擦亮張仲景這一城市名片。在崔書克看來,四大標志性項目之一的國家中醫骨傷區域醫療中心落地南陽,將形成對河南省內及鄂陜毗鄰區域的輻射。借助這一國家級平臺,南陽中醫藥的影響力正不斷向域外擴散。
據了解,該區域醫療中心落地南陽市中醫院。根據計劃,南陽中醫院謀劃再建設6個類似的“院中院”,進一步利用、發揮中醫藥比較優勢,解決南陽及周邊區域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我們希望通過一個個‘小高地’的建設,不斷擴大南陽中醫藥的影響力,最終實現打造全國中醫高地的目標。”崔書克說。
進一步叫響南陽中醫藥品牌,南陽正在復建的張仲景國醫大學和籌建的張仲景實驗室,是另外兩大標志性項目。目前,張仲景國醫大學六大學院主體結構已經封頂,進入二次結構施工階段,河南已經向教育部提請驗收。
在南陽看來,這所大學的建設絕不是為了做某個中醫藥大學第二。圍繞建設一流中醫藥大學的目標,張仲景國醫大學將以仲景特色為主的辦學特色,實現錯位發展,著力打造中醫藥高等教育創新高地。正在籌建的張仲景實驗室,擬建設六大中心,其中之一是仲景經方研究開發中心,以期讓古代經方在新時期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上述中醫藥標志性項目的基礎上,南陽不斷完善專科建設、人才建設和服務體系建設,并通過舉辦重要節會、廣泛弘揚仲景文化、加強仲景文化交流等形式,實現仲景文化和南陽中醫藥影響力的持續“走出去”,以及資源的“引進來”。
在南陽相關業內人士看來,讓中醫藥成為像淄博燒烤一樣的城市IP,南陽萬事俱備,只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爆點”。而將要開園的醫圣文化園,或許就是這個“爆點”。
南陽距離“兩地一都”目標還有多遠?
受訪時,一些中醫藥企業負責人說,南陽搭建“兩地一都”的戰略架構,從競爭角度看,無論是從歷史基礎、規劃還是發展態勢,南陽都具有比較優勢。
“從醫療、教育、產業、文化到國際交流,南陽中醫藥發展都有顯著優勢。”崔書克認為,各方面要素齊全是南陽中醫藥發展的優勢,但也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比如產業上缺乏龍頭企業。
一位對南陽中醫藥發展較為熟悉的業內人士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當下,南陽中醫藥發展急缺中醫藥產業園、中藥材交易中心、及龍頭企業落地,包括張仲景實驗室的成立也較為急切。“如果把這幾個項目落地,南陽中醫藥發展速度會更快,層次會更高。”
不過,大河財立方記者也了解到,在中醫藥產業園方面,南陽已經在高鐵片區規劃出10平方公里土地。龍頭企業招引方面,南陽正在籌劃相關會議并通過多種形式,邀請具有與南陽合作基礎的企業參會洽談,實現在南陽落地,帶動南陽當地中醫藥企業更快發展。對于南陽建設“兩地一都”的節奏,相關文件已經明確。
比如,《南陽市打造“全球中醫圣地、全國中醫高地、全國中醫藥名都”行動方案》提到,力爭“兩地一都”建設三年強基礎,五年上臺階,十年見成效。站在打造“兩地一都”兩周年的新起點上,我們看到一個政府重視、企業用力、群眾積極參與中醫藥發展的南陽。
“兩地一都”建設成效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責編:陶紀燕 | 審校:張翼鵬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