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佩婷 | 河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交通運輸戰略發展研究院,河南省碳排放權服務中心
編輯:陳佩婷 | 校核:郭小壯 | 審核:龍志剛
引言:2023年1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通知,延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等三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碳減排支持工具是人民銀行聯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于2021年11月創設的,通過明確減排重點領域、提供充分金融支持、降低綠色資金成本、規范MRV體系等途徑實現減排效果,是金融助力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因此,對碳減排支持工具展開進一步分析與思考,對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助力我國經濟綠色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資料圖)
認識碳減排支持工具
碳減排支持工具的出臺
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普惠性降準、支農支小再貸款一樣,屬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是金融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具體措施之一。2021年11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創設碳減排支持工具,發放對象為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2023年1月29日,央行發布消息延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政策延續至2024年末,同時將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和外資金融機構納入碳減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機構范圍,進一步擴大政策惠及面。
碳減排支持工具的支持領域
碳減排支持工具重點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和碳減排技術三個碳減排領域。這三類都屬于碳減排空間較大、給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可以帶來顯著減排效應的領域。其中,清潔能源領域主要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利用、生物質能源利用、氫能利用、地熱能利用等。節能環保領域主要包括工業領域能效提升、新型電力系統改造等。碳減排技術領域主要包括碳捕集、封存與利用等。
碳減排支持工具的運作流程
央行碳減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機構提供資金采取“先貸后借”的精準借款直達機制。首先是金融機構在自主決策、自擔風險的前提下,向碳減排重點領域內的各類企業提供碳減排貸款,其貸款利率應與LPR同期限檔次貸款大致持平。金融機構向重點領域發放碳減排貸款后,可向人民銀行申請資金支持,人民銀行按貸款本金的60%向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支持,利率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金融機構需向人民銀行提供合格質押品。
碳減排支持工具運用現狀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3月2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碳中和:困局與破局”分論壇上表示,截至2022年底,碳減排支持工具累計使用再貸款3000多億元,其中,2011年第四季度發放資金855億元,2022年第一至第四季度分別發放資金530億元、441億元、642億元、708億元,商業銀行運用這些再貸款發放的貸款超過了6000億元,2022年帶動碳減排超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2021-2022年人民銀行通過碳減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機構發放資金情況
數據來源:2021-2022年各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碳減排支持工具如何助力雙碳目標
明確減排重點領域
碳減排支持工具的推出,明確了碳減排重點領域,能夠吸引社會資本加大對重點領域的投資,并以“先貸后借”的形式更好地發揮信貸的杠桿效應,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到節能環保、清潔能源及減碳技術等綠色低碳經濟中去。
提供充分金融支持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大量資金的支持,碳減排支持工具采用增量資金支持清潔能源等重點領域的投資和建設,增量資金無額度限制,表明未來撬動的資金量將完全取決于市場的供需水平,增強了金融對雙碳目標的供給與支持能力,且金融機構范圍擴大至地方法人機構,有助于綠色金融體系與碳減排工作向地方的細化拓展。
降低綠色資金成本
碳減排支持工具能夠同時降低銀行與部分低碳企業的綠色資金成本。對于銀行來說,其向企業發放符合條件的碳減排貸款后,可以按照貸款本金的60%向央行申請資金支持,央行提供的資金成本僅1.75%,比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2.75%的利率低1個百分點,銀行資金成本得以下降,能夠更加精準引導市場降低碳減排貸款的利息成本。對于部分低碳企業來說,央行要求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的碳減排貸款利率與同期限檔次LPR利率大致持平,能夠起到定向降低減碳企業貸款利率的作用,目前最新的一年期LPR利率為3.65%,低于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貸款年化利率,能夠充分調動相關企業開展碳減排項目的積極性。
規范MRV體系
MRV是指碳排放的量化與數據質量保證的過程,包括監測(Monitoring)、報告(Reporting)、核查(Verfication)三個過程。金融機構向央行申請碳減排支持工具時,需提供碳減排項目相關貸款的碳減排數據,并承諾對公眾披露相關信息。為此,金融機構需要通過參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或市場認可的專業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以及考慮貸款占項目總投資的比例,計算貸款項目的年度碳減排量。在獲得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后,金融機構還需定期向社會披露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的項目數量、所屬領域、貸款金額和加權平均利率以及碳減排數據等信息,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同時,人民銀行也將會同相關部門,通過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核查等多種方式,核實核驗金融機構披露信息的真實性。因此,該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項目碳減排的量化測算以及MRV(可監測、可報告、可核查)體系的建立和規范。
相關思考與建議
碳減排支持工具的運用過程中主要涉及以央行為代表的金融管理部門、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以及相關低碳企業,自推出以來,碳減排支持工具已初具成效,但是依舊存在以下問題與挑戰:第一,碳減排支持工具適用領域有限,缺乏同綠色產業指導目錄的有效對接。第二,貸款審核標準不統一,銀行在碳減排支持工具的實施過程中對碳減排項目的實施依據把握不足,缺乏統一申貸標準評價體系。第三,碳減排數據精準量化與披露能力不足,無法準確衡量企業碳減排力度。第四,貸后風險管理難度大,存在資金違規挪用風險。在后續的發展過程中還需要不同主體在各司其職的同時加強對接,合力提高政策落地效果。
優化工具的設計、實施、監督等各環節
根據《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23年版)》(征求意見稿),我國重點發展的綠色產業包括節能降碳產業、環境保護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清潔能源產業、生態保護修復和利用、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及綠色服務七大類,這七大類綠色產業是綠色信貸給予重點支持的對象,而碳減排支持工具重點領域范圍小于綠色貸款的統計范圍,所以,央行等相關部門要更有效對接綠色產業指導目錄與碳減排支持工具重點領域統計口徑,同時加強對金融機構碳減排貸款以及碳減排支持工具使用情況的監督,加大對違規使用碳減排工具的處罰力度。
增強碳減排支持方面的能力建設
應用碳減排支持工具,要求金融機構提供與碳減排項目相關的碳排放貸款數據并承諾向公眾披露相關信息。專業性較強的碳核算、環境信息披露等工作增加了金融機構的工作難度與成本,缺乏相關能力就會降低碳減排支持工具的使用效率,銀行應該強化自身能力建設,增強同第三方服務機構的協作,提高碳信息披露核查能力與低碳項目的管理能力,此外,建立碳減排支持企業篩選標準,并完善貸中、貸后風險防范機制,加強項目開展過程中的實際減排量監測,保證資金流向與資金安全,同時不斷完善內部治理,優化業務流程,建立合理考核激勵機制,提升服務專業水平。
相關企業盡早開展低碳規劃與管理工作
碳減排支持工具的推出為相關低碳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提供了低成本獲得綠色貸款的機會,企業應抓住政策機遇,盡早開展碳盤查與低碳轉型戰略規劃,拓寬以自身優勢為核心的產業鏈布局,積極開展低碳項目,做好碳數據管理,這不僅有利于碳減排貸款的申請與使用,更是為企業實現自身的碳減排目標指出了一條清晰的發展道路。
結語
碳減排支持工具屬于雙碳“1+N”政策體系中“N”的部分,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向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充分釋放政策紅利,惠及銀行、低碳企業等眾多主體,有助于綠色信貸規模的進一步擴大,為低碳經濟的發展注入金融力量,助推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中國人民銀行.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碳減排支持工具答記者問[EB/OL].[2021-11-08].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4384185/index.html.
[2] 章涵.關于碳減排支持工具的討論[J].海南金融,2022(05):22-38.
[3] 王龍芝,李成青,謝潔華.關于我國央行碳減排支持工具的思考[J].現代金融導刊,2022(05):33-37.
[4]王寶會. 撬動更多資金投向綠色低碳領域[N]. 經濟日報,2022-07-19(007).
[5] 逄錦華.外資銀行納入碳減排支持工具,開辟政策引導+專業服務模式[J].財富時代,2022(11):20-25.
責編:史健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