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極刻》第868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河財立方 記者 唐朝金】4月21日、22日,2023全球豫商大會在鄭州舉辦。
自2006年以來,豫商大會已成功舉辦15屆,累計簽約項目889個,總投資額達8192.96億元。經過多年發展,其已逐步成為海內外豫商與家鄉人民聯絡感情、交流經驗、共謀發展的重要平臺。
從中原大地走到世界舞臺,商海中弄潮斬浪的豫商,也打造出了獨屬自己的豫商精神。
在中國傳統的九大商幫當中,豫商往往被忽略、被遺忘。然而,作為中國商業文化的發源地,無論是商人鼻祖王亥,還是《詩經·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貿絲”,抑或是傳世經典《清明上河圖》里商業的繁榮,無不在展示著河南商業文明的源遠流長。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河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新豫商重新回歸到人們視野之中,千千萬萬的豫商更是滿懷激情奔赴五湖四海,創造了中國商業歷史上一個又一個傳奇。
商由豫起
從炎黃五帝的傳說,到夏商周三代的都邑,再到北宋的頂級繁華,作為“最早的中國”,中原大地在成為政治中心的同時,商業文明的繁榮也毫不遜色。
在這絢麗多彩的商業文明背后,豫商則是其中最亮麗的篇章。
翻閱史冊,不難發現,古代豫商在中國商業史上奪得了多個冠軍。例如,中國商人的鼻祖是商朝河南商人王亥,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儒商是孔子的河南學生子貢,第一個愛國商人是鄭國 (今河南新鄭)商人弦高,第一個因熱心公益事業而被后人稱為“商圣”的商人是河南南陽人范蠡,第一個以“奇貨可居”出名的商人是河南陽翟 (今河南禹州)的呂不韋,第一個重商理論的倡導者是西漢的河南洛陽人桑弘羊……這樣的河南商人不勝枚舉又光彩奪目。
在古代豫商進行廣泛商業實踐的同時,商業思想也在實踐的過程中總結歸納。如商丘人計然,提出“積貯之理”;洛陽人白圭,提出“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南陽人范蠡,提出“富好行其德”;洛陽人桑弘羊,提出“農商交易,以利本末”……
宋朝南遷,向海發展,中原的經濟中心地位開始逐漸沒落。及至明清,中國十大商幫當中,不再有河南商幫的一席之地。
商幫無名,但并非河南商人默默無聞。
近代,河南商人群體中出現了一個以經營糧食、棉花貿易為特色的康氏家族。康氏家族,又稱“康百萬”,是以清代河南鞏義康應魁為代表的康氏家族的總稱,也是近代河南最大的商人團體。
“康百萬”突破了傳統中國人所謂“富不過二代”的怪圈,其前后富裕了十二代,商業興旺達400余年,被譽為民間“三大活財神”之一。民國時期,“康百萬”家族仍是河南三大巨富之一。“康百萬”家族興起于明代,清朝康乾時期逐漸興旺,近代以來至于全盛。
在康百萬家族的“留余”理念被廣為傳頌之時,在河南焦作,涌現出了一批因懷藥而知名的懷幫藥商。
明清時期,懷慶府屬八個縣(沁陽、溫縣、孟縣、修武、武陟、濟源、陽武、原武)盛產山藥、地黃、菊花、牛膝四種地道中藥材,被統稱為“四大懷藥”。歷代“四大懷藥”都被列為貢品。為了規范“四大懷藥”的商品貿易,懷慶府的藥材商人成立了行業聯盟——懷幫。懷幫藥商,不僅僅是藥商,還包括懷慶府其他行業的商人。懷幫藥商立足本土地道的藥材等資源,兼營糧食、棉花、竹器等商品,輻射全國重要市場。在禹州藥材大會中,一直享有“十三幫一大片,不如懷幫一個殿”的美譽。
近代以來,隨著沿海通商口岸的開埠,河南商品市場與世界市場逐漸連為一體,省內從事商業活動的商人日益增多,尤其是隨著鐵路的開通,漯河鎮、鞏義回郭鎮商業的發展開始嶄露頭角。其中,回郭鎮更是被稱為近代河南民營經濟的發祥地。
作為理學故鄉的河南,同徽商“少小離家老大回”的傳統不同,豫商往往有著“安土重遷”的傳統意識。這一方面制約了豫商向外拓展,但另一方面,部分草根商人在傳統儒家思想的熏陶下,白手起家、矢志不渝,最終在自己所經營的領域取得了良好的商業效益,并注重回報家鄉。
例如,武陟縣商人魯連城就是從做小生意起步進而最終成為近代河南紡織業巨頭;河南長葛縣織絨商人張居寬,雖是乞丐出身,但其創立的和盛興占據了織絨市場的半壁江山;河南開封回族商人魏子青,出身貧寒,少年時無錢上學,以沿街售賣水果為生,后抓住機遇創辦電廠、煤礦等實業公司,從而取得巨大成功。
從近代豫商的發展路徑上看,近代豫商以中小商人為主體,憑借亦工亦商的雙重身份,因地制宜發揮便捷的交通優勢,從草根商人中崛起,主動拋棄傳統落后的思想意識,依托河南較為優勢的商品資源,以積極創新的經營理念,沖破傳統保守的內陸意識,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商業優勢,把區位優勢轉化為商機優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經商特點,涌現出了一批諸如“康百萬”的優秀豫商代表,從而促進了近代河南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近代河南的社會轉型。
新豫商崛起
上世紀90年代初,鄭州百貨業尚處于混沌狀態,但商品的流轉把久違的商業思潮和信息帶回河南,也刺激著大量“窮則思變”的河南人。
說到鄭州的商業,就不得不提新中國第一代職業經理人王遂舟。
資料圖:亞細亞商場舊照
當時,以星級酒店的裝修、琳瑯滿目的萬種商品、獎勵奧迪汽車的大手筆營銷活動和面容姣好的服務員及儀仗隊等,打造出“百貨業改革先鋒”示人的亞細亞商場,在尚處于經濟轉型期的年代,立即引起市場轟動。
同樣在20世紀90年代進入河南的,還有丹尼斯的締造者王任生。
1997年,丹尼斯百貨首家門店在鄭州人民路開業。在王任生的帶領下,先前并未涉足百貨零售行業的東裕國際集團,經過扎根鄭州近30年的潛心發展,將“幾乎一切從零開始”的丹尼斯,發展到如今中原地區的龍頭商業集團。
同樣在商品流通流域,邱新航的起步更早。20世紀80年代初的邱新航,因自己沒法為妻子買身漂亮衣服、為兒子買個腳踏車而煩惱不已。為了給剛坐完月子的妻子補身體,他隨父親到處撈魚蝦,有一次卻意外地撈到一條13斤重的大魚,這條魚讓他賺了十多元錢,相當于他一個月工資的1/4。于是他干起了漁貨生意,才有了后來的“四季胖哥集團”。
在距離鄭州200公里之遙的漯河,行伍出身的萬隆在1984年接過了漯河市肉聯廠廠長的任命。自此,“企業家”萬隆正式走上臺前。經過近40年發展,雙匯已成為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全球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業。
嚴格說來,胡葆森屬于早期出走的那批河南人中的一個。20世紀80年代初期,胡葆森被河南省外貿廳派駐香港組建外貿公司。1992年,回豫的胡葆森創立建業集團,并由此開創了一段長達40年的建業傳奇。
從某種意義上說,以河洛文化為核心的新豫商,仍繼承了河南人傳統的重鄉土、戀家鄉的傳統,“逐鹿中原”依然是他們創業思想的中心。胡葆森甚至將建業的發展方向定位為“短期內不走出河南”。這種把市場定位在河南省內的做法,與丹尼斯如出一轍。
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河南企業界集體“胎動”。1989年陳澤民成立了三全;1990年鄭有全創辦瑞貝卡;即使是宇通與新鄉金龍,也在這兩年開啟新征程。宇通在股份制改造基礎上成立新公司,而李長杰開始掌管新鄉金龍。
1992年下半年,三全食品創始人陳澤民把生產管理交給家人,自己開著一輛4000元買回來的二手面包車,拉著冰箱、鍋碗瓢盆和燃氣灶到全國各地現煮現嘗地跑推銷。這并非孤例,當年為了打開市場,宛西制藥董事長孫耀志帶著廠里的人來了次“宛西長征”。同樣在1992年,秦英林攜夫人錢瑛辭去公職,回到家鄉河南省內鄉縣馬山口鎮,從22頭豬開始養殖,經過30年發展,目前牧原股份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
同樣在20世紀90年代前后,當胡葆森、陳澤民等為代表的豫商在河南創業之時,一批河南人將目光移向河南之外更為廣闊的平臺。
在這些走出河南的豫商當中,安井食品董事長劉鳴鳴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20世紀80年代,本在鄭州教書的劉鳴鳴感受到中國經濟的脈動,毅然辭職,靠一顆丸子起家,創造了超400億商業帝國。
同樣在20世紀90年代已經開始踏入商海的還有“中國期貨業教父”田源,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隆基綠能總裁李振國,健康元董事長朱保國,明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傳衛,廣東鼎泰高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王馨……
20世紀90年代開始,一批批河南人將觸角伸向海外,經過多年奮斗,成為豫商走出去的優秀代表。2009年,據媒體報道,當時在海外的河南人有45萬人,遍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各地,已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海外豫商群體。在部分國家,豫商呈現出了區域聚集的特點。在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羅馬尼亞、新西蘭等國家,豫商已組建了完善的海外河南同鄉聯誼會,人數最多的美國河南同鄉會,下設7個美國各地的同鄉會。在羅馬尼亞,70%的華僑都是河南人,其中以開封和鄭州籍的豫商居多。
2007年5月24日,河南駐馬店人龐玉良投資10億元人民幣,買下了德國帕希姆國際機場,成為中國航空史上首個購買海外機場永久經營權的標志性人物。此事一時間轟動國內外,使豫商再度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對于新豫商群體的崛起,時任河南省科學院副院長的張占倉做表示,異地豫商的崛起與河南經濟發展是一脈相承的,這種崛起之勢也暗合了河南經濟在國內的地位。
河南的崛起,讓豫商群體的復興有了強有力的后盾。在這種背景下,在外出務工的過程中,河南人闖出了在外地創業和回鄉創業兩種模式,從而迅速形成了新豫商群體。
與浙商、粵商、晉商、徽商等全國其他商幫相比較,新一代豫商大都具有堅毅、厚重、誠信、執著等中原文化的突出特征。豫商之所以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鮮明的特征,與河南悠久的商業文明密切相關。新豫商崛起的背后,是悠久厚重的中原傳統商業文明在傳承。
豫商因為相同的地域情結聯系在一起,河南的地域特點賦予了豫商共同的特征。貧賤不失壯志、富裕不忘回報鄉親,就是新一代豫商的一個共性特征。
豫商新生代勇立潮頭
如果說20世紀90年代,豫商們創業多是圍繞傳統產業布局的話,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尤其是移動互聯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生代河南籍企業家,把創業的方向和重點聚焦于新科技、新領域。
1988年,出生于河南駐馬店的周鴻祎從鄭州市九中畢業,進入西安交大電信學院計算機系。1995年,碩士畢業的周鴻祎進入北大方正集團。1998年10月,為了完成“讓中國人能用自己的母語上網”的理想,28歲的周鴻祎創建北京三七二一科技有限公司。6年之后,3721以1.2億美元出售給雅虎,周鴻祎出任雅虎中國總裁。
18個月后,周鴻祎從雅虎中國辭職。之后,成為天使投資人的周鴻祎,以投資合伙人的身份正式加盟IDG (國際數據集團風險投資基金),幫助國內眾多的中小企業獲得快速發展的機會。而在其投資的企業當中,包括迅雷、酷狗等多家知名公司。2006年8月,周鴻祎投資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出任奇虎360董事長。今天,360已經成為國內知名互聯網公司。
同樣出生在駐馬店,同樣在投資領域斬獲頗豐的還有高瓴集團創始人張磊。
1990年,張磊以河南省高考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金融專業。1998年赴美國耶魯大學求學,后獲得耶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及國際關系碩士學位。在創立高瓴之前,張磊曾在耶魯捐贈基金工作,并曾在全球新興市場投資基金負責對南非、東南亞和中國的投資。此后,張磊還曾擔任紐約證券交易所首任中國首席代表,并創建了紐約證券交易所駐香港辦事處。張磊2005年創立高瓴集團。
作為知名投資機構,高瓴始終支持創新,專注于長期投資、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和價值創造。而高瓴的掌舵者張磊也被業界稱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投資家。
相較于張磊、周鴻祎等豫商在投資等領域的成就,泡泡瑪特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王寧的經歷顯然更有時代特點。
“1987年我出生在河南新鄉的一個小縣城獲嘉縣,我出生那一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我的父母在縣城下海做起小生意。”王寧告訴記者,父母賣過唱片、磁帶,后來又賣過鐘表、漁具,都是那個時代最潮流的產品,那個不大的店面也承載了他童年的回憶。
正是這種經歷,讓年幼的王寧每天在店里,能夠接觸到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背景的顧客。“這讓我學到了很多,也有了很多對商業不成型的思考,有了對商業的嘗試與創新意識,也種下一顆做潮流文化類消費品的種子。”王寧說。
在其成長的道路上,鄭州西亞斯學院也是重要的一站。在校期間,他曾創立格子街,以一種新的方式開拓了商品銷售的場景。這之后,2010年王寧創立泡泡瑪特,并于2020年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目前,泡泡瑪特已發展成為圍繞全球藝術家發掘、IP運營、消費者觸達及潮流玩具文化推廣等領域建立的涵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一體化平臺。王寧本人也于2020年入選《財富》(中文版)“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單。
事實上,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潮興起,包括衛龍辣條、蜜雪冰城、UU跑腿、藥益寶等一批帶有河南基因,具有新模式、新經濟特征的創業創新型企業密集出圈,迅速叫響全國。他們當中的創業者,也已經成為豫商新生代的代表人物。
在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宋向清看來,新生代的河南企業家,他們身上不僅有著老一代豫商艱苦創業、吃苦耐勞、謀定后動、注重回報家鄉、回報社會的特點,同時他們對新經濟的感受也更加深切,對于潮流動向與理念世界的探究更為深入。
此外,這些豫商新生代還很貼近用戶,強調用戶洞察與體驗、專注產品與服務,他們以新鮮、大膽、犀利的認知和實踐,給大家帶來沖擊。
豫商之道
4月6日,由人文財經觀察家秦朔、河南開封自貿區、大河財立方共創的“秦朔朋友圈·中原會客廳”首場活動在開封自貿區舉行。
當天,來自傳媒界的老兵秦朔和全球最大生豬養殖企業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在古都開封坐而論道。
談及創設中原會客廳的初衷,秦朔表示:“作為從中原走出的孩子,我一直在想用什么方法回饋這塊最早生我養我的土地。我能做的,大概就是借助這么多年積累的資源,將一批時代的領航者請到開封,將他們的寶貴經驗和真知灼見輸入開封。也許不能直接招商引資,但如我一直強調的,社會資本是一個區域發展的最重要資本,其核心是信任、視野、觀念、文明素質等。我相信中原會客廳會在幫助開封打造社會資本方面有所貢獻。”
實際上,回報家鄉不僅僅是人文財經觀察家秦朔的想法,更是千千萬萬豫商的特點。
在觀察人士看來,豫商以河洛文化為核心,以家國情懷為根,誠實守信為本,務實堅韌為基,守正創新為魂,這些是豫商突出的特點。
“能夠從河南走出去,闖出一番事業的豫商,都是有勇氣、有本事的人。杰出豫商代表身上帶有以下三方面的品質:一是聰明肯干。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蘊為豫商帶來豐富的聰明才智,再加上河南人的勤奮,造就了一批杰出豫商代表。二是吃苦耐勞。優秀的豫商愿意踏踏實實做事,靠勞動和奮斗成就自己。三是家鄉情懷。河南人很戀家、對老家更認同,‘老家河南’的家鄉情懷,既能激勵豫商不斷前行,還能讓豫商常懷回饋家鄉的精神信念。”河南省豫商聯合會秘書長周建表示。
事實上,盡管改革開放以來新豫商迅速崛起,豫商新一代勇立潮頭。但從整個豫商群體來看依然面臨掌舵企業體量小、發展規模不匹配的問題。
對此,周建認為,新時代的豫商,要破除“小富即安、小成即滿”的守成思想,多向發達地區的企業家學習,重視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價值,進而提升個人的社會價值。
同時,要增強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是一家企業立足和長足發展的關鍵點,尤其在當前階段,技術更新迭代速度較快。在順應市場發展的大趨勢下,要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
“要重視企業傳承。改革開放至今,早期創業成功的企業家面臨接班人問題。在企業傳承過程中,要重視接班人綜合素質和管理能力的培養,有效溝通各方,確保企業有效運營。此外,要重視資源整合。如今優秀的豫商遍布海內外,可以借助豫商大會,整合省內外各方資源,助力中原更加出彩。”周建表示。
責編:史健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0
頭條 23-04-20
頭條 23-04-20
頭條 23-04-20
頭條 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