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王鑫】“香飄飄奶茶1年賣出3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1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曾經,這句廣告語火遍大街小巷,靠著“固體杯裝奶茶”這一大單品,香飄飄成長迅速,逐漸發展為沖泡奶茶龍頭,并成為“中國奶茶第一股”。
如今,香飄飄奶茶一年可賣出13億杯,業績增長卻陷入瓶頸,2022年營收、凈利潤雙降,跌至2017年上市以來的最低水平。
香飄飄核心產品沖泡奶茶遇增長瓶頸的同時,新式茶飲發展卻如火如荼。面對新的消費市場和競爭格局,香飄飄該如何突破,打好一場“翻身仗”?
13億杯奶茶撐不起業績,香飄飄營收連降3年
4月17日晚間,香飄飄發布2022年年報,交出一份營收、凈利雙降的成績單。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香飄飄實現營業收入31.28億元,同比下滑9.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4億元,同比下滑3.89%。
實際上,香飄飄在2019年取得營收將近40億元的最好成績后,營收規模就開始萎縮。
Wind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香飄飄營業收入分別37.61億元、34.66億元和31.28億元,分別同比下滑5.46%、7.83%、9.76%。由此可見,該公司營收已連續下滑3年,且降幅逐漸擴大。
營收下滑的同時,香飄飄凈利潤也已連降兩年。2021年、2022年該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23億元、2.14億元,分別同比下滑37.9%、3.89%。
分產品來看,香飄飄產品主要分為沖泡類和即飲類兩大板塊,沖泡類產品包括經典系列、好料系列、牛乳茶系列等固體形態飲料,即飲類產品包括液體奶茶、果汁茶等液體形態飲料。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香飄飄沖泡類銷售量3517.76萬標箱,1標箱為30杯,即飲類銷售量1649.76萬標箱,1標箱為15杯。由此測算,2022年全年,香飄飄合計賣出奶茶約13億杯。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2月開始,香飄飄還對沖泡產品的經典系列、好料系列進行了提價。據年報披露,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該公司產品提價已基本完成。2022年第四季度,提價策略在沖泡產品的銷售旺季執行到位,產品營收和盈利能力均得到提升。
不過,13億杯奶茶的銷量及提價策略并沒有撐起香飄飄業績增長,2022年,該公司沖泡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4.55億元,同比下降11.55%,即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6.38億元,同比下降0.69%。
對于核心板塊沖泡類產品營收的大幅下滑,香飄飄在年報中表示,“主要系外部環境影響,銷量下降所致”。
即飲板塊是香飄飄2017年開拓的新領域,也是近年來該公司發力的重點,作為香飄飄第二增長曲線被寄予厚望。但目前來看,即飲業務還遠遠不足以對業績進行支撐。
2022年,香飄飄的即飲業務營收僅占總營收的20.40%,且毛利率遠低于沖泡類,為11.68%,較2021年減少5.01個百分點。對于即飲類產品毛利率下降,香飄飄在年報中表示,“主要系液體生產線陸續投產,折舊及人力費用增長所致”。
針對香飄飄營收規模因何持續下滑,如何提振業績等相關問題,4月18日、19日大河財立方記者多次撥打香飄飄證券部電話,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重營銷輕研發,銷售費用多年高企
公開信息顯示,香飄飄于2005年成立,開創了杯裝奶茶新品類。2017年,香飄飄登陸上交所成為“中國奶茶第一股”,同年,該公司開拓即飲板塊,推出了“MECO”和“蘭芳園”兩個全新品牌,目前旗下擁有包括“香飄飄”在內的三大品牌。
長期以來,香飄飄對產品營銷格外重視,銷售費用保持較高投入。在營收逐年下滑的情況下,也仍然舍得在營銷中砸下“重金”。
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香飄飄銷售費用分別為9.67億元、7.14億元、7.40億元和5.61億元。
而廣告費在香飄飄的銷售費用中一直占有較大比重,2021年和2022年廣告費分別為2.20億元和1.17億元,同期凈利潤僅為2.22億元和2.14億元。
從香飄飄歷代品牌代言人來看,2015年請來鐘漢良,2017年為陳偉霆,2019年、2021年分別請來王俊凱和王一博代言。
實際上,鐘愛流量明星,意圖以流量帶動銷量的策略并非一直有效。近年來大手筆的營銷投入并未給香飄飄帶來理想的業績增長,反而對其利潤造成侵蝕。
香飄飄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縮減銷售費用。財報數據顯示,該公司2022年銷售費用為5.61億元,同比下滑24.2%。對于銷售費用下滑,其在年報中稱主要系外部環境影響,減少廣告費及市場推廣費支出所致。
與香飄飄大手筆營銷形成明顯對比的是其在研發方面的投入。2019年至2022年,香飄飄研發費用分別為0.31億元、0.23億元、0.28億元和0.28億元,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分別為0.78%、0.62%、0.81%和0.91%。
研發投入不足的弊端十分明顯,隨著新式茶飲的崛起和沖擊,香飄飄逐漸跟不上茶飲市場變化的腳步。有網友在微博上吐槽香飄飄“產品不更新”“口味單調”“口感、性價比比不上奶茶店”等。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香飄飄以往的業績增長高度依賴于沖泡類業務,這樣單一的產品結構本就難以扛住風險,在新茶飲崛起后,更是一路走低,這主要是因為香飄飄經營理念、品類、產品、渠道等整個體系的老化,讓品牌在新消費群體中逐漸被邊緣化。
新式茶飲沖擊下,老牌奶茶企業如何翻身?
香飄飄業績增長乏力,營收規模收縮的幾年間,也正是新式茶飲如火如荼發展的時代。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2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新茶飲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422億增長至2021年的100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一直超過20%。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新式茶飲行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預計到2030年,中國新式茶飲行業整體市場規模將接近2000億元。
近年來,蜜雪冰城、茶百道等新式茶飲品牌的涌現,以及外賣的發展成熟,給杯裝沖泡奶茶行業帶來了不少壓力。香飄飄已經意識到了競爭的激烈,在產品創新、渠道拓展等方面發力,希望借助轉型升級打一個“翻身仗”。
據了解,戰略層面,香飄飄堅持“雙輪驅動”,即在穩定開拓固體沖泡奶茶市場的同時,大力拓展液體即飲飲料市場,以固體、液體的雙輪驅動,實現公司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
在產品創新方面,2022年,香飄飄整合品牌和研發資源設立品牌創新中心,積極推進產品及品類的創新研發。沖泡產品新推出了芝芝/生椰牛乳茶、珍珠牛乳茶等去植脂末健康新品;即飲產品Meco果汁茶推出荔枝百香、芒果芭樂等新口味,蘭芳園品牌推出瓶裝凍檸茶產品,還推出香飄飄瓶裝牛乳茶系列、植物基燕麥奶茶等產品。
即飲業務是香飄飄目前打造第二增長曲線的重點,其在年報中披露,2023年將會是即飲業務的新起點,公司將加大即飲業務的費用投入力度,組建獨立的即飲業務銷售團隊,增加即飲業務的人員配置,挖掘有潛力的新品類和新產品,推動即飲業務的成長。期望用三年左右的時間,打造即飲業務的系統化經營能力。
銷售渠道方面,香飄飄主要采取經銷模式,2022年經銷商渠道營收28.17億元,占總營收的九成以上。而2022年電商平臺營收僅2.34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16.87%。
香飄飄也認識到了其在電商渠道的短板,大力推動線上渠道。截至2022年底,該公司線上專項團隊組織規模增加200%,線上授權經銷商數量達到322家,同比增加185%,線上合作平臺達到123家。
此前,香飄飄董事長蔣建琪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傳統的渠道目前還是占有相當大的份額,香飄飄拼命去發展新的渠道,但是傳統渠道也不能放棄。“所以對企業來說它難點在什么地方?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這個是一個問題。”蔣建琪稱。
不僅擴展渠道是個難點,目前,即飲茶賽道競爭同樣激烈,前有康師傅、統一、農夫山泉等深耕多年的巨頭,后有元氣森林、喜茶等一批新入局者追趕,香飄飄想要在即飲茶賽道中翻身,或道阻且長。
責編:王時丹 | 審校:張翼鵬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