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唐朝金】2001年底,《電影管理條例》允許我國企業、個人及合資企業參與影院投資,為我國電影行業撕開一道口子。2004年,《電影企業經營資格準入暫行規定》鼓勵境內企業及個人投資現有院線或組建新院線,徹底推開發展的大門。
政策的東風吹旺了行業勃發的火苗,萬達電影、華誼兄弟、金逸影視等行業元老相繼成立,率先搶占市場并逐步發展成行業巨頭。
二十載一揮間,萬達電影擴張夢碎、華誼兄弟深陷債務旋渦尚未抽身。如今,金逸影視三年巨損12.43億元,急需業績增長第二極。
(資料圖)
3年金逸影視虧損12.43億,抹平9年利潤
4月16日,金逸影視發布2022年年報,當期實現營業收入85599萬元,同比下降37.17%;凈利潤虧損38133萬元,同比下降7.13%;扣非凈利潤虧損47698萬元,同比下降25.25%。
對此,金逸影視表示,受不確定性影響嚴重,電影有效供給不足、票房縮水、市場波動,市場規模未達到正常經營年度2019年的一半,相較于2021年也有較大跌幅。
數據顯示,影院上座率近三年來持續下降,從2020年的8.1%下降到2022年的5.8%,本年度觀影人次再次下降,全年城市院線觀影人次7.12億次,同比2021年下降39.82%。
過去三年受疫情影響,院線頻繁遭遇暫停營業,電影行業公司均出現不同程度虧損或下滑。
2020年至2022年間,萬達電影凈利潤分別為-66.69億元、1.06億元、虧損13億—19.5億元;橫店影視凈利潤分別-4.81億元、1366萬元、-3.17億元。中國電影凈利潤分別為-5.56億元、2.36億元、虧損2億—2.4億元。
同期,金逸影視表現更為慘淡,凈利潤分別為-5.06億元、-3.56億元、-3.81億元,連續三年虧損,合計虧損12.43億元。而據公開財務數據,金逸影視2010年至2019年,九年間合計盈利共12.46億元。通過行業業績對比發現,金逸影視的恢復能力相對較弱。慶幸的是,退市新規中取消了單一凈利潤為負值而被ST,所以金逸影視不會被ST。
從營收結構來看,金逸影視電影放映營收占比80%左右,近五年毛利率分別為12.66%、7.99%、-68.62%、-5.87%、-26.56%。賣品和廣告收入分別占營收8%上下,但毛利率較高。賣品近五年毛利潤分別為53.06%、58.86%、31.42%、57.97%、55.3%,廣告收入毛利率分別為99.48%、98.88%、83.88%、96.71%、95.56%,毛利率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金逸影視為了縮減支出成本,近三年進行大幅裁員。據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員工人數分別為5039人、3103人、3410人、2465人。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現金分別為2.87億元、1.57億元、2.11億元、1.83億元。
公司稱,由于不確定因素加強,金逸影視在影院項目的拓展跟投資上更為謹慎,以一、二線城市為優先方向,或 以優質的商圈項目為主,同時加大與國內知名商業品牌的合作。
負債率高達96.71%,金逸影視增長早已遇困
金逸影視2021年實施財政部頒布的新租賃準則,原來未在資產負債表內列示的租賃資產被確認為“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
使用權資產指的是公司在報告期內作為承租人所租賃資產,以租賃房產為主。租賃負債指的是公司向出租人支付的與在租賃期內使用租賃資產的相關款項,同樣以租賃房產為主。使用權資產每年須根據使用資產用途進行資產折舊,計入當期損益。
2022年金逸影視財報披露,公司總資產45.11億元、凈資產1.49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6.72%。其中資產項“使用權資產”24.41億元,占總資產比例54.11%。負債項“租賃負債”29.36億元,占總負債比例67.3%。
4月17日,大河財立方記者以投資人身份致電金逸影視證券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資產負債率上升由于會計準則變更導致,行業普遍負債率較高。問及未來將采用何種方法降低資產負債率,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此事主要原因在于會計調整,需要咨詢財務部,證券部不清楚。
2022年,金逸影視在投資者互動中表示影院擴張是公司重要發展戰略。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金逸影視擴張陷入停滯。期間公司總影院數量分別為424家、427家、441家、443家,其中直營院線分別為186家、181家、191家、186家,加盟數量分別為238家、246家、250家、257家。
根據門店變動數量可以發現,近年來,資產負債率的高企以及疫情影響,導致金逸影視減少對直營影院投入,更側重于輕資產加盟影院。一方面降低人員支出成本,另一方面控制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造成的負債率提高。
金逸影視稱,由于不確定因素加強,公司在影院項目的拓展跟投資上更為謹慎,以一、二線城市為優先方向。
而同期,橫店影視影院數量增加45家,萬達電影2019年至2021年門店數量增加134家。頭部企業擴張步伐仍在繼續,金逸影視有所掉隊。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前金逸影視疲態已顯。2015年至2019年,行業呈整體增長狀態,影院及屏幕數量增長迅猛,行業公司業績普遍增長較大。期間內金逸影視影院數量增長共計115家,但營收分別為23.25億元、21.56億元、21.91億元、20.1億元、20.69億元,公司早已陷入增長困境。
鄭州大學新聞媒體傳播學院研究生導師、武漢大學電影學博士王超表示,金逸影院數量穩步增加,同期全國院線市場銀幕數量連年激增,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與之相對的單銀幕票房卻呈下降趨勢,趨于飽和的銀幕數量使得影院間市場競爭激烈,但另一方面,房租、人員、維護等硬性成本卻不降反升。從金逸內部來看,雖然影院的數量增長,但一線城市影院比例、核心商圈影院比例卻在降低,激光IMAX、4DX、Cinity等新技術、高收益影廳占比也較之競爭對手落后。
行業增速放緩,頭部集中率進一步提升
2022 年,國內影視行業整體下滑嚴重。期間內,全國新建影院770家,同比下降30.3%,影院新建明顯放緩。上映新片325部,較去年減少222部,電影產量下滑,制造發行端下滑嚴重。近五年全國屏幕數量分別為60079家、69787家、75581家、82248家、77103家,增速出現下滑。
2022年排名前十的影片市場占比60.7%,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攀升。國內上映過億新片39部,較2021年的58部減少19部。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但頭部影片體量回落明顯,相比2021年3部票房40億+的超S級影片,2022年僅《長津湖之水門橋》1部;中高體量新片斷層嚴重,特別是票房2億-5億元新片僅6部,同比減少12部。進口片日漸式微,多部進口大片票房未達預期。
行業整體下滑形態下,節日檔和爆款電影的票房集中度愈加提高。
2022年,全國電影總票房實現收入300.67億元,同比2021年下降36.38%。其中檔期票房占比69.5%,同比下滑20.8%;非檔期票房占比30.5%,同比下滑5%。
金逸影視2022年實現院線票房11.84億元,位居全國第8位,公司旗下直營影城實現票房6.82億元,位居全國影投公司第5位。
王超稱,影視行業一貫是資源頭部效應明顯,少數有名導演、一線演員、頂級IP中的若干要素的電影,才能獲得資本追捧,配齊所需資源,進而占據熱門檔期、高排片率,也有更大可能產生話題性,這一類電影往往是資方搶著投資搶不到機會。而與此相對的有大量小體量電影沒有資本青睞,融資、拍攝、發行不易,回本率也偏低。
2020-2022電影受疫情影響,票房收入大減,投資信心不足,雖然從春節檔開始市場消費回暖,但整體的市場恢復還需要時間,不會出現高體量的項目集中上馬,立馬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的情況,中高體量的電影數量應該會緩步回升。而在恢復期,資本的集中度可能會更高,但人才比較特殊,與資本不同,人才不能過度集中,也不愿意長期空檔,所以這一情況可能會讓導演、編劇、演員、攝影等制作人才向小體量項目“外溢”,可能會誕生一些“小而美”的電影,如果有好的劇本、精良的制作,也許其中個別電影能“以小博大”,成為票房黑馬。
拓展影視全產業鏈及復合結合,金逸影視能否沖破困境?
面對市場增速放緩及疫情沖擊,行業公司也在尋求業績增加新方向,金逸影視也進行多元化發展。
2015年,金逸影視院線發行收入13526萬元,占總營收5.82%。報告期內院線發行收入601萬元,總營收占比0.7%。
近兩年,公司稱努力拓展影視制作投資及發行業務,參投并上映《唐人街探案3》《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奇跡笨小孩》等十余部,但根據營收狀況來看,公司投資比例極小,未對業績產生影響。
復合經營方面,金逸影視計劃精選4家影城推動講食天地-港式餐廳項目,以復合模式主打“電影+全時段+餐飲”理念,延長顧客在影院的時長及次數,打破票房營收天花板。
同時,據金逸影視公開信息可知,其計劃在2023年再引進4-6家YOOOOSHOP衍生品手辦店,通過結合把電影檔期+法定節假日檔期+動漫潮cosplay作品展有機結合。
電影行業已度過高速增長期,在沒有疫情的2018年便進入放緩階段,具體表現為影院數量及屏幕增速大幅降低。據票房數據及市場占有率來看,行業頭部企業虹吸力進一步提高,市場進入存量博弈階段。在此環境下,不增即為降。
不止金逸影視,同業公司均在謀求轉型,院線公司向上游制造發行滲透,以萬達電影最為明顯。另外就是改造多場景影廳、打造融合消費場景等。
金逸影視目標同樣以電影院終端為主題,逐步向上游制造發行滲透,再深化下游廣告、電影衍生品等業務,打通上下游產業鏈一體,這也是目前電影行業公司的普遍發展方向。
王超認為,長期以來向產業上下游拓展業務都是影視企業的追求,也是中國影視企業和產業的痛點。
“其中,向上游制造發行滲透,打通電影出品環節,風險與機遇并存。押對高成功率電影項目能使公司業績與名氣躍升,但需要投資眼光。目前金逸影視投資占比較低,即使押對也對業績影響不大。而向下游廣告、衍生品乃至游樂園的發展,則存在版權保護及法律法規的保障。而培養顧客消費習慣需要真正叫好叫座的電影作品,需要一定時間積累,長期來看潛力很大,短期很難有業績的迅速提升。”王超說。
責編:陳玉堯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