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一財經記者獨家獲悉,天際汽車(長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天際長沙)發布通知稱,受公司資金情況和生產與銷售計劃影響,自2023年4月1日起,公司部分崗位實行停產、停工政策。停工停產期間,員工社保仍按照原基數申報。但在第一個支付周期后,相關員工將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發放生活費,直至公司恢復生產。在此期間,員工可自行尋找新的就業機會,并主動離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者同時了解到,天際汽車紹興去年已經停產,南寧工廠和青島工廠并未實質性投入生產,全國唯一生產的只有長沙工廠,但生產狀況也不穩定。長沙工廠停產后,天際汽車全國生產基地全面停擺。
就這一消息,天際汽車方面并未予以置評。
企查查數據顯示,天際長沙董事長為天際汽車創始人張海亮;法定代表人為天際汽車董事、首席制造官劉巖。
天際汽車的前身是成立于2015年的電咖汽車,而電咖汽車是樂視汽車旗下的子品牌,2017年時任樂視汽車CEO張海亮入主電咖汽車,并推出了首款車型電咖EV10。隨后,為了進軍高端市場,電咖汽車更名為天際汽車。張海亮等擔任上汽大眾總經理,在張海亮“扯起”大旗之后,吸引了包括上汽大眾技術中心原執行總監牛勝福、沃爾沃中國銷售公司原執行副總經理向東平等一眾業內大咖加盟。
但和“蔚小理”等新勢力車企相比,天際汽車更“熱衷”于建立生產基地。天際汽車在在湖南長沙、浙江紹興和廣西南寧建有工廠,規劃總產能達22萬輛。其中,天際汽車首座工廠位于紹興,項目規劃占地1000畝,總投資額55億元;第二座工廠2021年6月在長沙建成投產。
在產品方面,天際僅向市場推出ME7和ME5兩款車型,2022年,天際汽車總銷量僅為5321輛,不及“蔚小理”的單月銷量,產能嚴重過剩。有天際員工向記者表示,公司已經出現大面積離職潮,部分員工亦出現拖欠年終獎的情況。
3月中旬,曾有報道稱,天際汽車近期正在推進新一輪融資,以推進復工復產。報導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上述資金最晚將于3月24日到賬,融資方暫不方便透露。
此外,2022年12月,天際汽車與沙特本土企業Sumou Holding合資簽約,計劃共同在沙特阿拉伯進行兩期約5億美元的投資,以設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制造和研發基地,年產約10萬輛新能源車。
盡管可能擁有新的融資進賬,但天際汽車目前仍未擺脫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的情況。業界普遍認為,2023年以來,汽車市場出現價格戰,競爭烈度加大的情況下,將掀起新的一輪淘汰潮。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今年復雜的市場情況,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一些銷量規模小、資金鏈緊張的弱勢品牌淘汰。
責編:史健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