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完善分級診療體系,國家衛健委、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七部門近日印發《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工作方案》,今年將在每個省份選擇2—3個設區的市進行試點,今年上半年,試點城市將完成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網格化布局。
《工作方案》提出,以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為載體,構建城市網格化醫療服務新體系,每個試點城市規劃網格數量原則上不少于2個,每個網格布局建設1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的牽頭醫院原則上是地市級、區級的三級綜合性醫院;成員單位由網格內相關醫療衛生機構構成,原則上至少包括二級綜合性醫院或能夠提供接續性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鼓勵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部分二級醫院轉型為康復醫院、護理院,作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的成員單位,擴大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接續性醫療服務供給。
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外部,發揮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在疑難危重癥診療和先進技術推廣應用的指導作用;省級及以上醫院可以根據地理位置、業務需要,作為一個或多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的協作單位;鼓勵省級區域醫療中心以牽頭醫院或協作單位的形式參與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
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負責為網格內居民提供疾病預防、診斷、治療、營養、康復、護理、健康管理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衛生服務。牽頭醫院重點提供急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的診療服務,負責接收上轉患者,并將符合下轉標準的患者有序轉診到成員單位。
加快構建分級診療服務新格局
《工作方案》提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要以醫療資源下沉、共享為核心,構建分級診療服務新格局。
建立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機制,原則上牽頭醫院要將至少1/3的門診號源和1/4的住院床位向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下沉,經基層轉診的簽約居民可優先就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
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二、三級醫院醫師下沉,與基層全科醫生組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平臺開展簽約服務。加強全科和專科醫生的協作,為簽約居民提供“一站式”全專結合服務。
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統籌建設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診斷、病理、消毒供應等資源共享中心,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建立覆蓋醫聯體各單位的遠程醫療協作網,提高醫療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建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內統一的藥品采購目錄和供應保障機制,逐步實現集團內藥品供應和藥學服務同質化。
強化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與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業務協作,提高重大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參與構建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體系。
采取多種措施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事實上,近年來,各地在探索組建城市醫療集團過程中,采取多種措施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方便百姓就醫。
河北省邯鄲市中心醫院與306家基層醫療機構組建醫療聯合體,為居民提供疾病預防、治療、康復、健康管理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衛生服務。推動實現“醫生上下流動,患者雙向轉診”。這段時間,邯鄲市中心醫院正在為基層醫生舉辦慢性病規范化診療培訓班和專科醫聯體培訓班,幫助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邯鄲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 張學強:我們遴選了副主任醫師以上的醫生擔任帶教老師,課程安排都是基層常見的病種。從如何正確診斷到合理用藥,從規范化治療到新技術、新理念在疾病管理中的應用等等知識,都進行了精心的準備和安排。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與18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網格化城市醫聯體,優勢科室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專科聯盟”,通過“師帶徒”等多種形式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王健是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的主任醫師,他定期到社區巡診、查房。在書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出門診的時候,王健醫生恰好遇到了突發疾病的81歲患者蔣先生。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立即將蔣先生轉到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治療,目前病情穩定。
醫保杠桿激勵醫院主動管好居民健康
各地在推進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過程中,充分利用醫保杠桿,激勵基層醫療機構主動作為,當好居民健康守門人。
浙江省湖州市中心醫院與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3家二級醫院組建醫療保健集團,為轄區內的居民實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醫保部門按人頭將費用打包支付給醫療集團,結余留用、超支分擔。醫療機構節省下來的醫保費用可用于添置設備,增加醫務人員績效等。這種以健康為導向的激勵機制,調動了醫生為患者服務的積極性。
湖州市中心醫院副院長 王偉洪:真正實現要我控(費)到我要控(費) 這么一個觀念的轉變,也是實現我們醫療服務的模式由治療為中心轉變為健康管理為中心。
在吳興區環渚龍泉街道,醫護人員正在為居民進行免費體檢。今年除了心電圖、胸片等傳統體檢項目,還增加了結直腸癌等9類癌癥篩查項目。
湖州市吳興區環渚龍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費嵐:以前我們的模式都是老百姓有病了不舒服了,來我們衛生院里面或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體檢、治療,現在讓老百姓在還沒有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下進行初篩。
2021年以來,湖州市中心醫院醫療保健集團共完成9類癌癥篩查12萬多人次,發現異常指標1萬多人次。
天津266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建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賦能家庭醫生簽約團隊,承擔居民健康主管責任,同時對糖尿病患者實行醫保基金按病種和人頭付費。比如以前糖尿病患者平均一年的醫保支出費用在8000元左右,現在醫保按每位患者7500元支付給健康主管機構,如果健康管理得好,患者少得病少吃藥,一年醫保人均結余1500元,1000名患者就能結余150萬元。這樣的醫保支付方式激勵醫務人員主動管好糖尿病患者健康,首批試點的楊柳青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半年間簽約入組的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率比非入組管理患者高19.6%。
實習編輯:王宇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