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徐兵 實習生 劉豫 通訊員 楊路賓】近年來,個別不法分子為謀取高額利益,慫恿客戶非正常退保,嚴重危害消費者權益。在此,河南銀保監局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警惕“代理退保”陷阱,切莫貪小便宜吃大虧。
“代理退保”騙局
2022年5月,某保險公司遇到這樣的一位客戶:客戶主動聯系保險公司,稱受到“代理退保”威脅,向保險公司求助。原來,這位客戶在一個月前通過第三方代理退保人員的協助,向保險公司提出全額退保申請。該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聯系客戶,深入了解客戶訴求,客戶稱自己已經委托第三方人員協助辦理全額退保,并預付30%的手續費,且將相關保單、身份證、銀行卡等個人信息提供給對方。
(資料圖)
該保險公司在了解情況后,提醒客戶“代理退保”可能會造成信息泄露、保障缺失、重新投保困難等多方面危害,并請客戶認真閱讀了《關于中國銀保監會及銀行保險業協會打擊“代理退保”相關工作內容的通知》。該保險公司經過長時間與客戶溝通,客戶決定保留其保單。但當客戶向代理退保人員索要手續費時,他以違約為由,拒不退還手續費,客戶還不斷收到各種電話騷擾,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依法維權,正確解決矛盾糾紛的四個渠道
事實上,2021年,中國銀保監會制定《關于銀行業保險業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有關工作的通知》,該通知規定,“各保險機構要繼續加大保險欺詐線索或證據的摸排和收集,嚴厲打擊職業化第三方及保險公司內部人員誤導或慫恿客戶非正常退保”。
同時,河南銀保監局也曾發布了《謹慎辦理退保業務,防范“代理退保”騙局》通知,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購買保險后,難免會遇到各類矛盾糾紛,消費者可以綜合運用投訴、調解、舉報、訴訟等渠道,合理合法表達訴求,依法維護自己正當權益。
一是找保險機構投訴。可以撥打保險公司官方客服電話,或通過公司官方網站、官方微信、App等渠道進行投訴。如果當地有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也可以去柜面當面投訴。
二是請專業組織調解。目前全省各地均依托保險行業協會建立了糾紛調解中心,并與當地法院建立訴調對接機制,由保險業內、司法部門法律專家免費調解,既解決了糾紛,也減少了當事人訴累。
三是向監管部門舉報。消費者維權過程中,發現保險機構或從業人員違反了相關保險法律法規,可以向被舉報人所在地的銀行保險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舉報。
四是到人民法院訴訟。如消費者未能與保險公司通過協商解決糾紛或調解不成功的,就消費者的民事訴求,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責編:劉安琪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