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0:52:54 來源: 大河財立方
編者按 | 去年3月初,銀保監會、人民銀行聯合下發《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鼓勵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強化產品和服務創新,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務可得性和便利性。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國兩會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進一步提升面向新市民群體的保障服務能力,讓更多的新市民享受金融產品帶來的便利性,在新市民通知下發一周年之際,3月15日起,大河財立方聯合河南銀保監局推出“新市民金融專訪”,全面呈現河南金融業在新市民方面的優秀經驗和工作成效。
【大河財立方 記者 徐兵 通訊員 侯芳 文 李博 剪輯】他們中有跨城就業的職場新人,有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也有烈日下揮汗奔走送件的快遞員……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推進,約3億人走入城市,通過就業、求學成了“新市民”。
如何滿足新市民在城市“扎根”與“成長”中的保險保障需求成為各方關注的話題之一。近日,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杜亞輝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講述他們對新市民群體金融需求的理解,以及為他們在城市經濟建設發展中、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奮斗中提供的金融服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市民在醫療、養老等領域風險保障更為不足
“這一群體整體呈現工作穩定性低、社會保障低、可支配收入低、抗風險能力低等特點。”談到新市民群體第一印象,杜亞輝如是說。
他認為,目前,新市民群體的金融需求主要包括兩大類:一是資金需求;二是保障需求。比如保障需求上,建筑裝修工人、出租車網約車司機、快遞外賣騎手,工作中意外風險較高,需要意外保險保障;家政從業人員工作中給服務對象造成損失的責任風險較大,需要責任保險保障。
杜亞輝說,新市民群體醫療保障水平低,多數只參加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當面臨重大疾病、大額醫療費支出時往往沒有保障,需要商業補充醫療保險、重大疾病保險等健康保險保障。“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新市民群體也面臨養老問題,而他們多數沒有養老保障,需要商業養老保險、長期護理保險等養老保障。”
相對“老市民”而言,新市民在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所面臨的風險更為突出,風險保障也更為不足。他認為,中原農險作為河南省屬功能類保險企業,是有責任、有義務為新市民提供意外、責任、健康、養老等全方位的保險保障,讓他們能在城市安心工作和生活。
據介紹,中原農險近兩年累計為新市民就業的勞動密集型行業提供意外風險保障103億元;累計為快遞分揀員、家政服務人員提供意外風險保障55億元;該公司推出的“豫健保”“中原醫惠保”等普惠健康險參保人數達130萬人,為新市民群體提供健康風險保障105億元。
設計推出多款適用性產品,為新市民群體增添健康保障
“產品簡單易懂、經濟實惠、保障力度大,是新市民購買保險產品的重要原因。”杜亞輝說,如何設計一款具有適用性、針對性的產品,需要思考。
在產品設計上,針對務工人員意外風險高的情況,中原農險設計開發“務工無憂”專屬產品,為他們提供意外傷殘、意外醫療、住院津貼等綜合意外保障,讓他們安心工作、無后顧之憂。
針對家政從業人員責任風險高的特點,公司設計開發“家政無憂”專屬產品,不僅為家政人員提供意外保障,還承擔家政人員疏忽過失造成服務對象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的經濟賠償責任,讓家政人員工作起來更放心、更安心;針對新市民群體醫療健康保障不足的問題,公司設計開發“豫健保”“中原醫惠保”等普惠健康險產品,參保人員不限職業、不限年齡、不限戶籍,保障全面、性價比高、無需體檢,非常適合新市民群體投保,為他們增加了一份健康保障。
“為做好河南省新市民保險服務,中原農險河南省分公司還搭建了便捷的投保、理賠服務通道,新市民可以通過線下和線上多種方式進行咨詢、投保和理賠。”杜亞輝說。
據介紹,目前,中原農險線下實現河南省內縣區機構全覆蓋,惠農網服務人員更是遍布河南省內1200多個鄉鎮、10000多個行政村,可以貼身為新市民提供保險服務;線上,新市民可以通過公司客服專線956061、公司官網、中原農險公眾號、中原健康在線公眾號等渠道進行保險咨詢、參保和理賠,足不出戶就可以體驗中原農險完善便捷的保險服務。
三方面建議 穩妥開放新市民稅務、社保相關數據,更好地做保險精算定價
新市民群體收入不穩定,保險意識淡薄,主動購買保險的意愿不強,也存在當前風險數據缺乏,精算定價難、保險經營風險高、營銷成本高等諸多問題。
如何才能解決這些難題,中原農險又有哪些實踐建議?
杜亞輝認為,一方面要加強保險宣傳教育。政府、保險公司、新市民就業的主要行業及公司,應該注重保險知識的宣傳和教育,讓新市民群體了解保險,提升風險意識和保險意識,從主觀意愿上認可保險,方能激發新市民群體的保險需求。
另一面政府要積極引導和支持新市民購買保險。政府應該出臺相關政策引導新市民或新市民就業的企業主動購買意外、健康、養老等保險產品,可以給予保費一定比例的財政補貼或其他方面的優惠政策。
在數據共享上,他建議,政府在推進基層網格化管理中進一步健全新市民金融服務觸達渠道,向保險機構穩妥開放新市民稅務、社保、醫療、就業、住房等相關數據信息,為保險公司精算定價提供更多數據支持,支持保險機構開發出針對性強、更適合“新市民”需求的保險產品。
針對新市民分布在各個行業、人員很分散且保險購買意愿和單均保費較低,保險公司營銷難度大、成本高的情況,杜亞輝建議,政府可出臺相關政策,要求新市民就業集中的行業必須給新市民購買一些專屬的保險產品。
同時,他還建議,新市民就業集中的行業協會組織保險公司進入企業進行保險產品宣講,降低保險公司營銷成本,提高新市民的參保率。
責編:劉安琪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