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極刻》第851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河財立方 記者 吳春波】2月底至3月初,國內新能源汽車持續的價格戰“戰火”,向國內燃油車市場快速蔓延,從東風系7個品牌56個車型湖北“大額補貼”開始,各路燃油汽車品牌紛紛拿出補貼、折扣政策加入戰局。
身處乘用車價格戰之中,鄭州的車市表現又是如何?
3月13日~14日,大河財立方記者走訪鄭州多個品牌汽車銷售網點發現,不少品牌已經啟動了限時補貼和優惠措施,但主要針對2022年老款車型及一些冷門車型,且“降價”方式多種多樣,降價期間多集中在3月份。
以“補貼”“打折”之名
鄭州加入燃油車價格戰
進入3月份不久,河南明威榮威汽車(工廠店)就披露了“打折購車優惠”海報,根據不同的車型,打折力度從6.5折到8.5折不等,最高現金優惠6.5萬元,打折期限至2023年3月31日,但最終實際成交價以客戶與經銷商最終商定價格為準。
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獲悉,如有上汽鄭州工廠員工推薦并出示上汽集團鄭州銷售中心購車抵用券,在消費者與經銷商最終商定價格基礎上,還可再優惠1000元。
不只上汽榮威,一汽豐田也在河南通過區域補貼的形式“變相降價”,不同車型降價幅度不同,其中“銳放”最高優惠2.5萬元,而卡羅拉雙擎E+最高優惠可達7萬元。
記者以想購車咨詢,一汽豐田鄭州銷售終端相關業務人員表示,最高優惠額度是綜合優惠的結果,單獨的現金優惠并沒有這么多。
榮威、豐田品牌汽車打折出售只是鄭州車市價格戰的一個縮影。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包括比亞迪、本田、領克、別克、豐田等在內的各大汽車品牌銷售網點,均有車型通過優惠券、團購、補貼等方式變相降價,優惠力度從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但是多針對相對老款的車型,且多數優惠時間持續到3月下旬。
有業內人士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鄭州車市的現狀,并沒有網上說的那么激烈,不少打折或降價優惠較多的車型,都是老款或冷門車型,即便是沒有價格戰影響,其本身的優惠幅度也比較大。
政策優惠方面,河南省出臺的補貼政策延續至今年3月底,即新購汽車按購價的5%予以消費者補貼,最高不超過1萬元/臺。
鄭州市也在今年增發1億元汽車消費券,其中燃油車消費券增發6000萬元,新能源車消費券增發4000萬元,每車補貼3000~6000元,期限截至2023年3月10日。3月14日上午10時,鄭州市啟動了新能源汽車消費券二次發放工作,涉及4000元新能源汽車消費券50份,6000元新能源汽車消費券320份。
國六B倒逼燃油車去庫存為表
傳統合資車企斷臂求生為里
今年年初,國內新能源汽車價格戰率先打響。1月6日,特斯拉率先宣布降價,其中Model3降價3.6萬元、ModelY降價4.8萬元。問界、零跑、小鵬等車企緊隨其后發布降價信息,其中小鵬P5、P7、G3i三款車型開啟最高3.6萬元的降價活動。
此外,包括哪吒、阿維塔、蔚來等在內的新能源車,也紛紛推出不同程度的優惠政策。
3月1日,湖北省聯合東風系7個品牌共56款車型推出大額汽車補貼活動,補貼力度最大的東風雪鐵龍C6共創版/舒適版,指導價為21.19萬/22.68萬元,在政企綜合補貼后只需12.19萬/13.68萬元。新能源汽車價格戰的“戰火”向燃油車領域加速蔓延。
與此同時,合資車品牌東風本田在貴州、云南、安徽也推出“全系車型限時直補”活動,上汽、一汽、廣汽、北汽緊隨其后,紛紛推出補貼或購車優惠,政企綜合優惠幅度動輒數萬元。
中證鵬元認為,此輪全國性汽車降價浪潮不僅涉及企業讓利促銷的市場競爭行為,亦有“有形的手”參與其中。
中證鵬元表示,首先,在汽車電動化趨勢下,部分市場主體對燃油車車型推出大額折扣,意圖去庫存回現金改善經營狀況;其次,汽車排放國六B標準臨近實施對車企加快去庫存亦有較大刺激;再次,頭部電動車廠商以價換量搶占市場份額,擠占后來者生存空間;最后,擴大內需大方針下,地方政府部門讓渡車輛購置稅等財政收入,借此激發消費活力并助力區域產業發展。
乘聯會數據顯示,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267.9萬輛,同比下降19.8%。最先降價的東風汽車今年前兩個月累計汽車銷量為262285輛,同比下降48.48%,接近腰斬。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今年2月汽車經銷商庫存系數為1.93,較1月增長0.13,合資車企庫存系數更是大幅增長0.26至2.15,遠高于自主車企的1.74,能否在7月1日新規生效前完成清庫存工作將成為部分合資車企的重大挑戰。
海通國際表示,新能源加速崛起和燃油車式微已成為市場常態,自主品牌憑借更強的產品性價比和渠道營銷優勢,快速崛起并不斷蠶食合資品牌在國內的生存空間。
對于本次價格戰,海通國際表示,國六B倒逼燃油車去庫存為表,傳統合資車企斷臂求生為里。
燃油車零售6年下滑超800萬輛
全年銷量表現仍將承壓
實際上,東風汽車大規模補貼降價刷屏全網后,東風汽車的銷售情況明顯改善。
據證券時報3月14日報道,武漢多家東風4S店客流猛增,有的門店在補貼降價消息發出3天就賣了1000多臺車。有接近東風集團的人士稱,不少經銷商手里的訂單量是遠多于庫存貨源的,東風的幾個工廠目前已在加班趕訂單。
在此之前,作為湖北汽車領頭羊,東風汽車在2016年達到427.67萬輛的巔峰后就開始下滑,至2022年已下滑至246.07萬輛,6年降幅達到42.46%。
東風汽車是國內燃油車銷量變化的一個縮影。乘聯會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國內乘用車累計銷售2325萬輛,同比增長18.4%,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僅為32萬臺,同比增長83%。
而到了2022年,國內燃油車的零售規模為1486萬輛,同比下滑13.4%,新能源汽車零售567.4萬輛,同比增長111.2%,多個國內合資品牌乘用車銷量不同程度下滑。
上汽集團披露的產銷數據顯示,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大通2022年累計銷量均同比下滑。
3月14日下午,Wind汽車行業指數上揚,從當日上午的低點12314.39點漲至收盤時的12659.88點,較前一個交易日下滑了48.31點,下滑幅度0.38%。對應成分股方面,長城汽車股價報27.27元/股,跌4.28%,東風汽車報5.99元/股,跌2.28%。
海通國際認為,汽車行業產品力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并隨著行業競爭加劇,終端車型內卷,決定車企之間勝負的價格戰將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全面爆發。
華安證券研報顯示,由于新能源車企的價格戰擠壓了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存量競爭格局愈演愈烈,燃油車車企的集中跟進對3月銷量增量會形成支撐。考慮到務實的經濟增長目標,以及目前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下滑與并不樂觀的預期,全年銷量將繼續承受壓力。
責編:陳玉堯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3
頭條 23-03-13
頭條 23-03-13
頭條 23-03-13
頭條 23-03-13
頭條 23-03-13
頭條 23-03-13
頭條 23-03-13
頭條 23-03-13
頭條 23-03-13
頭條 23-03-13
頭條 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