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大河財立方 記者 陳玉靜】當地時間3月10日,美國加州金融保護與創新部 (DFPI)宣布,關閉硅谷銀行,理由是該行流動性不足和資不抵債。DFPI指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作為硅谷銀行的接管方。
這家擁有40年歷史的銀行,在瘋狂的擠兌潮下,短短兩天時間轟然倒塌。這是2008年9月以來美國最大的銀行關閉事件,成為有史以來第二大銀行破產案。
硅谷銀行破產原因在哪里?又將會產生多大影響?大河財立方記者就此采訪東方金誠金融業務部分析師李倩。
李倩表示,此次硅谷銀行破產原因主要其系資產負債結構錯配造成的流動性風險,疊加前期無序投資導致大規模債券出現浮虧等所致,因“流動性不足和資不抵債”而破產。
資產端來看,硅谷銀行主要為初創企業提供融資,在此前美聯儲超低利率及鼓勵初創企業吸引風險投資等背景下硅谷銀行承攬了大量存貸款。此外,該行前期激進投資,通過高杠桿配置大量長久期、低收益率債券。負債端來看,硅谷銀行存款以活期無息存款為主,且多為初創企業存款,儲蓄存款占比較低,負債來源及存款穩定性差。
李倩稱,2022年為應對國內高通脹,美聯儲采取多次快速加息,多次加息亦導致企業融資成本大幅提升、貸款需求下降、債券價格大幅下跌等,最終導致儲戶擠兌、債券嚴重浮虧、資本受到侵蝕,資不抵債而破產。
對于此次硅谷銀行破產產生的影響,李倩認為,硅谷銀行破產在美國銀行業引起一定恐慌,美國當前的利率環境已經對銀行業產生嚴重影響,美國國內其他科技企業風險敞口大的銀行、負債端穩定性差、資產端大量債券浮虧等銀行或將出現連鎖效應,進而引發更大規模的金融風險。此事件全球外溢效應尚不可評估,或將在一定程度上對全球金融體系帶來負面影響。
在李倩看來,此次硅谷銀行破產也對國內銀行業帶來一些警示。她認為,首先要警惕資產負債錯配風險,加強對期限錯配管理,評估市場波動帶來的利率風險,做好壓力測試;其次,要加強流動性管理,加強對負債端穩定資金的獲取,資產端配置需更多基于安全性及流動性配置,提升資產變現能力;最后,要審慎經營,持續進行資產負債結構的優化,更多支持實體經濟,在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等領域持續發力。
責編:王時丹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