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鄭州市將在主城區完成首批200塊體育場地建設任務;到2024年底,在主城區全面完成400塊體育場地建設任務,打造主城區“10分鐘健身圈”······
為深入貫徹全民健身國家戰略,進一步規范健身中心的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引導各開發區、各區縣(市)加快推進健身中心建設,鄭州市將構建高水平的全民健身設施三級服務體系,聚焦群眾就近健身需要,按照區級、街道級、社區級三個層次對全市健身中心進行分類規劃建設。
(資料圖片)
各級健身中心應與轄區現有路網、公園、綠地、景觀等有效銜接,與當地人文特色、城鄉風貌有機融合,充分考慮適宜的服務半徑和慢行可達性,優先選擇居民相對集中且體育設施欠缺的成熟區域,堅持公益性、突出多功能,在健身中心因地制宜嵌入文化和生活類公共服務,打造功能聚合、特色鮮明、舒適便捷的體育運動新空間。
一、規劃布局
區級健身中心要結合標準體育公園建設,優先選擇面積不少于100000平方米的市內公園綠地進行改建,區級健身中心以運動健身功能為主,兼具文化、生活服務等功能。
其中室內面積不少于10000平方米,運動項目場地設置不少于10種,室外場地面積符合國家體育公園標準。
主城區各開發區、各區規劃不少于1處。
街道級健身中心要以運動健身功能為主,兼具文化或生活服務功能。室內面積不少于2000平方米,運動項目場地設置不少于5種,室外面積不少于2000平方米,運動項目場地設置不少于5種。
各街道辦轄區內規劃不少于1處。
社區級健身中心要以室外運動健身功能為主,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嵌入其它服務功能。室外面積不少于1000平方米,運動項目場地設置不少于3種。
各轄區結合實際因地制宜規劃建設。
二、建筑風格
各級健身中心要相對統一,設置統一的形象標識,增強辨識度。建筑外觀設計要簡潔靈動、親切自然,充分體現公共性和親和力,營造輕松、動感的環境氛圍,讓群眾樂于親近、愿意參與。
三、使用功能
室外場地
要根據場地條件,面向各年齡段群體,設置籃球、足球、排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大眾健身項目場地。
針對青少年群體,設置輪滑、攀巖、兒童游樂等趣味性強的場地。
針對中老年群體,設置毽球、門球、廣場舞、太極拳等場地。
針對小眾群體個性化健身需求,有條件的可設置游泳池、極限飛盤、射箭、卡丁車等場地,最大限度滿足不同群眾健身需求。
室內場地
一般由體育主題休閑吧、青少年體育培訓、公益健身房以及文化、生活等服務設施組成。
體育主題休閑吧可設置臺球、射箭、飛鏢、電子競技等休閑類體育項目,通過時尚場景打造青年休閑運動社交平臺。
青少年體育培訓可設置兒童體適能、乒乓球、籃球、網球、羽毛球、武術等項目。公益健身房可配置跑步機、橢圓機、劃船機等有氧器材和啞鈴、杠鈴等力量訓練器材。
文化服務可配置閱讀角、文化交流空間等。
生活服務可設置便民服務中心、志愿者驛站等,打造滿足居民多元化需求的社區服務空間。
此外,新建的體育場地還將建立統一的智能管理平臺,運用“智能設施+智慧管理+大數據”等模塊,實現對健身中心的設施、客流、安全、環境等狀況的實時監管。強化信息服務,通過APP、微信小程序等提高市民查看、預約、使用等的便利程度,并推行市民健身一卡通服務,方便群眾就近就便健身。
責編:劉安琪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