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極刻》第847期
【大河財立方 記者 吳春波】大地春來早,欣欣向榮萬物生!
【資料圖】
3月6日,在長垣市,大河財立方記者看到,作為當地制造業邁向智能制造的代表項目,投資40億元的衛華低碳智能裝備產業園已經進入鋼結構主體施工階段,未來將助推長垣裝備產業集群向“智造”邁進。
衛華集團的轉變是新鄉市制造業加速向“智造”轉型的縮影。
目前,新鄉市正加快裝備制造、食品制造、輕紡、化工、建材等傳統支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化改造步伐,以煥發新活力,實現新發展。同時布局新興產業和搶灘未來產業,推動新鄉市制造業由“全”向“強”轉變。
“衛華速度”背后
新鄉制造加速邁向“智造”
十年前的2012年,作為新鄉當地工業起重機制造的佼佼者,衛華集團風華正茂,當年實現銷售收入52.8億元。
此后十年間,衛華集團銷售收入持續增長,2021年銷售收入達到163億元,實現增幅超過200%,中國機械工業百強排名從第78位升至第30位,成為我國乃至世界規模第一梯隊的工業起重機制造企業。而到了2022年,其銷售收入更是達到185億元。
業績持續增長的同時,衛華集團的生產方式也在發生深刻的變革,并在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方面取得長足發展,開了行業離散型大型設備柔性制造的先河。
衛華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自動化生產系統的導入,衛華實現生產效率提高80%,生產周期縮短70%,物流運作效率提高50%,總體制造運營成本降低20%,整體生產節能10%,并創造了一小時下線一臺雙梁起重機的“衛華速度”。
在高端產品方面,衛華先后研發制造十大系列200多個品種的起重產品,自主研發的防搖擺精確自動定位技術為世界領先,企業產品服務于奧運工程、南水北調以及航空航天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
此外,記者注意到,目前衛華集團還擁有1300余項授權專利位居行業之首,依托5G技術建設的“起重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也將為國家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提供重要支撐。
與此同時,在牧野大地,“新鄉制造業”加速邁向“新鄉智造”。
大河財立方記者從新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當地始終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堅持育龍頭、壯集群、抓轉型,全力打造國家先進制造業基地。
目前,當地正著力打造裝備制造千億,食品制造、生物醫藥、輕紡、化工4個500億級集群;相關行業龍頭如新航、衛華、心連心等企業營收均超過百億;新鄉市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均居全省第2位,制造業頭雁企業數量居全省第3位,90多個產品的產能、產量或市場占有率在國內同行業排名前5位;銀金達集團的功能性聚酯薄膜產品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全球前三。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二
正加速布局數字經濟、未來產業
過去十年間,與新鄉市產業加速前行一樣,新鄉市砥礪前行、爭先進位,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連續跨越2000億元、3000億元臺階,人均GDP連破3萬元、4萬元、5萬元大關,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飛躍。
繼往開來,新鄉市提出了“十四五”末GDP總量突破5000億元、在全省位次“進五爭四”的奮斗目標。2022年,新鄉市實現GDP規模3464億元,增長5.3%,居全省第一位;對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6%,居全省第二位。
新鄉以“新”為名,因“新”而興。全球第一支甲型“H1N1”疫苗,全國第一臺復合式盾構機、第一平鋰電池隔膜材料、第一塊可充電電池均誕生于此,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市等一塊塊金字招牌,助力新鄉“新新”向榮。
此外,為提升新鄉市制造業發展水平,新鄉市還在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搶灘布局未來產業。
據悉,新鄉市將新興產業作為培育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著力打造一批先進制造業集群和現代化產業鏈。
生物與新醫藥方面,把握河南省支持鄭新生物經濟核心區建設機遇,加快原料藥向高端化、特色化升級,衛材醫療器械向高值化、綠色化轉型。
電池及新能源方面,以電池產業專業園區為依托,大力整合全市資源,重塑河南電池研究院體制機制,用好“中華牌”電池品牌,實現差異化發展,重振電池及新能源產業。
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除了組建數智谷公司和打造數字產業集聚區,新鄉市持續推進專用傳感器的創新研發和產業化,加快MEMS中試基地建設,鞏固新鄉在聲電傳感器、儀器儀表傳感器上的優勢,推動產業迅速發展壯大。
在搶灘布局未來產業方面,新鄉市超前布局氫能和儲能產業,建成全省首個氫燃料電池工程研究中心、首條自動化氫燃料電堆生產線,初步形成從制氫、儲氫、加氫裝備到氫燃料電池生產的產業鏈,首批71輛氫燃料電池車已上牌運營,著力建設氫能產業高地。
基因工程方面,新鄉市瞄準重組蛋白藥物、單克隆抗體等領域,加快推進華蘭基因抗體藥物生產線、茵特賽爾細胞治療臨床轉化等項目建設,全力創建國家、省未來產業先導區。
將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推動新鄉制造業由“全”向“強”
新鄉市委十二屆三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突出產業興市,全力打造國家先進制造業基地,推動制造業由“全”向“強”轉變。
1月4日,新鄉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新鄉市市長魏建平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新鄉市將以構筑“542”產業體系為根,夯實工業高質量發展基石。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數字賦能增效工程,堅持產業興市,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建造制造業強市、服務業強市、數字經濟強市等“三個強市”。
新鄉市工信局黨組書記、二級巡視員杜家武表示,要實現制造業和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是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不斷增強產業創新力、競爭力。
突出創新驅動,新鄉市計劃建好用好創新平臺,充分發揮現有產業研究院、制造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中試基地和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作用,確保盡快出成果、產業化;深入實施創新型企業倍增計劃,積極引進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細分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專精特新”企業、單項冠軍企業、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和創新龍頭企業。同時,聯合科技部門積極推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
在轉型引領方面,新鄉市將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高端化改造提升產業規模能級,分行業、分領域制定技術改造路線圖,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新興產業技術裝備迭代升級。
以數智賦能推動工業轉型,協同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積極推進“企業上云”“機器換人”“設備換芯”,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和產業集群實現數字化升級,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此外,新鄉市還計劃以服務化改造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深化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促進傳統制造模式加快向“產品+服務”“制造+服務”等模式轉型。
記者從新鄉市工信局獲悉,為保障建設制造業強市,新鄉市還將以深化企業服務為要,營造工業高質量發展環境,把“萬人助萬企”作為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總抓手,鞏固提升“萬人助萬企”活動成果,進一步提升企業發展信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新鄉市工信局局長宋光旭表示,下一步,新鄉市工信系統將堅定不移推動“產業興市”,以打造國家先進制造業基地為目標,深入實施“換道領跑”“數字轉型”兩大戰略和傳統產業提質發展、新興產業重點培育、未來產業搶灘占先三大行動,以工業高質量發展助推新鄉制造業再創新輝煌。
責編:陳玉堯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7
頭條 23-03-07
頭條 23-03-07
頭條 23-03-07
頭條 23-03-07
頭條 23-03-07
頭條 23-03-07
頭條 23-03-07
頭條 23-03-07
頭條 2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