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賈永標】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大河財立方記者從小米集團獲悉,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今年帶來了三份建議,分別關注仿生人形機器人、汽車數據安全、汽車文化這些領域。
“汽車工業是硬基礎,汽車文化則是軟實力,它是推動汽車工業持續發展的長遠推動力量,也是中國汽車工業走向全球并爭取引領全球的先導護航力量。”雷軍表示。
(資料圖片)
因此他建議,大力發展汽車文化,擴大其影響范圍及群眾基礎,形成“汽車技術/產品發展—汽車文化興盛—汽車技術進步和消費需求持續提升”的正循環,成為推動中國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關鍵助力。
構建仿生人形機器人開放產業生態
近年來,我國先后出臺了《“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和《“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正值機器人產業升級換代、跨越發展的窗口機遇。
雷軍表示,作為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工具和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得力助手,機器人的發展進步代表著國家科技創新水平。其中仿生人形機器人是剛柔耦合的復雜動力學系統,與自動駕駛等新興技術領域緊密關聯,技術跨度大、整合難度高、產業帶動性強、集成應用性強,涉及機械、電氣、通信、傳感、控制、人工智能等多個學科交叉融合,是全球科技領域公認的探索前沿高地。
在他看來,如能加快發展、實現突破,將有力帶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集聚發展,成為社會經濟發展和國際科技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在多模態運動規劃、動態平衡控制、剛柔仿生機構、全身協調控制等仿生人形機器人核心技術已取得關鍵突破,在整機產品研制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同時,仍然面臨核心部組件性能有待提升、應用需求牽引不足、不具備規模化量產能力、應用生態和配套支撐體系不健全等挑戰。
對此雷軍建議鼓勵扶持科創產業鏈,推進仿生人形機器人產業規劃布局;支持整機企業牽頭創建國家創新聯合體,加強核心技術聯合攻關;構建仿生人形機器人開放產業生態,加速場景應用培育。
建議構建完善汽車數據安全管理體系
雷軍關注的另一個重點是汽車數據,他提到,智能網聯汽車作為車輪上的數據中心,其搭載的車內外攝像頭、麥克風、雷達、定位等設備,實時處理大量的車輛行駛軌跡、生物特征等敏感個人信息,更具備不間斷處理地理信息、車外影像等重要數據的能力。其中產生、收集、積累的數據,既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要素資產,也是個人隱私、國家公共利益與安全的挑戰。
2021年,《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相繼發布,相關產業部門出臺了《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的意見》等管理文件,規定了汽車領域處理重要數據、敏感個人信息等一些基本原則和要求,但目前汽車數據安全標準、認證評價、應用管理等機制仍不完善,制約了行業發展。
“目前國家已發布若干汽車相關的數據安全推薦性國家標準,規范了網約車服務及汽車數據采集等部分場景要求,尚無法覆蓋到研產供銷全業務領域。”雷軍說,建議主管部門牽頭制定涵蓋汽車全生命周期的數據安全管理規范及標準,定義汽車數據分類分級規則,圍繞汽車生命周期和數據生命周期兩條主線,制定汽車數據安全開發、測試、風險評估及數據跨境等領域標準規范,統一基準,指導產業發展。同時鼓勵企業針對特定區域、特定場景數據的管理實踐經驗進行探索總結,不斷豐富、完善相關規范,并在行業進行應用推廣。
在此基礎上,他建議主管部門牽頭出臺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安全認證制度,規范認證流程;制定評價等級及對應指標,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安全評級及公示制度,提升行業透明度與可信度,促進企業加大數據安全的投入,引導行業企業正向發展。
雷軍還提到,當前各車企間數據尚未實現有效安全流通,數據孤島普遍存在,數據價值無法充分發揮。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牽頭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及產業鏈各環節廠商,針對不同場景搭建互認、互信、互通的行業級數據共享機制及平臺,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數據可用、可信、可追溯,明確數據產權歸屬和利用范式,將數據轉化為社會生產力,為數字經濟進一步發展貢獻助力。
大力發展汽車文化助力汽車強國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式增長,銷量完成688.7萬輛、出口總量突破300萬輛,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國汽車工業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及產業鏈的勃勃生機。但相比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汽車文化發展尚顯滯后,在法律法規適配、應用場景開發等多方面還存在不少短板。
“引導營造更加豐富的汽車文化場景,為汽車文化發展提供舞臺,為先進汽車產品與技術提供更豐富的應用場景。”雷軍說,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參考國際先進實踐經驗,研究在有條件的高速路段,適度放開限速。同時鼓勵促進賽車運動、公路旅行、露營營地等文化場景的開發,促進汽車文化與各類文旅產業結合協同發展。
此外,適度放開汽車改裝限制,建立改裝零配件和汽車后市場的國家標準,為多樣化的創新汽車文化發展提供土壤。汽車改裝文化是推動汽車文化向個性化、專業化方向進階發展的重要動力,是汽車工業創新的重要土壤,也是促進汽車產業進一步挖掘、激活消費需求的驅動力。
雷軍表示,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建立改裝零配件和汽車后市場的國家標準,制定汽車改裝安全管理標準,從改裝企業資質、改裝范圍、改裝件質量、改裝后備案等方面全面實施管理。如考慮到用戶增加輪胎寬度可明顯提升汽車抓地力,可在有明確安全指引與監管下,適度放開乘用車輪胎尺寸和輪轂尺寸的改裝限制,進一步滿足用戶對車輛駕控、個性化的需求,擴大汽車改裝文化的消費基礎。
此前,多地地方政府對于不符合相關標準(排放標準、年限等)的外地二手車實行不予上牌、限制遷入等措施,以保護本地汽車市場免受外來二手車沖擊、降低環保壓力。近年來,國家一直反復強調取消限遷,印發如從2019年《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到2022年7月《關于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等文件。
“建議積極推動落地符合國五排放標準的二手車的遷入限制,促進以經典車型、高性能車型為載體的經典汽車文化進一步發展,并借此打開全國二手車準遷流通,推動汽車消費和汽車文化活動向下沉市場滲透,促進汽車文化在全國范圍內的普遍開展,拉動各地汽車相關全周期全鏈條的產業發展。”雷軍表示,此外,全面推動放開部分品類限制,如放開皮卡進城,等同于乘用車管理規范,助力皮卡向電動化、乘用化、家用化方向發展,促進以實用性、功能性為核心的皮卡文化普及。
責編:陳玉堯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