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消息】2月28日,江蘇銀保監局發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加大和優化金融供給助力我省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的通知》。
《通知》從保障資金供給、優化重大項目融資服務、優化房地產業金融服務等方面提出十項措施。具體包括:
(資料圖片)
一、有力保障資金供給。各銀行保險機構要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優化保險保障。銀行機構要積極向總行爭取信貸規模和項目支持政策,增加資金投入;保險公司要加強項目調研推介,努力推動總部資金投向江蘇地區。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要深耕本地、下沉服務,強化社區和縣域金融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通過擴大內源性資本補充、發行永續債和二級資本債等方式多渠道補充資本,持續提升資金供給能力。各銀行保險機構要確保金融資源有效投入實體經濟,嚴禁資金違規空轉。
二、優化消費領域金融服務。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合理增加消費信貸投放,加大消費類綜合金融服務減費讓利力度。保險公司要結合消費場景提供更多個性化保險保障服務,推廣旅行意外險、旅行社責任險、食品安全責任險、營業中斷險等險種。要主動對接各地消費節等活動,優化文體、娛樂和旅游等場景的消費金融服務,促進服務消費擴容提質。要提升金融對綠色節能家電、新能源汽車等大宗商品消費的支持促進作用,助推實物消費提檔升級。要積極探索新市民專屬信貸和保險產品,不斷豐富農村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助力培育發展新型消費。
三、優化重大項目融資服務。各級監管部門要加強協調聯動,及時跟進省、市重大項目年度投資計劃,組織銀行保險機構主動走訪省級、市級重大項目主體,實現對接走訪全覆蓋。政策性銀行要盡早做好新一輪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承接準備工作,對于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已支持的項目,各銀行機構要積極跟進配套融資服務。鼓勵保險資金以股權投資、債權投資等形式支持我省重大項目建設。
四、優化房地產業金融服務。銀行機構要落實好“金融16條”等房地產金融政策,支持房企貸款合理展期,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保交樓”相關工作。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優質房地產企業并購、優質建筑企業等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滿足房地產業合理融資需求。因城施策落實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城市階段性放寬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大力支持居民首套房和其他改善性購房需求。要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做好個人住房貸款金融服務。
五、優化外貿綜合金融服務。銀行保險機構要持續優化結算、融資、保險等進出口貿易金融服務,抓好抓實外貿信貸投放,支持外貿平穩發展,鞏固拓展我省外貿競爭優勢。鼓勵依托外貿企業的應收賬款、倉單、訂單提供便利化金融服務。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優化承保和理賠條件,進一步擴大承保規模和覆蓋面,更好支持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發展,對資金周轉確有困難的企業實行保費分期繳納。“蘇貿貸”合作銀行要加大推廣力度,提升外貿企業融資能力。
六、優化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金融服務。銀行保險機構要積極研究并主動對接我省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重點產業鏈、“智改數轉”、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壯大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大戰略,以有力的金融服務推動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要加大制造業貸款特別是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投放力度,用好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貼息政策。拓寬相關行業產業保險保障渠道,不斷優化保險服務。
七、優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銀行保險機構要進一步加大對餐飲、零售、文化旅游(含電影)、交通物流、養老服務等行業企業的支持力度,幫助前期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盡快恢復供給能力。要用足用好我省100億元中小微企業紓困增產增效專項資金貸款政策,向小微企業傾斜金融資源,繼續實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增速、貸款戶數高于年初。要將外部政策優惠、內部轉移定價優惠充分體現到貸款定價上,積極減費讓利,努力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要持續優化信貸供給結構,加大小微企業首貸、信用貸款、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推廣隨借隨還、無還本續貸等服務模式。要不斷提升普惠金融服務品牌“蘇易融”的影響力,加大“個體工商戶信貸產品便捷通”宣傳推廣力度,推進政策產品服務直達市場主體,加快需求響應速度。
八、優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銀行保險機構要深化銀行業保險業支持鄉村振興試點示范工作成果運用,及時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做法,進一步優化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大力支持農民增收和鄉村建設。要探索高標準農田建設領域金融支持模式,進一步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服務質效,全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各環節信貸資金和保險需求,大力支持地方優勢農產品發展。銀行機構要單列涉農貸款和普惠型涉農貸款信貸計劃,確保涉農信貸投放不放松。保險機構要鞏固提高產糧大縣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覆蓋面,積極推動向更多非產糧大縣覆蓋,探索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不斷優化生豬“保險+期貨”和收入保險等運行機制。大力發展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支持鼓勵漁業和內塘養殖保險發展。
九、加強風險防控。銀行保險機構要統籌好發展與安全,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做好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風險狀況的監測和防控,繼續常態化推進風險防控“大排查、大處置、大提升”行動,前瞻應對信用風險反彈壓力,準確開展風險分類,充分計提撥備。要加快各類存量風險化解處置,為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騰出空間。
十、加強監督落實。銀行保險機構要優化工作機制,強化對分支機構的指導和督導,提高金融服務的針對性,提升政策落實的有效性。各級監管部門要綜合運用各類監管手段督促推動政策落地落實,對政策落實不力的機構采取針對性監管措施。要用好監管監督聯動機制,合力推動目標達成和責任落實,提升監督成效。銀行保險社團要加大培訓、交流、宣傳力度,及時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做法。
責編:陳玉堯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