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一財經獨家報道,中央工作組近日赴江西宜春調研、督導當地鋰礦開采,選礦企業停產。涉鋰上市公司經營情況如何,備受市場關注。
Wind數據顯示,A股鋰礦板塊上市公司主要有19家企業,其中江特電機(002176.SZ)、贛鋒鋰業(002460.SZ)來自江西省。
2月27日早間,第一財經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江特電機,詢問公司經營情況,公司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公司采礦工作已經暫停,預計于2023年3月中旬左右恢復開采,預計將對公司本月經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相關資料圖)
針對停止開采的原因,該人士表示,往年來看,梅雨季與全國兩會期間都不進行開采。“除了天氣因素以外,如無特殊情況,開采工作都能進行,”江特電機人士說,“中央工作組這次來督導主要是針對偷采、亂采等非法開采行為的調查,地方確實存在一些開采業務不規范的現象”。
數據顯示,A股鋰礦的頭部企業主要集中在四川、青海等地,包括天齊鋰業(002466.SZ)、雅化集團(002497.SZ)、盛新鋰能(002240.SZ)、鹽湖股份(000792.SZ)等等。今年以來,板塊個股平均漲幅為5%。
截至2月27日午盤,已有16家鋰礦股披露2022年度業績預告,除金圓股份(000546.SZ)業績預減,其余15家均為預增,多數鋰礦股預計去年利潤增幅超過兩倍,龍頭天齊鋰業預計凈利潤增速達10倍。
江特電機是云母提鋰的代表企業,公司前些年一度陷入經營危機(2018年-2019年的歸母凈利潤合計虧損超36億元)。在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的近兩年,江特電機依靠碳酸鋰業務實現業績扭虧。
根據業績預告,江特電機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2.5億元-25.5億元,同比增長483%-561%。公司表示,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因碳酸鋰產品售價大幅增長。
目前,江特電機在宜春擁有鋰瓷石礦2處采礦權和5處探礦權,從已探明礦區儲量統計,持有或控制鋰礦資源超1億噸。
另外,本月初,江特電機曾公告稱擬在江西省高安市投資新建年產3萬噸碳酸鋰項目,總投資不超過6.5億元。但公司第三大股東宜春市袁州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代表、董事李文君卻對這筆投資投出反對票。
截至2月27日午盤,江特電機股價報18.18元/股,總市值310億元。
責編:王時丹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