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財金先生》第9期
【大河財立方 記者 裴熔熔 楊薩 徐曼麗】“在宏觀經濟領域真是‘已行之事,后必再行。陽光之下,并無新事’。”這是印在余永定著作《太陽之下無新事》腰封上的一句話。他認為,過往20余年中國宏觀經濟調控的歷程,可以歸結為一句話:增長是硬道理。
2月21日,浙商銀行鄭州分行在成立六周年之際,邀請著名經濟學家余永定做客龍湖講堂,開展了主題為《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的專題講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余永定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十四五”國家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浦山新金融發展基金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前所長、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前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前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他的論文《通過加總推出的總供給曲線》曾獲中國經濟學界的最高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展望2023年,各界普遍看好中國經濟復蘇前景。聯合國發布的《2023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中預測,2023年世界經濟增速將降至1.9%,中國經濟增速將達到4.8%。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4.4%上調至5.2%。在余永定看來,中國2023年的經濟增長有望出現較強反彈,GDP增速有望達到6%。
作為深耕國內外經濟金融領域的頂尖經濟學家,余永定既接受過嚴格的西方經濟學訓練,同時對于中國經濟發展有著真切的了解。在研學方面,余永定始終秉承科學、嚴謹的態度,所有的結論都有詳實的數據和生動的例證作為支撐。在兩個多小時的專題講座中,余永定深入剖析了2023年世界經濟、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并提出了獨到見解。
2023年中國GDP增速能達到多少?推動或制約經濟增長的因素有哪些?怎樣看待我國房地產市場前景及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在這場講座中,余永定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大河財立方記者獨家整理如下——
2023年中國GDP有望達到6%,房地產增速應當低于GDP增速
問題:2022年中國經濟增速為3%,2023年預計能達到多少?
余永定:中國2023年經濟增長有望出現較強反彈。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中國GDP的增速分別是6%、2.2%和8.1%,3年平均值是5.4%。中國政府以2019年、2020年和2021年3年平均數為依據,把2022年GDP增速目標定為5%~5.5%之間。
我認為中國潛在經濟增速應該不低于6%,考慮到疫情對供應鏈的破壞,2022年經濟增速應該至少為5%。這樣看來,從2019年到2022年經濟增速平均為5.3%。保守一些,設2022年和2023年的平均增速為5%,2020年和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為5.51%,由于2022年的低基數,2023年經濟增速應該能達到7%??紤]到疫情對供應鏈的嚴重破壞,再估計得保守一些,設2022年和2021年2年平均增速為4.5%,2020和2021年2年平均增速為5.51%,2023年GDP增速應該能達到6%。
問題:中國2023年的經濟增長有望出現較強的反彈原因有哪些?
余永定:中國2023年經濟增長有望出現較強反彈,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2023年GDP增速基數較低,并且多年來中國經濟實際運行在低于潛在經濟增長速度的范圍之內;二是中國還有實行擴張型宏觀經濟政策的較大空間。
首先是財政政策空間。盡管我國的地方債務問題相對明顯,但根據IMF的數據,中國政府債務(中央政府加地方政府)對GDP比為71.5%(2021年10月)。與中國相對比,日本國債對GDP比為262%、意大利151%、美國137%、西班牙118%、新加坡118%、加拿大113%、法國113%、歐元區95.6%、德國69.3%??紤]到中國的高儲蓄率和良好的國際收支狀況,中國財政狀況顯然好于大多數發達國家。
其次是貨幣政策空間。作為最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中國的準備金率的加權平均數目前為7.8%,美國的準備金率自2020年3月就已經降到0%。中國的其他各種政策利息率如R007(銀行間7天質押式回購利率)為2%左右、中期(1年期)MLF利息率為2.75%,目前仍有下調的空間。
問題:怎樣看待我國房地產市場前景及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余永定:從資源配置角度來看,中國房地產比重過高,應適當降低房地產在總投資中的比例,房地產的增速應略低于GDP增速。
房地產行業在發展中應該秉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觀念,除了房地產投資要穩、房價要穩,房產也要有透明度。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我國在房屋建設中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比如存在大量空置高端住宅、租賃房市場環境有待改善等??梢赃m當增加廉租房供給,健全房屋租賃市場,緩解低收入群體,尤其是青年群體的住房問題。
但是,房地產調控不應該和宏觀經濟調控的總方向發生沖突。例如,當宏觀調控需要把穩增長放在首位時,不應該讓房地產投資發生激烈震蕩,以致妨礙穩增長目標的實現。房地產有自己的周期,房地產周期和宏觀經濟周期可能并不同步。例如,在需要抑制房價飆升的同時,宏觀經濟形勢可能要求央行執行擴張性貨幣政策。在這種情況下,穩定房價可以需要考慮使用稅收政策和其他政策。
堅持執行擴張性的宏觀經濟政策,充分激發經濟增長潛力
問題:如何評估2023年我國通脹壓力?
余永定:對2023年某個時期存在發生較明顯通脹壓力的可能性,我們應該有充分思想準備。
從2023年1月份各項數據來看,中國經濟正處在迅速反彈過程中。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在疫情出現根本性好轉、封控完全解除之后,各類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會迅速反彈。
2023年我國需要執行較大力度的擴張性政策。但由于供應鏈的修復恐怕會明顯滯后,再加上某些“黑天鵝”性質事件的供給沖擊,供給增長可能一時跟不上需求增長。在這種情況下,供求缺口在經過一定時滯后會轉化為通貨膨脹。
因而,我們對2023年出現某種程度的通貨膨脹應該有所準備,宏觀經濟政策的擴張程度要充分考慮通貨膨脹形勢的制約。我們也應該認識到,為了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中國可能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忍受較高的通脹率。2023年如何實現增長和通脹的最佳平衡,可能會成為重要挑戰。
問題:基礎設施投融資結構有何特點?應做何種調整?
余永定:中國基礎設施投資融資結構的最重要特點,是低收益(甚至無收益)、缺乏現金流(甚至無現金流)的具有極高公共產品性質的基礎設施建設過度依賴市場化的高成本資金。
應如何調整?第一,財政預算的結構應該有所調整,要加大一般公共預算對基礎投資的支持力度;第二,加大中央政府一般公共預算對地方政府的轉移支付,可對基建投資提供貼息貸款;第三,適度放寬銀行和其他投資者對購買城投債的限制,給予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更大的自主權;第四,通過金融創新,為基礎設施融資開辟新渠道??傊?,應該把相當一部分基礎設施融資負擔逐漸轉回中央政府,逐漸增加中央一般公共預算赤字,提高赤字率。
中央制定了嚴格的專項債發放和使用管理規則,這樣做雖有其必要性,但在實踐中過于嚴苛、缺乏靈活性的規則,成為專項債資金閑置或無法得到有效利用、擴張性財政政策無法充分發揮其效力的重要原因??梢赃m當放寬對專項債發行和使用的限制,提高專項債使用效率。此外,在防范道德風險的同時,要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盡管企業是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實施者,但地方政府在地方一級的基礎設施投資中扮演規劃、協調和監督的重要作用,要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鼓勵地方政府用好專項債。
問題:如何看待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與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
余永定: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只是激發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的必要條件,中國還必須依據“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改革方案,推進各項改革措施。例如,進一步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建立健全“產權保護制度”“法治中國建設”“企業自主經營”“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和“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調動各級政府、不同類型企業和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從某種意義上講,執行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刺激經濟增長,只是為改革和調整爭取時間。
責編:劉安琪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