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賴蘇婷】繼“多箭”齊發后,房地產行業又迎來利好政策,今日內房股出現普漲行情。業內人士表示房地產行業復蘇信號不斷,預計未來行業投資回報將得到改善。
三箭落地后,又迎利好政策
(資料圖)
2月20日晚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備案指引(試行)》,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以下簡稱管理人)開展不動產投資業務提出具體規范要求。
2月21日,內房股出現普漲行情。截至晚間收盤,光大嘉寶領漲內房股,股價上漲9.88%,報收每股3.56元。此外,深振業A股價上漲5.82%,中洲控股股價上漲5.08%;華夏幸福、華發控股、信達地產也迎來小幅上漲行情。
此前,“三支箭”紛紛落地。據不完全統計,從去年11月以來,全國各地銀行與房企新增授信簽約額已超2.9萬億元,被稱為“第一支箭”;增信債權工具有效落地,控制行業出清主體范圍,被稱為“第二支箭”;涉房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方案加速落地,“保交樓、保民生”及補充流動資金成募資主要用途,被稱為“第三支箭”。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大河財立方采訪時表示,當前設立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是對“第三支箭”政策的延續和細化。在這個利好點下,可以看出房地產行業的復蘇態勢明顯增強。預計在房屋銷售市場回暖的大方向下,各類房地產資產的估值獲得修復,相關的投資回報會逐漸得到改善。
提及“特定居住用房”,為保交樓提供保障
根據《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備案指引(試行)》的政策內容,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的投資范圍包括特定居住用房(包括存量商品住宅、保障性住房、市場化租賃住房)、商業經營用房、基礎設施項目等。
其中,“存量商品住宅”是指已取得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預售許可證,已經實現銷售或者主體建設工程已開工的存量商品住宅項目,包括普通住宅、公寓等。
嚴躍進認為,相比過去私募基金的投資范圍,最大的變化是提及了“特定居住用房”。對于取得預售許可證、已經有購房者認購但沒有交付的產品,其住房產品的產權關系、債權債務關系和法律糾紛關系較為復雜,此類產品是當前保交樓的重點關注對象,也是私募基金重點關注的內容。
住房金融高級經濟師陳斌在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現存的房地產企業資質較為優良。當前政策推出后,私募能為房企增加融資渠道。房企可以利用私募基金提供的資金,為現存的項目提供資金保障,進而達到穩定房地產市場,保交樓、穩民生目的。
專家:要求門檻較高,須具備專業能力
IP GLOBAL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從文件可以看出,監管部門對管理人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根據文件可知,管理人需滿足十條情形方可設立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當中包括:“具有不動產投資管理經驗,在管不動產投資本金不低于50億元人民幣,或自管理人登記以來累計管理不動產投資本金不低于100億元人民幣。”“具有3個以上的不動產私募投資項目成功退出經驗。”“具有不動產投資經驗的專業人員,投資部門擁有不少于8名具有3年以上不動產投資經驗的專業人員,其中具有5年以上經驗的不少于3名。”“試點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投資者均為機構投資者的,前款第(六)項要求可為在管不動產投資本金不低于30億元人民幣,或自管理人登記以來累計管理不動產投資本金不低于60億元人民幣”等內容。
柏文喜分析,監管部門對管理人設定較高門檻,包括須股權結構穩定、公司治理健全、實繳資本符合要求,主要出資人及實際控制人不得為房地產開發企業及其關聯方,須為具有不動產投資管理經驗和不動產投資專業人員,最近三年未發生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等。此外,對不動產投資基金也設定了較高的投資門檻,首輪實繳出資不低于1000萬元人民幣,且以機構投資者為主,自然人投資者合計出資金額不得超過基金實繳金額的20%。不動產基金首輪實繳募集資金規模不得低于3000萬元人民幣,在符合一定要求前提下可以擴募,鼓勵境外投資者以QFLP方式投資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
“監管部門在積極推進不動產私募股權基金試點,發揮不動產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作用,促進房地產融資和推動房地產行業復蘇與市場回暖。同時,為穩妥推進不動產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試點,采取了提高投資者準入標準、加強行業指導等審慎措施。”柏文喜說。
房地產存量時代到來
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李宇嘉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預計未來市場不缺樓房,缺乏的是可持續產生現金流的不動產。
他分析提到,不動產要實現可持續產生現金,一方面與樓宇自身的區位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對不動產的運營能力。該政策發布,意味著房地產行業將進入存量時代,不動產的價值將由運營能力決定,不動產基金將扮演重要的運營角色。
“以往,不少人盲目買房實現了收益增長,但以后只有投資運營好、維護好的房子才能實現保值、增值。”李宇嘉說。
附: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備案指引(試行)
責編:陳玉堯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