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陳薇 文 朱哲 攝影】新春伊始,中原食品實驗室科學家大會暨漯河市創新發展大會在漯河啟幕。去年9月掛牌的中原食品實驗室在大會現場聘任了3位院士、24位首席科學家。
此時召開高規格的科技創新大會,對漯河來說無疑是全面吹響創新之城建設的嘹亮號角。
(資料圖片)
近年來,漯河市通過創新觀念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創新平臺提升等十個方面綜合發力打造創新之城,逐漸在當地形成匯聚全國食品行業創新人才平臺,成為河南乃至全國食品工業創新發展的“發動機”。
中原食品實驗室聘任3位院士、24位首席科學家
在2月1日召開的中原食品實驗室科學家大會暨漯河市創新發展大會上,中原食品實驗室一系列簽約活動格外引人注目。
致力于打造人才高地和機制創新的中原食品實驗室,在大會現場為陣容豪華的學術委員會委員及首席科學家頒發聘書。
獲聘專家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龐國芳,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劍平,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任發政3位院士,及其他8位學術委員會委員,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國家食品標準化委員會委員趙謀明,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張名位,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江正強等24位首席科學家。
此外,中原食品實驗室還與中國農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鄭州輕工業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漯河食品職業學院6所共建高校研究基地進行簽約。同時,中原食品實驗室科研團隊還與想念食品、南街村集團、雙匯發展、三全食品、烹小鮮、杰爾古格智能科技等18家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密集的簽約意味著,2022年9月22日正式掛牌運營的中原食品實驗室,已經成為漯河持續打造人才高地和機制創新的重要抓手。
實驗室目前凝練了河南食品產業發展6大方向,其采用“1+1+2+M”人才運行模式,組建了13個創新團隊,實現了“掛牌及運營”。它將加強食品產業“卡脖子”技術協同攻關,促進河南省萬億級食品高質量發展。
作為簽約單位的漯河食品職業學院、雙匯發展等單位,在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都表示,將深化與中原食品實驗室的資源共享以及深度合作。
“學院將積極配合郾城區和市國投公司加快建設河南省食品科創園,著力構建 ‘食品高校+基礎研究+基礎應用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中試服務+創業孵化+食品產業園’全鏈條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生態體系?!变鸷邮称仿殬I學院黨委副書記詹躍勇說。
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馬相杰則表示,雙匯將積極與中原食品實驗室聯合開展“卡脖子”技術專項研究,通過共建“中原食品實驗室—肉制品與預制菜成果轉化基地”,加快研究成果轉化,提升企業技術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一攬子政策加快創新之城建設
這場吸引中國工程院院士,省內外首席科學家、崗位科學家等近百名專家學者齊聚漯河,為中原食品實驗室發展建言獻策的高規格的科技創新大會,是漯河全面建設創新之城建設的一次新嘗試。
圍繞創新之城建設,漯河近年來已經有眾多實踐。
創新一直是漯河實踐省委“十大戰略”,努力實現直道沖刺、彎道超車、換道領跑的“牛鼻子”。
為加快企業創新力度,漯河市出臺《關于加快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行動等“八大行動”,開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等“十大工程”,加快構建一流創新生態,激活創新“動力源”。
漯河市還在全省率先出臺《漯河市創新生態評價辦法》,圍繞研發投入、高新企業數量、創新平臺建設等5個方面,對各縣區各部門進行工作評價,推動政、產、學、研、金、服、用全面貫通,人才、金融、土地、數據要素加速匯聚。
作為漯河市構建的“1+4×8+N”科技創新體系中非常重要的“1”,中原食品實驗室總投資6.5億元,目前已經擁有1.2萬平方米的中心實驗大樓、8000平方米的中試基地和1萬平方米的孵化中心,100余名科創人員已入駐參與項目研究工作。
中原食品實驗室充分發揮資源、技術、人才等優勢,實行“企業下單、科學家接單”模式,幫助解決技術難題,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截至2022年底,中原食品實驗室已為省內外200多家食品企業提供技術服務近400次,73項成果已經轉化或正在轉化,實現技術服務收入3億多元,直接增加企業銷售收入150億元。
現在的“食品名城”漯河,不僅擁有家喻戶曉的中國最大肉類食品加工企業雙匯集團,還形成了雙匯肉制品、喜盈盈烘焙膨化食品、中糧面業面制品、衛龍休閑食品、中大恒源健康食品、三劍客乳制飲品等6大產業全鏈條集群。
近年來漯河創新生態蓬勃發展
漯河大力度、全方位推進創新之城建設,已在當地營造了良好的創新生態,也激發了當地企業創新創造的熱情。
“雙匯集團目前擁有核心研發團隊200多人,每年研發投入近10億元,公司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焙幽想p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馬相杰介紹說。
“辣條一哥”衛龍也建立了自己的研發院,研發團隊規模近百人,其中碩博以上學歷占比60%。
衛龍還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蓓薇教授、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以及江南大學、大連工業大學等五大優質高校達成合作。通過在技術領域持續潛心專研,衛龍目前擁有專利技術120項。
數據顯示,近年來漯河市創新驅動能力持續提升,創新主體數量快速增長。截至2022年底,漯河市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22.21億元,比2015年增長2.89倍;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由2015年的0.77%提升至1.29%;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96件,比2015年增長3.7倍;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創新活躍度居全省第四。
漯河市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共323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62家,是2015年的6.5倍。漯河市有省級創新龍頭企業2家、省“瞪羚”企業4家,358家企業進入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庫,5年年均增幅達54.4%。漯河市有研發機構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占比達到81.4%。
鏈條科研體系也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2022年,全市技術合同登記421項14.98億,完成省定目標任務131%,在上年度增長11倍的基礎上,又同比增長58.1%,超出近五年技術合同登記額總和。
良好的創新生態、一系列激勵創新的政策措施相繼落地,帶動漯河全社會研發投入大幅提升。據統計,2022年全市全社會研發投入37億元以上,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預計可達全省平均水平1.96%以上。
創新之城漯河未來可期
以此次中原食品實驗室科學家大會為契機,漯河將吸引更多創新要素聚集,加速打造創新之城。
在此次大會上,食品智能制造設備供應商杰爾古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原食品實驗室食品智能裝備科研團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杰爾古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李俊華現場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智能制造企業,公司研發需求旺盛,但公司涉及專業學科、科學技術較多,與高?!包c對點”式的對接難以滿足需求。
“現在有了中原食品實驗室這個平臺,能夠更好地把各方力量匯聚在一起,將科研人員、創新技術、企業鏈接到一起?!崩羁∪A說,公司會積極參與到中原食品實驗室的建設中來,借助平臺提升企業自身競爭力,更好服務食品企業發展。
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與中原食品實驗室食品酶工程科研團隊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中大恒源董事長文雁君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目前公司新建設了阿洛酮糖項目,主要生產新一代高端功能性甜味劑。生物合成技術涉及多學科交叉創新,有了中原食品實驗室這個平臺,將會更好地推動食品企業轉型升級。
此外,在漯河布局創新事業的同時,漯河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方便人才將新思路、新模式、新場景實踐到漯河。
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漯河市建立“科技服務超市”,搭建中小微企業與科技服務機構的對接平臺。強化科技金融助力,成立1億元創新基金和5000萬元風險補償金,加大“科技貸”規模,引導社會資本支持種子期、初創期科技企業。
針對人才引入和服務,漯河開通運行“一站式”服務平臺,整合企業所需的人才需求、技術需求,幫助人才根據公開的信息、自身情況尋找適合的企業,最大化發揮自身價值,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之家”,全方位提升漯河市“創新之城”建設水平,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
責編:劉安琪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