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郝楠楠 吳海舒 徐兵 文 朱哲 攝影】漯河是食品之城,也是創新之城。2月1日,中原食品實驗室科學家大會暨漯河市創新發展大會舉行,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省內外首席科學家、崗位科學家等近百名專家學者齊聚,圍繞所研究領域以及漯河市、中原食品實驗室的創新發展,共商未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漯河創新之城創建上,漯河市科技局搶抓機遇,各項工作跑出了“加速度”。
“創新主體培育上,2022年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入庫362家,同比增長63%;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5家,增長35.4%;高升規企業新增20家,國家高企上市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家,正在上市備案企業1家。”漯河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效國強在發言時提到。
中原食品實驗室掛牌成立,實現了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新突破,創造了建設速度快、匯聚人才強、創新鏈條全、運營效果好的漯河經驗,實現了掛牌即運營、運營即見效的目標。
此外,“百千萬”人才工程、千人青培計劃的實施,匯聚了11名院士、189名科研人員,引進金融高管、名醫名師等各類人才3700余人。
“2023年,市科技局將堅持‘單項工作爭第一、整體工作創先進’,緊緊圍繞創新驅動發展‘十大工程’,吹響‘集結號’,打出‘組合拳’,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效國強說。
一是著力推進中原食品實驗室高效運行。舉全市之力,超常規高標準打造殿堂級實驗室,建成科學家之家,力爭使中原食品實驗室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預備隊,打造食品科研領域的“最強大腦”。
二是持續保持科技創新趕超態勢。大力實施全社會研發投入和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攻堅行動,不斷壯大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引領型企業集群,力爭2023年科技創新研發投入、主體培育、技術合同成交等主要指標均實現30%以上的增速。
三是強力實施創新平臺提能造峰。緊緊圍繞“1+4×8+N”創新體系,加速布局創新平臺,建設運營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力爭全年新培育建設20家以上國家、省創新平臺。
四是加快建設區域人才創新高地。落實好“百千萬”人才政策,重金引進高素質的急需緊缺人才,建立充滿活力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為全市科技創新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
最后,要全面打造一流創新生態。持續實施創新生態評價工程,全面構建具有漯河特點的區域創新評價指標體系,有效激發全市上下創新熱情。
“以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轉型升級,科技局將為大家提供全要素、‘保姆式’服務。”效國強表示。
責編:王時丹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