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段偉朵 吳海舒】1月14日,河南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省長王凱作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積極發展冷鏈食品、休閑食品和特色功能食品,大力發展預制菜。
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這是預制菜首次被寫進省政府工作報告。
(資料圖片)
2022年,是預制菜元年。為搶抓預制菜產業發展機遇,原陽動作頻頻:舉行了中國(原陽)預制菜行業大會、設立原陽預制菜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在原陽設立專家工作室、總投資150億元高標準建設中國(原陽)預制菜創新示范產業園、參與制定河南首批預制菜團體標準……
1月14日,省人大代表,原陽縣縣長郭新杰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稱,隨著國家、地方政策的不斷激勵,預制菜行業風口明朗,已成為各地搞活經濟、助力農產品深加工、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郭新杰建議,加大對原陽預制菜產業用地保障力度,將原陽建成以預制菜產業為支撐、三產深度融合的國家級鄉村振興示范縣,為全省建設萬億級食品產業集群作出貢獻。
【建議】
加大對原陽預制菜產業用地保障力度
“每個時代都有它的特點,有產業沒落就會有產業崛起。”談到預制菜產業的時候,郭新杰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預制菜之所以能火起來,就是它滿足了時代的需要。“現在年輕人工作節奏快,很多人也不愿意或者不會做飯,預制菜滿足了這部分群體的需要,把年輕人從廚房中解放出來。”
為什么原陽要下大功夫做好預制菜產業?郭新杰稱,原陽有區位優勢和產業結構的優勢,具備發展預制菜產業的客觀條件。
“食品產業需要冷鏈運輸,大城市周邊的縣發展優勢明顯。原陽是離鄭州最近的農業縣,農產品豐富,通過加工做成半成品,冷鏈運輸至鄭州等地,鄭州本身就是非常大的市場,能夠帶動原陽的食品產業發展。”郭新杰說。
據了解,目前原陽啟動了總投資150億元的中國(原陽)預制菜創新示范產業園,年內預制菜行業營收突破100億元,全力打造“中國(原陽)預制菜產業基地”。
在賽迪顧問日前發布的“2023十大預制菜產業基地”榜單中,原陽縣排名第四,這是河南唯一一家上榜的預制菜產業基地,也是中部唯一一家。
近幾年,原陽縣委縣政府抓住了時代發展的機遇,統籌資源,提前規劃,有針對性地招引了一大批食品企業,積累了深厚的產業基礎。
如何支持預制菜企業更好發展?郭新杰提到了“一熱一冷一基金”。“一熱”即建立熱力中心,為企業集中提供工業蒸汽,極大地幫助企業節省成本,預計今年2月份即可啟用;“一冷”即建立冷鏈物流園區,大力發展冷鏈物流;“一基金”是指原陽與中原銀行等金融投資機構合作,設立5億元規模預制菜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我們引導農民種植跟預制菜相關的蔬菜,保障上游原材料供給,開拓下游市場,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郭新杰說。
郭新杰認為,食品行業相對來說比較穩定,波動不會過大,未來幾年,預制菜仍然會處于高速增長的階段。“未來,原陽將抓住預制菜發展風口,多引進行業內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延長產業鏈。”
今年兩會,郭新杰建議,加大對原陽預制菜產業用地保障力度,將原陽建成以預制菜產業為支撐、三產深度融合的國家級鄉村振興示范縣。除此之外,郭新杰還建議,強化對預制菜產業基礎人才支撐,把原陽縣作為全省應急食品產業基地試點縣,先行先試,探索一條預制菜與應急食品相互融合的發展之路。
【發展】
2022年原陽生產總值預計突破200億元大關
除了預制菜,原陽另一個主導產業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制造也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2022年9月28日,原陽縣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正式開工,為原陽發展再添“一翼”,據介紹,2022年原陽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營收較去年增長25%。
“如今國產新能源車技術和市場都比較成熟,行業處于高速發展,原陽有一定的產業基礎,也有地理位置優勢,今年汽車零部件產值預計可以突破50億元,2025年突破100億元,成為原陽的第二大產業。”郭新杰說。
據了解,2022年,在多輪次疫情沖擊的因素下,原陽經濟運行仍持續保持穩定向好態勢。
2022年原陽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預計突破200億元大關,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3.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0%左右。2022年,原陽全力以赴“保企業”,及時兌現減稅降費各項政策措施,全年減免稅費1683萬元,留抵退稅2.1億元,緩繳稅費1.08億元。
在項目建設上,郭新杰介紹,2022年,原陽謀劃實施500萬元以上項目503個,項目數量、完成投資均居全市前列。18個省市重點項目、43個補短板“982”工程超額完成年度計劃投資。12個中長期貸款項目通過國家終審,前6期“三個一批”項目開工率、投產率達到100%。豫北最大的智能冷鏈公用型保稅倉、金豫河冷鏈物流園、九豫全食品二期等63個重點項目建成投產。
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原陽成立縣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中心,優化調整營商環境“2+25”專班,邀請25名營商環境監督員開展監督,營商環境得到持續優化。扎實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定期召開企業家座談會,收集解決企業問題171條,幫助企業落實各類補助資金1300余萬元。用足用好應急轉貸資金,使用規模達到5507萬元,撬動續貸資金7億元,為企業減少融資成本2000余萬元。
【謀劃】
2023年,原陽將全力做好“四篇文章”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也是原陽縣搶灘新賽道、再譜新篇章的一年。”郭新杰稱,原陽縣將全力做好中原農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融入鄭州都市圈、預制菜產業發展“四篇文章”。
一是聚焦重大項目建設,全力擴投資、提增量。樹牢“項目為王”理念,加快推進總投資2882.15億元的593個項目建設,加強與新鄉市國資集團對接合作,破解項目資金難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強化大員招商、資本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確保全年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0個以上。
二是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全力強產業、穩支撐。圍繞做大做強綠色食品、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培育壯大預制菜產業集群,全力推進總投資150億元的中國(原陽)預制菜創新示范產業園項目,加快2項地方標準申報。培育壯大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全力推進總投資50億元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確保汽車零部件2023年行業營收突破50億元,2025年突破100億元。
三是聚焦創新驅動發展,全力建平臺、強主體。深化“金融+N”“園區保”平臺經濟,著力建設公共資源數據共享、金融數字服務、創新創業、預制菜中試實驗室等8大平臺,在打造貿易流通型縣域平臺經濟上蹚路子、作示范,加快形成龍頭引領、梯隊協同、鏈群互動的產業集群發展格局。
四是聚焦推進鄉村振興,全力抓農谷、強三農。深度融入省市中原農谷總體規劃及專項規劃,高標準推進中原農谷南區建設。加快推進總投資6.94億元的2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65萬畝以上,糧食總產穩定在14億斤以上。全面啟動“三通一入地”建設,力爭“三年任務、兩年完成”。圍繞黃河灘區重點區域,突出“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目標,全縣特色高效經濟作物面積達到30萬畝以上。
責編:陳玉堯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