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再融資出現回暖。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月16日,已有23家港股上市公司公告擬配售股份(以下簡稱“配股”)再融資,截至目前,其中已有4家公告已完成配股融資。而去年同期僅有12家港股公司發起配股融資。同時,去年12家港股公司中僅有4家配股融資超過1億港元,今年則已有14家公司融資規模超過1億港元,其中最高募資近40億港元,23家公司擬募資總額合計達149億港元。
“近期,港股融資市場明顯升溫。原因在于自2022年11月份以來,港股市場表現向好,吸引力提升、流動性改善,對融資市場構成了支撐。”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短期或擾動股價
整體而言,配售股份(又稱“供股”)是港股公司再融資最主流的方式之一。
據了解,配售股份的方式包括發行新股、配售舊股、先舊后新配售(先配舊股、后發行新股)。截至2023年1月16日,開年以來已有4家港股上市公司完成了配股融資,分別為微盟集團、森松國際、海吉亞醫療以及國美零售。23家公司中大部分采取了發行新股的配股融資方式,部分采用先舊后新方式。
有投資者擔心,公司配股會對股價產生影響。凡德投資總經理陳尊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般企業配股通常會增加股本,在股本增加的情況下EPS可能會下降,對于PE估值來講會有一定的提升,但投資者要關注企業未來的發展是否能夠超預期,否則,PE估值提升之后,有可能股價會下跌。”
陳靂表示,“從歷史經驗來看,企業配股融資短期內會對股價形成一些擾動,但從中長期來看,不會改變股價原有的趨勢。”
港股有望延續上漲行情
按照募集資金總額排名,23家公司中第一位和第二位分別是Apollo出行和中教控股,募資總額分別為39.18億港元和16億港元。此外,1月份還有嗶哩嗶哩宣布已完成融資約4.09億美元(折合約31.9億港元);華住集團宣布擬融資2.6億美元(折合約20.28億港元),這兩家公司均是在美國和中國香港兩地上市,此次則是通過發行ADR進行融資。
中教控股在公告中稱,公司擬將認購所得款項凈額用作擴大校園網絡(包括校園發展及潛在并購項目)及營運資金用途。有券商人士對此表示,公司融資順利落地后,公司將有充裕資金進行校區內生產投入,也能夠為未來潛在并購機會做好資金儲備,這對于提升公司增長中樞有著積極作用。
華住集團方面表示,募資凈額將用于提升酒店組合及發展區域性經營模式資金、基礎建設、供應鏈、個人及企業客戶系統,以及一般營運用途。顯然,作為酒店集團頭部玩家的華住集團對于行業復蘇帶來的機會相當重視。2022年三季報顯示,華住集團虧損達17億元,此番通過融資解困不難理解。公司方面曾表示,近期重點仍為成本控制及謹慎資本支出,以確保公司的運營及現金流安全。
“后市來看,我們認為港股有望延續上漲行情:一是港股政策底部顯現對市場形成支撐;二是預計中國宏觀經濟將持續修復;三是海外流動性壓力有所緩解;四是互聯互通制度不斷優化,港股吸引力進一步增強,將持續改善港股市場流動性。”陳靂對記者表示。
責編:劉安琪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