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從琳瑯滿目的產品包裝到顏色各異的衣服,再到紋路精致的家居墻面等,色彩無處不在,它是我們表達自我認識的方式,五彩繽紛生活的背后離不開印染技術的發展。近日,由微眾銀行微眾企業+獨家冠名,新華網聯合今日頭條共同打造的《行業領軍企業》第一期將帶您走進全印圖文,探究色彩魔力,看中國印染工藝再度煥發新生!
(相關資料圖)
深圳市全印圖文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印)成立于2011年,專注于工業級數碼設備及整體應用解決方案,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支持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梅連軍是這家公司的董事長,他說,每當公司研發了一款新的印花方案,大家就會像迎接新生命一樣,滿懷敬畏地把第一批印花樣品迎進公司的展廳。
十年磨一劍 勵得梅花香
“早年間的印刷以雕版刻板為主,隨著電子技術和數字控制技術的發展,內容的呈現不再通過有形的載體模具,而是通過無形的數據電子數據做呈現。”梅連軍說道。
全印公司成立于2011年,在此之前已有長達七年的虧損,員工一度士氣低落,然而,就是這樣一家不被看好的公司,在梅連軍接手后,不僅扭虧為盈,還迅速打開了國內外市場。
梅連軍介紹道,在傳統紙張上印刷,數碼印刷的應用很普遍。但是近十幾年來,做得更多的是將數碼印刷進行工業級應用。全印作為一家以創新為核心的公司,已經形成了完善的創新研發體系。
在機械結構上,全印擁有十三項發明專利、上百項實用新型專利,可實現機器性能的穩定性、可靠性。
在數據處理和系統控制上,全印擁有自主研發的印花控制軟件著作權,將每一個圖像信息轉化成色彩數據和墨滴數據。通過精準控制機械的運動、噴頭的噴射,實現對墨滴大小、用量和打印位置的定位,以保證色彩和內容完美呈現。
在應用工藝方面,全印的工藝涉及材料、化學等多項應用科學。研發人員需要經過成百上千次實驗才能最終做到完美。
堅持科技創新 增添發展動能
全印獨特的技術創新優勢,吸引了不少合作企業。其關鍵就在于,在客戶的生產加工方式、銷售、供應交付模式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全印可以根據客戶的業務特點、應用場景、應用需求做銜接,從而形成一個有機的系統,幫助客戶構建和提升系統競爭力。
“這里就不得不提到全印的橢圓數碼機。”梅連軍說,圍繞提高印花生產效率、縮短交期、提高周轉效率、降低庫存,全印推出全球最高速橢圓數碼機,打印寬幅90CM,并可根據客戶需求,選擇噴頭排列方式,在不增加場地、橢圓機等配置下,產能翻倍,縮短交付周期、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此外,為滿足柔性交付需求,全印推出雙數碼橢圓白墨印花機TFD-PLUS,白墨、彩墨純數碼同步打印,產能達到每小時200-400件;不需要制網,一圖一印,滿足個性化定制需求;獨有工藝方案、手感、牢度以及打印品質國內領先;多家客戶已承接國內外一線品牌數百萬件級訂單并圓滿完成多批交付,已全面實現工業級批量大生產。
全印還研發了全球首條智能毛衫直噴自動化生產系統,擁有更優質的圖像呈現和人工成本。能源、耗材節省50%以上、打印速度提升4倍以上、占用場地減少一半、水消耗量節約60%以上,交付周期縮短60%。
“我們有專門的技術團隊,在原料、技術、客戶 應用上進行各種創新應用。從人、財、物的角度來呈現,并帶出全印走出屬于中國的印刷創新之路,在某些業務上實現了領先水平。”梅連軍自豪地講。
讓美好發生 打響“中國智造”名片
“世界離不開中國。全球產業離不開中國智造。”梅連軍說。
全印的發展不僅要面對國內,更要面向全球市場,梅連軍深知技術和方案的突破永無止境,隨著全球產業一體化進程不斷加速,人們追求內涵和精神層面的需求也會日益多變,數碼印花技術將激發大眾創造力,引發出新的需求,每個消費者都可以自己定義色彩來美化生活。
作為同樣根植于深圳的微眾銀行來說,以特色化的金融服務服務小微企業,陪伴小微企業共同成長是其不變的宗旨。近年來,微眾銀行微眾企業+一直在為像全印這樣的企業提供資金、企業宣傳等多方面的支持。
梅連軍表示:“全印不僅服務于實體經濟,同時還滿足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全印既是一個服務者,也是一個被服務者。就像微眾銀行‘微眾企業+’不僅提供了金融服務,還增強我們的推廣和宣傳方式,幫助我們構建更多的場景。”
微眾銀行的核心出發點就是服務于客戶,服務于解決需求。而全印圖文從硬件升級到數字化應用,從效率提升到平臺賦能,亦以需求為導向,以創新為驅動。在這一點上,全印與其深度契合。消費者的需求變化會反向推動產業鏈作出相應的調整。全印的整體解決方案也將通過不斷地創新推動幫助客戶升級。
奮者進,合者贏。只有付出與他人共享成果,才能走得更遠。就如同全印,致力于用科技改變生活,讓社會環境變得更好,讓大眾的生活更幸福,讓美好隨時隨地發生。
“全印,讓美好發生!”簡單的一句話,是梅連軍最大的愿景。未來,全印將以充滿激情的工作狀態、創民族品牌永爭第一的豪情助力客戶發展升級、助力中國智造,讓世界看見中國產業的名片。
責編:劉安琪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