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陳薇】1月14日上午,河南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省長王凱作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積極發展冷鏈食品、休閑食品和特色功能食品,大力發展預制菜是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的抓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鄉市雨軒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雨軒股份)也積極以預制菜為抓手,通過加大科研創新,積極從羊肉屠宰企業向牛羊肉深加工企業轉型。
兩會間隙,河南省政協委員、雨軒股份董事長王峰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原陽縣已成功入圍全國十大預制菜基地,將成為我省食品產業新的增長極。他建議在原陽縣建設河南省預制菜產業發展先導區,用省級的力量孵化原陽成為全國最大的預制菜產業發展基地。
河南食品科技創新投入偏低
截至2021年,河南省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營業收入占全國近十分之一,速凍米面、肉類加工產品等多個類目產量在全國居前。近年來河南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發展,帶動了河南農產品加工業的長足發展,推動河南由“國人糧倉”“國人廚房”到“世界餐桌”的轉變。
但在河南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的背后,作為農產品加工業的從業者,河南省政協委員、雨軒股份董事長王峰看到,河南食品科技創新投入偏低。
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2014年至2020年,我國食品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研發經費占研發總經費比例僅在3.4%至4.6%之間。雖然食品科技創新投入近年來持續增長,但大多數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仍依賴投資驅動、規模化增長模式,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這也導致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普遍缺乏對科技問題的研究,產品同質化嚴重,缺少高附加值和高議價能力。一些企業過多依靠品牌營銷和資本推動,而缺少迭代創新性產品,缺乏持續科技創新的動力與投入,已成為中小型食品企業發展的普遍問題。
與此同時,食品產業關鍵技術和物質裝備未實現自主可控,食品關鍵配料、關鍵技術和裝備、食品安全快檢裝備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整個產品迫切需要提升自主研發及科技創新水平。
相較于其他行業,針對食品產業戰略需求的新型研發機構少,產業鏈上下游轉化鏈條未能有效銜接,不能有效地將基礎研究、關鍵技術與產業化應用連接起來。
建議多渠道支持企業機構加大創新投入
因此,王峰在今年河南省兩會上帶來的《關于向萬億級現代食品集群邁進的建議》提案中,圍繞加大食品科技投入給出了一系列的建議。
他認為,河南可以調整優化食品區域科技布局,引導資金、人才、技術向優勢區域集中,培養和發展一批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的區域性科技創新基地。
加快推進食品區域協同創新,建立分工合理、梯次接續、協同有序的食品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同時加強不同地區科技發展規劃的聯動和銜接,在科研立項、科技獎勵、資源共享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合作。
同時,選擇優勢科研院所、高校和食品企業研究機構,重點開展產業關鍵技術,打造食品科技創新高地。突出發展重點,加快食品關鍵裝備自主研發,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圍繞未來食品產業發展需求,主動布局食品領域前沿技術。促進政府、大學、科研機構、企業、中介機構在創新鏈和價值鏈上的融合,加快科研成果的引入和自主科研成果的轉化。
要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開發新產品和引進高水平人才,建議出臺相應獎勵政策,鼓勵食品企業增加研發經費項目支出和新產品研發支出,加快對高水平人才的引進。建設由大企業帶頭組建、中小微企業積極參與,學、研、用、金各方積極支持的融通創新平臺,政府通過創新基金等形式為聯合體提供穩定資金支持。
建議原陽縣上升為省級預制菜產業發展先導區
關注食品科技創新的投入,雨軒股份也在經歷業務上的變革。
雨軒股份主業是肉羊深加工,王峰表示,近年來公司向上“延鏈”帶動了肉羊養殖,向下“補鏈”,研發了牛羊肉預制菜。公司目標是在“十四五”末期,年加工肉羊400萬只,在肉羊產業這個賽道上勇闖“無人區”。
“我們測算過,當年加工400萬只肉羊的時候,可帶動全產業鏈形成500億產業規模,帶動更多就業。”王峰說,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各項措施和“惠企”禮包,更加堅定了我們以二產促一產,以二產推動全產業鏈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去年年底,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推進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圍繞肉羊的養殖、飼料草料體系建設、現代養殖、加工體系的構建等領域給出了指導意見,支持河南肉羊的產業化發展,更是為雨軒股份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過去的一年,雨軒股份開發研制了紅燜羊肉、麻辣羊蝎子、精粹羊雜、羊臉、麻辣羊蹄等10余款預制菜新品,同時儲備了上百款的產品,為提升雨軒股份預制菜產品品類和品質,公司在預制菜領域一直堅持不懈投入研發人員、研發費用。截至目前,公司擁有研發人員20人以上,其中不乏來自知名餐飲企業的“大廚”,年度研發費用投入500萬元以上。
原陽縣已成功入圍全國十大預制菜基地,目前基地規模已經形成,將成為我省食品產業新的增長極。王峰建議把原陽縣上升為河南預制菜產業發展的先導區,用省級的力量孵化原陽成為全國最大的預制菜產業發展基地。
今年公司也要聯合科研機構,重點是突破肉類食品等關鍵技術,針對肉類產業初級產品多、產品同質化嚴重、副產品綜合利用率低等問題,重點開展精深加工創新性研究,不斷提升公司科技創新能力。
責編:史健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6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5
頭條 23-01-14
頭條 23-01-14
頭條 23-01-14
頭條 23-01-14
頭條 23-01-14
頭條 2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