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大河財立方 記者 陳薇】因為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濱海醫(yī)院孫方舟醫(yī)師的一則建議,電解質水成為居家“搶手貨”。
電解質水常用于運動出汗場景,與發(fā)熱出汗類似,在特殊時期可以準備一些電解質水以備不時之需。但需要注意,市面上的電解質水種類很多,電解質水并不是適合所有人,鈉鉀等電解質含量也不是越高越好。日常出汗補充選擇低鈉的電解質水,大量出汗流失體液才可適當選擇電解質含量高的產品。
面對部分消費者搶購電解質水,中國營養(yǎng)學會理事、中國科協特聘科學傳播首席專家范志紅在社交平臺分享了電解質的相關知識:“出汗太多,或者有嘔吐腹瀉的情況,適合補充電解質和水。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一定需要電解質飲料,我們可以在家里自制補充電解質的飲品和湯羹。”
他說,比如選擇紫菜、菠菜、黃豆等含鉀比較高的食物做湯,或是適當飲用淡鹽水,有利于保持患者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預防脫水等情況的發(fā)生。如果電解質流失嚴重,則需要到醫(yī)院就醫(yī),服用醫(yī)用電解質補劑。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生物化學教研室主任曹建民則表示:“可以補充電解質的運動飲料中,碳水化合物與鈉會加快人體對于水分的吸收;鈉還能讓人在鍛煉時喝下更多的水,幫助人體保持攝入的水分。但是鈉、鉀并不是越多越好。”
在《GB 15266-2009運動飲料》國家標準中對于鈉有明確的要求,鈉的含量范圍為50至1200mg/L。如果運動后飲用的飲料鈉含量過高,不僅不能補水反而會加速機體失水。失水過多會影響體溫的調節(jié),使排汗排泄能力下降,因此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應選購低鈉的產品。
針對此前有市民搶購囤積電解質水的情況,某電解質水生產廠商表示,已經增加一倍的生產線和工人來保證供應,同時優(yōu)化流程來加速產品的運輸。在12月5日市面上短暫缺貨之后,公司已緊急調動人手,做好多省市電解質水的保供工作。
“我們也在對社區(qū)醫(yī)院、小學等重要點位進行電解質水捐贈,優(yōu)先保證有需要的老人、兒童能夠獲取到足夠的電解質水。”上述電解質水廠商人士說,希望大家也能針對自己的情況按需采購,把產品留給更需要的人。
責編:史健 | 審核:李震 | 總監(jiān):萬軍偉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