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磅!樓市傳來大消息!)
又有新一線城市房產限購政策放松!
近日,南京市房產局發布一系列購房政策調整:對玄武區紅山新城等城市外圍人才集聚板塊,可在現行購房政策基礎上增購1套;對有60歲及以上成員的本市戶籍家庭,可增購1套住房;對長期工作在南京但社保或個稅繳納在外地的居民,提供半年及以上居住證明即可在南京購買1套住房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以來,全國各大城市關于樓市放松的政策持續不斷,限購、限貸等政策多有松動。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今年1至11月,已有超300個城市和地區出臺樓市利好政策近千條,新一線、強二線城市成為政策放松的“主陣地”。
來看詳情——
南京主城限購區域部分放開
外地人購房無需社保
12月21日,在南京市召開的“強信心添動力促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拓展市場提振消費”專場,南京市房產局發布一系列購房政策的調整。
發布會上提到,要靈活運用信貸支持、退稅優惠等政策,滿足人民群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具體包含5項主要政策:
1.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對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現住房出售后1年內在市場重新購買住房的納稅人,對其出售現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予以退稅優惠。
2.自2022年10月1日起,下調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15個百分點。
3.經積極爭取,近日南京市居民家庭購買二套住房的商業貸款最低首付比例已優化調整為不低于40%,進一步降低改善性群體購房成本。
4.為著力改善職住平衡,對玄武區紅山新城等城市外圍人才集聚板塊可在現行購房政策基礎上增購1套,為全市構建高水平人才集聚平臺提供支撐。
5.加大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對有60歲及以上成員的本市戶籍家庭可增購1套住房,對長期工作在南京但社保或個稅繳納在外地的居民,提供半年及以上居住證明可在寧購買1套住房。
南京市房產局住房保障和房產局副局長顏江表示,從近期監測數據看,經綜合施策,南京市新房、二手房交易規模均呈現穩中有升態勢,切實有效滿足了人民群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通過“房幫寧”平臺、“寧安家”專欄組織開展線上購房營銷推介,持續推進“極美南京、宜居宜業”等系列線下住房旺消費活動。
顏江稱,將繼續加大原有支持多孩、投親養老、新市民及各類人才家庭改善住房條件等政策實施力度,并會同市稅務、公積金管理中心、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等部門全力做好新的支持及優惠政策落實,加強市場引導與服務。
實際上,20222年以來,南京市已多次放寬限購政策:今年4月,南京市六合區、溧水區取消了外地人買房門檻,5月雨花區、棲霞區、江寧區三地亦獲放開,南京市限購范圍就僅剩建鄴、秦淮、玄武、鼓樓四區。
12月9日,南京進一步放松建鄴、秦淮、玄武、鼓樓四區購房政策,明確在限購區內有2套及以下房產的家庭,可以在江心洲生態科技島、南部新城、紅山新城、幕府創新城四地范圍內增購1套房產。
多地限購政策“松綁”
進入12月以來,全國多個重點城市陸續“松綁”樓市限購政策。
12月6日,廈門市放開島外限購政策:自2022年12月5日起,廈門市島外限購政策調整為在廈門市實際工作和生活的非本市戶籍無住房家庭和個人可在島外限購1套住房。島內限購政策不變,仍為過去4年連續繳納3年社保或申報個稅的非本市戶籍家庭和個人,以及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人才在島內限購1套住房。
12月8日,網傳武漢市將調整限購政策,限購范圍縮小至二環內,其他區域不再限購,此外非武漢戶籍居民可先申請購房資格再補齊6個月個稅和社保。不過,該調整僅限于第39屆武漢房交會期間,即12月8日至31日,有效期22天。
12月9日,佛山市住建局印發《佛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進一步優化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通知》提出,自2022年12月10日起,在佛山市禪城區祖廟街道、南海區桂城街道、順德區大良街道暫停實施住房限購政策,但須自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備案之日起滿3年方可上市交易。
回看2022年,全國各大城市關于樓市放松的政策持續不斷,限購、限貸等政策多有松動。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今年1至11月,已有超300個城市和地區出臺樓市利好政策近千條,達到近年來的峰值;新一線、強二線城市成為“主陣地”。
例如,今年3月鄭州市出臺“19條”規定,對擁有一套住房并已結清相應貸款的家庭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首付比例由此前的60%降至30%,即二套房貸款實行“認貸不認房”。鄭州也成為自2016年調控升級以來,首個放棄“認房又認貸”的重點城市。
今年4月,蘭州市印發《蘭州市落實強省會戰略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第1號)》,針對房地產行業供給端和需求端,提出了較全面的實質性寬松政策,與鄭州“19條”內容大致相當。在“認貸不認房”之外,蘭州市還下調了首付比例,執行首套房為20%、二套房為30%的規定。隨后,南昌、蘇州、廈門等多個大型城市,在限購、限貸等方面均有所松動。
11月17日,成都住建發布優化區域限購相關政策,自11月18日起將包括錦江區、青羊區等在內的12個區統一為一個住房限購區域,具備該區域內任一區購房資格的居民家庭以及具備成都高新區南部園區購房資格的居民家庭,均可在該限購區域內購買住房。同時,還允許非成都市戶籍且無自有產權住房的居民家庭在成都東部新區、青白江區等區域內購買一套自住用房。
11月19日,西安住建發布《關于支持剛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有關問題的通知》,解除遠郊區域的限購政策,明確臨潼區,西咸新區灃東新城上林街道,灃西新城高橋街道、馬王街道,高新區托管的非限購區域不再列入西安住房限購限售范圍。
政策支持力度越來越大
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1—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情況。前11月,商品房銷售面積12125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102727萬平方米,下降26.2%。商品房銷售額118648億元,下降26.6%,其中住宅銷售額104188億元,下降28.4%。
拆分單月看,11月單月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顯然是2015年以來,近8年的最低點,銷售面積同比下調33.3%,銷售額同比下調32.2%,連續2個月整體市場再次探底。
東北證券房地產團隊認為,10-11月房地產行業基本面下行,與4-5月的下行有一定相似性。但不一樣的是,當下正處于結束疫情的道路上,而且中央房地產支持政策已經更加積極,政策向市場傳導也將更加有效,待兩次探底完成行業有望否極泰來,等待預期逐漸轉變、銷售逐步回暖。
進入四季度,房地產利好政策頻出,“三支箭”接連落地。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12月19日,中央財辦有關負責人在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當前經濟熱點問題作出深入解讀時稱,要著力改善預期,擴大有效需求,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比如,在住房消費等領域還存在一些妨礙消費需求釋放的限制性政策,這些消費潛力要予以釋放。
民生證券地產分析師李陽表示,從政策空間上,大部分城市只能出臺政策來提升購房心理預期,如果政策刺激力度過大而帶來房價上漲,則與過去幾年的政策相悖。政策放開會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具體形式上或將包括核心二線限購取消;一線從剛需資格(部分區域人才落戶、社保年限)、改善資格到杠桿逐步放開。
見習編輯:楊薩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